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看火車】坐著火車賞花趣─伊豆急行線

說到春天,許多人都會想去日本看櫻花。可是日本本土的櫻花多半在3月中之後才陸續開花,這時早已過了春節連續假期或寒假,清明連續假期機票又不好買,想去日本看櫻花真是頗困難。如果想去日本看櫻花卻又不想人擠人,倒是有一個地方從2月就有櫻花開放,而且交通還算便利,那就是伊豆半島!

伊豆半島位於東京西南方,從東京乘坐特急踊り子只消2~2.5個小時即可抵達。當地盛開的櫻花品種屬於河津櫻,是由緋寒櫻和大島櫻交配出來的品種,顏色為淡粉紅色,花期可達一個月。往年河津櫻在2月上旬就會開始開花,中下旬時達到滿開,不過因為今年冬天比較冷的關係,花期往後延了10幾天。

追逐櫻花列車


對於一個鐵道攝影愛好者來說,將火車與四季地景搭配是相當受歡迎的題材,既然搭車來看櫻花了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筆者這次選擇了稻取隧道南口和河津城跡公園作為取材地點。

稻取隧道南口位於伊豆稻取車站南方,步行20分鐘即可抵達,不想走路的也可以乘坐東海巴士到志津摩站下車。路線旁即有櫻花可以納入構圖,同時也可以將後頭的海景帶入,展現路線特色。該地大約到下午一點半過後順光,若在兩點過後,海面反射的光也會跟著柔和許多。

臨時增開的成田Express
第二個點位於則是眺望整個河津地區的大展望,地點在河津城跡公園。在河津的城山山頂上曾經有一座城,不過在1491年戰爭時被燒毀,如今幾乎沒有遺跡留存。從河津站北口出來後,沿著鐵道邊往北走到底,在一個丁字路口左轉就可以看見往城跡公園的指標。進入登山口之後10分鐘抵達鞍部,接下來的路為向左陡上10分鐘的路程,部分路段沒有台階,是最為辛苦的一段。到了山頂之後,從河津車站一路沿著河津川而上,山谷平原以及河津川兩岸滿開的櫻花都盡收眼底,看到這大展望一切也都值得了!
鞍部的指標,雖然路途只有350公尺,卻要走10分鐘
山頂的櫻花和底下河邊的櫻花相映成趣
準備進入河津站的スーパービュー踊り子10号
山頂也有盛開的櫻花樹,在樹下賞櫻別有一番愜意
如果不想爬山,沿著鐵道前往河津川,便可以欣賞沿岸盛開的櫻花在河堤邊並立,甚至形成美麗的櫻花隧道。河津川鐵橋自然也是取景點,不過可惜的是沒有事先查好時刻表,所以在回東京前沒有等到火車。




前往伊豆半島─伊豆急行線


伊豆半島的鐵道是由伊豆急行經營,雖然不屬於JR東日本的路線,但JR的特急列車都可以直通運轉,使得同一條路線有著多樣的車種。伊豆急行自有列車中最為特別的就是2100系,前方為大展望窗,讓旅客也能享受列車前方的風景,又有「Resort21」的暱稱。不過這列自家最豪華的列車不僅用在特急「リゾート踊り子」上,也作為一部分的普通車使用,倒是有點奇怪的一件事。
R4編成又有黑船電車的外號
如果喜歡老車的人,自然不能錯過伊豆急行8000系電車。這款電車是在2005年從相關企業東京急行電鐵買來的二手車,引進時分別為2輛和4輛編成,後來都改造成3輛一組的形式。白鐵打造的車身旁由伊豆急行的青色+水藍色線條取代原本的紅色,目前作為普通車使用。

至於JR直通運轉的特急列車中,最為知名的便是擔任踊り子特急列車的185系電車,此型電車也是JR東日本唯一還有定期班次的國鐵型特急電車。這款電車的泛用性極高,除了擔任特急列車外,也在晨昏時段行駛湘南Liner通勤電車,供郊區上班族搭乘。

JR東日本針對外國人發行的東京廣域周遊券、JR東日本鐵路周遊券(長野+新潟、東北地區)以及JR東日本・南北海道鐵路周遊券都可以搭乘伊豆急行線所有列車,在票務上不會有太多麻煩,相當適合外國人前往。沿路除了櫻花綻放之外,許多路段也緊鄰海岸,也相當適合前往看海。另外,沿線車站也多為溫泉區,是個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旅遊的地方,歡迎大家來伊豆走走!
賞櫻、看海兩相宜
四處都可看到冒著煙的溫泉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告別時光】ありがとう115系─關東地方115系電車定期運用終了

今年1月15日的「115の日」傳來不幸的消息。JR東日本高崎支社宣布3月中旬將把旗下所有的115系電車全數引退,也象徵著這款經典的國鐵近郊型電車將消失在關東地區的鐵道上。

近郊型電車登場

1960年代,隨著日本都會圈的擴大,郊區的通勤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1950年代上路的80系和153系電車不但單側僅有兩扇門,車內立位空間亦不足,導致通勤尖峰時間不但人滿為患,旅客上下車速度太慢也影響到了開車時間。為此日本國鐵開發了兼具通勤與中距離乘坐舒適度的近郊型直流電車,於是在1962年111系電車登場。

111系電車打破過去急行型電車的配置,單側設置三處車門,車內除了中間仍為「相親座」外,車門兩側均改為通勤客車用的長條椅,大大增加旅客上下車速度和車內站立空間。1963年,國鐵在111系的基礎上,增加爬坡能力、耐寒的115系電車與增加馬力的113系也跟著登場,成為往後數十年日本近郊型直流電車的代表。
モハ114-1036內裝
車廂中間為俗稱的相親座,車窗則是可以打開的上昇窗
這群近郊型電車登場之時,仍承襲自80系電車以來的湘南色塗裝。湘南色塗裝據說是國鐵技師島秀雄參考了美國Great Northern Railway的塗裝後,選擇了顏色突出、遠方辨識性高的橘色和綠色作為塗裝顏色,同時搭配湘南地區(相模灣沿岸)盛產的橘子和靜岡縣的茶所發展出來的地域代表色。湘南色影響了國鐵後期所有的中長距離列車塗裝,直到國鐵解體之後,才由各JR會社發展出自己的地域色。不過直到今天,群馬地區和東海道本線的通勤電車車身色帶仍然可見湘南色作為路線別代表色。
至今湘南色仍是東海道本線與高崎線的代表顏色

針對寒冷山岳地域設計的115系

115系電車捨棄了過去急行型車輛的大展望窗運轉台,全車輛皆設有貫通門增加編組彈性。同時除了加大馬力利於爬坡外,亦針對制軔設備加入了抑速功能來應付急下坡。車體亦增加耐寒能力,而為了防止每次停靠上下車導致暖氣外洩,車門則設計為半自動,上下車時由旅客自行拉開,開車時則自動關閉;車頂使用可以阻擋雪進入的進風式通風口,汽笛也裝置蓋子阻擋雪進入。
車頂上可見一個個進風式通風口
手拉式的半自動門
仔細看汽笛在哪裡

115系電車初登場時,可分為駕駛拖車クハ115形、動力M車モハ115形(搭載主控制器、主電阻器),以及動力M'車モハ114形(搭載一組菱形集電弓、電動發電機、空氣壓縮機),行走時以兩輛クハ115形加上モハ115形和モハ114形為四輛編成,動拖比為1:1。1966年時再新造駕駛動力車クモハ115形,使得115系亦能以三輛編成行駛。
クモハ115形
モハ114形
クハ115形
1963年,115系首先投入東北本線和高崎線的運用,隨後逐步取代舊型的80系電車,中央本線、新潟、長野、山陽地區都可以看到115系的身影。增備時期亦隨著製造年代的不同而有細微的分別,大致可分為初登場的0番台、除去電風扇進行冷房化的300番台、耐寒設備強化與增加座椅間隔的1000番台、暖地型的2000番台、單側兩車門的3000番台等等,輝煌時期全日本共有近2000輛115系電車,使得115系成為山岳地帶普通電車的代表。
沿著利根川北上的上越線曾是115系的主場

再會!高崎115系

隨著115系車齡漸高,2005年首先退出其最早期行駛的東北本線和高崎線,JR東海更在2007年全面廢車。包含211系在內後繼車種的投入,115系的舞台也越來越少,直到今日僅剩廣島、岡山、山口、高崎、新潟和長野地區的しなの鉄道還能見到115系的蹤影。

這次退出定期運用的高崎115系為1977-1982年間製造的1000番台,車身仍維持經典的湘南色,半自動車門也仍是手拉門的形式,不若廣島皆已改造為按鈕式開關,古早味十足!可惜的是端面貫通門上的列車種別行先幕被封了起來。筆者去年第一次去日本自助行時,便是搭乘115系去水上,那是我第一次搭乘雪中列車,上頭的通風口還不時有雪花落下,真是頗為難忘的經驗。不過115系終究敵不過歲月摧殘,不但吾妻、兩毛、信越本線的班次大減,連曾是主舞台的上越線在今年年度改點前夕也僅剩下一往返,終於也將在今年3月中旬退出高崎車輛中心,由211系所取代。如果沒意外,3/21行駛信越本線和上越線的活動專列可能便是高崎115系的最終運轉。
車側仍使用捲幕式行先
當時飄雪進來的通風口
去年端面仍可見到標示列車種別的行先幕
JR東日本高崎支社為了紀念這款自1964年便服務至今的115系電車,以「おじいちゃんが乗った、お母さんが乗った、そして僕も乗った。」為標語,舉辦了「Thank you GUNMA 115 系」的相關活動。除了在T1022和T1032編成車側貼上「ありがとう 115 系」的貼紙之外,也舉辦了集章抽獎的活動,邀請大家一同來送別這款阿公、媽媽和自己都有許多回憶的電車。近年新潟和廣島也分別引進E129系和227系電車,開始逐步淘汰老舊的115系,115系消失的日子也不遠了。
因活動而增加的貼紙
放學時間,學生們魚貫上車
最後在此說一聲,54年來的付出,ありがとう!經典的高崎湘南色115系,さらば!  

參考資料:
1.《JR普通列車年鑑2017-2018》(東京:イカロス出版,2017),頁42-45
2.維基百科-国鉄115系電車湘南電車
3.高崎115系運用表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老屋町】鳳山縣舊城東段城跡踏查

城池在古代中國是相當常見的防禦工事,而曾經歷明鄭和清代統治的台灣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封閉的城池往往被視為都市發展阻礙,於是隨著現代都市範圍擴張和現代化道路的興建,能夠留到今日的城池遺跡可說是所剩無幾。這次探訪的鳳山縣舊城,在台灣城市歷史上可說是命運最為多舛的城池之一。

在清朝正式將台灣納入版圖之後,隨即設置了台灣府和其轄下諸羅、台灣、鳳山三縣。然而朝廷高層始終擔心台灣會成為反叛份子的溫床,因此一開始不願意在府、縣治所在築城。不過在朱一貴事件中,鳳山縣治被攻破,因此當局不得不在事件後隔年(1722年)築土城自保,是台灣島的第一座中式城池。

當時的鳳山縣治位於今日的左營,城池位於龜山和蛇山(為今日壽山的東北角山脊)之間,倚山而建。不過這座城池仍在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中被攻破,當時認為倚山而建的城池太容易被觀察城內動態為主因,因此決議將縣治遷往今日的鳳山。

然而遷城之後的鳳山在乾隆、嘉慶年間依舊遭遇戰亂,並未因此獲得和平,遂又有遷回左營的聲浪。因此在道光5年(1825年),由官民集資、知縣杜紹祈督工下,在左營重新展開了築城工事。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將城池往東北方移動,遠離蛇山並將龜山包入城內。然而在城池完工之際,知縣又因病過世,眾人認為原因是左營為不祥之地[1];但也有一說是因為鳳山新城位處高雄到屏東的交通要道,已發展一段時間,搬回左營反而交通不便[2],不論如何這座「新城」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又再度被捨棄。

到了1930年代,日本在南進政策下選定左營作為海軍基地,因此城西的城牆最先遭到拆除,舊城內也因此被劃入海軍基地的腹地內。戰後國民政府的大批軍隊撤退來台,舊城腹地除了軍營之外,也容納了人數眾多的軍眷,直到近年因著眷村改建、拆除,才陸續讓舊城遺跡重見天日。

根據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這座舊城格局大致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從啟文門(南門)圓環開始沿著城峰路向東北,在東門路口遇上鳳儀門(東門),接著沿著城峰路和勝利路民宅後方遇龜山進入蓮池潭,繞過龜山之後再次橫跨勝利路,於義民巷口遇到拱辰門(北門),之後城牆走向大致與東門段平行進入自助新村,再來斜切過海青工商接回啟文門。雖然在2014年自助新村拆除時已有部分西段城牆遺跡出土,但由於西段城牆並未與現今道路重疊,加上事前準備不足,於是這次的踏查範圍僅就保存較為完整的東段進行記錄。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套疊在Google Map上
資料來源:中研院GIS
旅程的一開始從南門開始。南門又名啟文門,是目前僅存的三座城門中唯一擁有城樓的城門。不過現今的城樓是在1961年陳啟川市長任內重建,並非完全都是清代原物,且鳳山縣舊城城樓屋頂應為「三川脊」樣式,並非重修後的「歇山頂」。同時為了觀光需求,在城門西側亦新建仿古樣式的樓梯。
原本的城樓應為三川脊,並非現今的歇山頂
新城樓的內部
城門外側門額書「啟文門」,右側則加註「道光伍年桂月 穀旦」,左側則是建造人鳳山知縣的名字,而在他的旁邊似乎還有另一位大官署名,但字跡模糊已看不清;內側門額則書「南門」右側則加註「道光乙酉年桂月興工  丙戌年荔月竣事」,左側則是督造總理和勸捐總理之名。


城門基座主要是就地取材使用附近的石灰岩構成,但門洞的拱卻是使用花崗岩,或許是增加建築物承重與強度的考量。雖然門板已經消失,但目前仍留有門轉軸用的孔洞以及疑似門閂用孔的痕跡。
下面仍是用石灰岩,上面則是用花崗岩
左邊城外方向,右邊城內方向
接下來在城峰路北側出現城牆以及護城河,不時還有排水道的設施出現。

排水道
這段城牆稍為完整一點
附屬砲台
最近好像很流行維修中的部分用大圖輸出擋一下XD
沿著城牆走很快地來到了東門。東門又名「鳳儀門」,除了城樓已不復存在,基座和堞仍維持原貌,城門內側則設有踏道可供登城,踏道入口也很講究的設計成門的形狀。踏查這天剛好遇上文化局舉辦「見城」相關活動,上頭搭上了舞臺鋼架,所以無法上去一探究竟。
城外設有橋跨越護城河
城外門額
城內這一側的樣貌 
城內門額
踏道入口被鷹架擋住過不去
過了東門之後城牆在城峰路和勝利路的民宅後方,於是改走城內這一側。由於這一區塊原本是海軍海光三村的範圍,因此僅存的城牆遺跡上不時可見室內磁磚,反映當時物資缺乏,居民將城牆作為房屋牆壁的一部分。而今日的海光三村早已配合1998年的眷改計畫遷村,城牆內目前是龜山公園的腹地。
剛好可以看見城牆的構築方式是內外兩面牆,裡面充填土石
牆上貼著磁磚

甚至還有開窗戶的遺跡
這一段的填充物改用磚塊
在龜山公園停車場出口附近,城牆跨越勝利路進入蓮池潭邊
進入蓮池潭後的城牆狀況和原海光三村段差不多,都是用石灰岩所砌成,也有被當作房屋牆面的痕跡。由於位處龜山山腳自然生態較豐富,加上蓮池潭步道等設施的興建,受破壞的狀況比較嚴重。



這一段幾乎看不出來城牆在哪裡
城牆大概從這裡離開蓮池潭
再次跨越勝利路到照片的正前方
再度跨越勝利路之後便接上北門段的城牆,轉個彎之後就可以看到北門了。北門又名「拱辰門」,城門基座和東門一樣,同樣設有踏道,但特別的是城外門洞兩側有泥塑浮雕成的門神,是台灣城門僅存的案例。

城外側的樣貌
左門神
右門神
城外門額
城內側的樣貌
城內門額
北門的踏道,很講究的加上門

城上馬道與踏道
北門西側的城牆目前斷在這裡
北門城外則有一座名為「鎮福社」的土地公廟,興建年代與舊城相同,被認為是北門及城外埤仔頭的守護神。同時在鎮福社和北門間還有一古井,供往來旅人取水,於是以拱辰井之名與鎮福社一同被劃入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的範圍內,不過這兩座古蹟的指定與保存可不是這麼順利。

在1969年,鎮福社前的道路計畫拓寬,本來是要拆除的,信徒也另外在附近新建廟宇。然而凶多吉少的古廟卻幸運的在相關單位重視下變更道路範圍,讓古廟得以原地保留下來,卻也陰錯陽差的使現今的鎮福社變成一間閒置的古廟,算是文化資產保存的一個缺憾。

而拱辰井卻沒有這麼幸運,由於計畫道路無法避開,因此至今仍是用大圓孔蓋將其蓋住,深埋於地底下,僅在蓋上寫拱辰井向大眾交代,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文化資產保存的負面教材。近日文化部鼓勵地方政府進行再造歷史現場,高雄市以重現、修復舊城獲得補助,希望「見城」的同時也能讓拱辰井重現天日!
埋於地下的拱辰井
井與廟的相對位置
雖然「見城」計畫受到文化界的高度期待,但對於城峰路和勝利路的當地居民來說卻也造成爭議。先前說過海光三村利用城牆當作房屋牆壁的情況普遍,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另一邊的城外,至今仍有餐廳、住家占用城牆,並在上頭開門、窗,居民擔心被徵收,家家戶戶幾乎都可以看到抗議的白布條。

筆者認為,雖然居民占用國家資產是事實,但這樣的占用情形其實也見證了1949年以後大量軍眷來台,只能在城牆下重建家園的大時代歷史。重修城牆雖然有助於重現清代歷史現場,但這些眷村生活痕跡不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嗎?文化的主體是人,如果沒有了人,空有建築,故事怎麼樣也不會完整。希望有關單位在修復舊城牆的同時,也能適時留下這些生活痕跡,讓不同時代的歷史相互對話,才符合再造歷史現場的精神不是嗎?

參考資料:
1.戴震宇,《圖說台灣古城史》(新北:遠足文化,2014),頁130-131
2.維基百科-鳳山縣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