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或是繼續前往長野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 |
利用原橫川運轉區打造的碓冰峠鐵道文化村不僅保存了曾在當地活躍的車輛,同時以各種鐵道體驗吸引海內外遊客造訪 |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或是繼續前往長野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 |
利用原橫川運轉區打造的碓冰峠鐵道文化村不僅保存了曾在當地活躍的車輛,同時以各種鐵道體驗吸引海內外遊客造訪 |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這次的宜蘭線舊線跡踏查系列將鎖定在因為改線而失去鐵路運輸功能的隧道,尋找這些隧道現今的模樣。
![]() |
不同於前面文章中的隧道普遍為人所知,雙溪隧道群多藏身在樹林中無人聞問 |
群馬是我第一次自己踏上日本旅行的目的地之一,平原與山區交接的鐵道上曾有115系、211系等大量的國鐵型電車,在快速變遷的日本關東可說是追尋昭和時代鐵道風景的聖地。暌違多年再次踏上前往群馬的鐵道攝影旅程,這次的目標是為了慶祝高崎車站開業140週年的蒸汽機車專列!
![]() |
為慶祝高崎車站設站140週年,專列由C61形蒸汽機車加上舊型客車,懷舊味十足! |
2024年4月3日上午7:58,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烈地震,是臺灣在1999年集集地震後發生規模最大的地震。太魯閣峽谷、清水斷崖大規模山崩與落石的景象令人怵目驚心,橫貫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中橫公路也柔腸寸斷,內政部初估國家公園災損恐超過10億元。截至本文撰稿當下,花蓮地區仍是餘震不斷,短時間恐怕難以再次走完中橫公路東段,於是場長希望趁此機會整理一下中橫公路的歷史與過去探訪的紀錄,謹以本文記下太魯閣道路的美麗與哀愁。
![]() |
中橫公路在險峻的太魯閣峽谷中穿山而過,承載了地方交通與國家資源開發的使命,以及基層人民流下的血淚 |
打狗港(今高雄港)在清國與英法聯軍的第一次戰役之後,成為臺灣第一批面向世界開放的通商港口。擁有南臺灣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的打狗港在貿易逐漸發展的同時,軍事防衛的地位也在牡丹社事件後獲得重視。趁著來高雄看小鴨的機會,這次尋找古砲台的旅程來到了旗津與哨船頭,來看看這兩座扼守高雄港進出玄關的砲台。
![]() |
牡丹社事件後清軍在打狗港進出口兩側部署西式砲台,成為臺灣身處國際衝突前線的見證 |
我離開尾道後繼續前往廣島,由於抵達的時候天色還沒完全暗下來,於是我決定前往在社群上看到的鐵道攝影地點繼續拍火車。我快速地在廣島市近郊唯一還有國鐵型車輛定期行駛的藝備線月台換車,目的地是有著古樸連續隧道的玖村車站。
1936年全線通車的藝備線名字取自日本古代的安藝國與備中國,西起廣島車站、東至伯備線上的備中神代車站,全線幾乎都在山地中行駛,且均為非電氣化區間。車輛運用大致以三次車站為界,廣島三次間作為廣島都市圈的通勤路線而班次較為密集,主要使用的是キハ40系國鐵型柴油客車;三次備中神代間則人煙稀少、班次稀疏,主要使用的是JR西日本專用於人口稀少的地方交通線的キハ120形柴油客車。
從廣島到玖村的車程大約是20分鐘,這座位於廣島市郊的車站只有設置一座無法交會列車的岸式月台,不過正值上下班時間,從廣島搭到這站下車的乘客還不少。車站後方就是太田川的堤防,傍晚時分有許多人來此散步、遛狗,雖說是小站但還是頗有人氣。站在堤防上就能拍攝停靠車站的藝備線普通車,算是相當輕鬆簡單的攝影點。在堤防上除了可以拍攝往來的キハ40系之外,在河的對岸還有另一條可部線,遠遠地就能看到對岸的列車在跨越太田川的橋上行駛,真可是一魚兩吃呢!
![]() |
傍晚的玖村車站 |
![]() |
停靠在玖村站的普通車 |
![]() |
可部線在2019年改點時也同樣被227系統一 |
不過專程來到玖村可不能就此滿足!從玖村車站往北走,跨越第一個平交道後繼續沿著鐵路邊走,鐵路轉了個彎進入了古樸的石造隧道。而且隧道還不只一個,一共有三座!在鐵路邊往隧道裏頭望去,火車在明暗交錯的隧道內行駛的畫面相當特別,再加上古老的隧道與有著橘紅首都圈色的國鐵型柴油客車,彷彿真的走進時光隧道一般!
![]() |
攝影點下自成蹊,一看就知道是熱門攝影點 |
![]() |
紅色氣動車與隧道色調相當融洽 |
在廣島都市圈普通列車均統一為227系的時代,藝備線不但沒有電氣化,還有班次如此密集的國鐵型柴油客車實在是相當難得。下次來廣島,不妨來趟藝備線之旅,體驗非電氣化時代的懷舊鐵道風景吧!
更多瀨戶內鐵道旅行紀錄請見:
下關:走進海上貿易玄關與戰爭談判的歷史現場|2024瀨戶內之旅(一)
鐵路與海運交織的九州門戶:門司港與九州鐵道紀念館|2024瀨戶內之旅(二)
行李包裹電車的最後舞台:小野田線123系電車|2024瀨戶內之旅(三)
尾道市鐵道攝影漫遊-千光寺頂上無敵展望推薦|2024瀨戶內之旅(四)
廣島近郊鐵道攝影點:玖村車站|2024瀨戶內之旅(五)
震撼世人的戰爭終局:原爆穹頂的證言|2024瀨戶內之旅(六)
探訪時間:2024.1.
完稿時間:2024.4.
由臺灣與日本合作拍攝的青春愛情電影《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在2024年白色情人節檔期上映,上映首日就成為當日臺灣票房冠軍,獲得廣大迴響。這部片改編自臺灣的網路遊記《青春·18 x 2 日本慢車流浪記》,據說自十多年前片商就已和原作者商談電影改編版權,但因雙方各有堅持,直到曾執導《新聞記者》等片的日本導演藤井道人參與製作,才終於讓電影得以順利開拍並在今年與原作小說一同問世。儘管場長的戀愛學分沒修過,身為一名日本鐵道旅行愛好者,仍相當好奇電影會如何詮釋鐵道旅行的況味。
電影主視覺(轉自官方FB) |
青春18是日本國鐵在1982年推出範圍涵蓋全日本的鐵道周遊券,主要在學生學期之間的長假發售,國鐵民營化後繼承青春18的業務,今日仍可以一張票搭遍全日本JR路線。雖然發售對象不限一定要擁有學生身分,但任選五天的使用期間內不能加價搭乘特急或指定席車廂,只能搭乘站站停的普通列車或快速列車。青春18票券發行四十多年來,不少旅人趁年輕時前往遠方壯遊,也有旅人是希望能藉此好好地確認自己過去走過的路,好好地休息再出發。雖然只能搭乘慢車,但卻因此吸引了許多人懷抱著不同的想法,慢下腳步到遠方去旅行。
電影故事述說一位從日本來到臺灣的背包客女孩遇上一位即將上大學的男孩,他們的青春與或許還沒開始的戀情。18年後,成為遊戲開發者的男孩在事業受挫後回到故鄉,想起了當年的種種,於是決定踏上前往女孩故鄉的旅程。電影在歡樂的熱帶臺南回憶與沉靜的白雪北國風景中不斷切換,從繁華的都市到邊遠的鄉村,穿過黑暗的隧道又是另一片不一樣的景色。如果不想這麼快面對現實,走別條路線繞點遠路讓自己做好準備。觀眾彷彿跟著男孩一起整理著思緒,好讓自己可以面對許久不見的女孩,可以好好面對自己逝去的青春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