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老屋町】城南記事─台北植物園與南海學園

還記得在建中唸書的時候,有時就會跑到植物園晃晃,但是直到今天才認真的來看這裡一些老建築。台北植物園創立於1896年,起初是作為園藝用植物的苗圃,1921年才改名為台北植物園,致力於蒐集、培育熱帶植物,以了解熱帶植物的習性,或許也顯出了當時日本對開發南洋資源的積極度。戰後植物園隸屬於林業試驗所,至今園內仍種植許多植物,成為市民散步、賞鳥的好去處。
1945/4/1的美軍航照圖
博愛路側入口
溫室

紅冠水雞 
綠繡眼 
青斑蝶v.s.紫斑蝶
植物園內也保留有日本時代的臘葉植物標本館與清代的欽差行台兩棟古建築。其中欽差行台是作為招待中央來台灣的官員的場所,最初位置是在今天的中山堂。1895年後日本統治台灣,曾作為總督府辦公廳舍。後來新的總督府於1919年落成以後就作為臨時性的聚會所,直到1931年為了興建台北公會堂,才將欽差行台分別搬到動物園、台北別院、植物園重組保存,但至今僅剩植物園的部分被完整保留。在兩側廂房則分別有建物的歷史沿革介紹以及植物園文化的考古文物展示等。

紅磚樣式的臘葉標本館



第二進的儀門
儀門後的中廊
大堂
戰後植物園的東側區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裡被規畫作為南海學園,武德殿在戰後拆除變成農委會後的停車場,建功神社被改建成中央圖書館,原來的商品陳列館拆除改為歷史博物館,也另外新建了台灣科學館、藝術教育館、教育電台等設施。南海學園的建築特色是中國風,但屬台灣少見的北方樣式,像是科學館就被設計成天壇造型,真不曉得是不是意味著皇權復辟的意思?也因為具有戰後政權來台的時代特色,所以南海學園的建物幾乎全被列做歷史建築。
原台灣科學館,現在似乎要改做工藝發展中心 
台灣藝術教育館 
原中央圖書館(現台灣藝術教育館南海書院)前,那座橋似乎是以前神社的參道 
以前神社周邊的圍欄 
主體還在修復中,根據網路上的照片,似乎內部格局和以前的神社差不多
獻堂館,現為孔孟學會用 
教育廣播電台 
歷史博物館,現在常借各單位辦各式各樣的文物展、畫展
最近在蒐集老照片的同時,發現在歷年建中的畢業紀念冊內都可以看到關於南海學園的照片。想必在那學習資源缺乏的時代,南海學園對建中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吧。但現在這些建築的社教功能都漸漸被更新穎的場館和各式各樣的媒介取代,反而我們都忘了這些場館對於我們的意義,實在可惜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