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告別時光】先轉再推!再見舊型/摺疊門莒光號客車!

莒光號自1970年登場五十年以來,不只是臺鐵列車高級服務的里程碑,更是臺灣大小城鄉、不分年齡的鐵道記憶。不過在車輛老朽化壓力下,這些走過臺鐵服務歷史最輝煌年代的舊型莒光號客車,還是在今日開出了最後一趟車,自6月29日年度改點後正式走入歷史。

舊型莒光最後一班車出現大驚喜!

一般人眼中看起來都橘橘、長得都一樣的莒光號客車,其實不只是歷史源遠流長,車隊還因引入的歷史背景、來源、營運需求不同,前前後後共有13種系列以及因應不同營業需求所衍生的型號差異。這13種系列包含了從日本購入的初代莒光號、從觀光號等舊車改造而來的客車、因應縱貫線電氣化運能增加打造的新車,以及舊車延壽改造的更新車,若再算上餐車、電源行李車等車型,多樣化的程度簡直比iphone的演變還要複雜!對一般人來說最顯著的差異,應該還是以1994年為切分,以前登場的客車仍維持手動摺疊車門,之後登場的則是全列車聯控的自動車門,場長也以此區分舊、新型莒光號並作為代稱。

莒光號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車型相當多樣化

這批舊型莒光號誕生於1970-80年代,那是臺灣剛開始經濟起飛的時代,南來北往的商務旅行需求增加,具有空調、服務員遞送報紙與茶水的莒光號是當時最高級的服務選擇。但對場長這個世代來說,莒光號實在難以與「高級」的印象連結在一起。造成這種印象的起源則是1980年代社會消費力提升,縱貫線電氣化與北迴線通車連帶帶動臺鐵運能提升。這時臺鐵再推出自強號取代莒光號最高等級服務的地位,並將鐵路服務往高速化方向發展,莒光號也從這時開始因停靠站增加而越來越慢,老舊的設備在服務水準與行車安全上逐漸不符社會期待,從此與高級服務脫鉤。

座位上方的服務鈴是旅客通知服務員協助的設備
後期改為茶水間的服務員座位區,以前我沒買到座位的時候都會躲在這裡

不過進入21世紀後的鐵道觀光風潮帶來轉機,臺鐵開始發行針對一般旅客與學生發售的TRPASS,後者效期五(七)天599(799)元的優惠價格相當受到學生族群喜愛,猶如臺灣版的青春18套票。莒光號正是學生版TRPASS所能利用的最高級車種,他帶著年輕時的我跨入北部區間車終點站之外的世界。直到現在「先轉再推」仍是許多朋友搭莒光號旅行的重要起手式,行經海線從1.8米大窗看著西海岸的金黃色日落更是難以忘懷的車窗風景。

先轉再拉是迎接未知的興奮
每次回家都是從莒光號車窗欣賞日落西海岸

舊型莒光號見證了臺灣錢淹腳目的狂飆年代,後來走入了年輕學子的生命,帶領年輕人進行人生第一趟冒險。身為海線的對號列車,莒光號在每年的媽祖遶境活動中更扮演重要的運輸任務,是臺鐵少數能夠讓跨世代民眾擁有共同記憶的車款。因此至少在十年前傳出舊型莒光要退役時,鐵道文化圈便不斷呼籲應該好好經營莒光號的動態保存,甚至建議臺鐵考慮恢復藍白配色的舊塗裝。無奈臺鐵經營面遇上許多挑戰,鐵路服務(甚至是安全面)低落的印象深植人心許久,讓舊型莒光的動態保存議題一直無法成為主政者的優先處理事項,就連今日退役也無力讓他用復古塗裝光榮退役,實在是相當可惜!

為了確保安全各停靠站都要檢查車門關閉與否,無形增添基層人員工作負擔

所幸在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成立之後,目前已經向臺鐵購入了兩輛舊型莒光號客車,以及一輛歷經觀光號與莒光號時代的餐車,以最低限度的可動狀態讓未來的莒光懷舊體驗保有可能。除了留下珍貴的車輛,鐵博籌備處很早就和臺鐵合作更換車內的枕巾,作為莒光號營運五十周年的紀念。今日縱貫線最後一趟舊型莒光號運用521次列車,鐵博籌備處也提供臺鐵復刻版莒光號頭/尾牌懸掛,加上臺鐵特別安排車尾加掛有瞭望台的客廳車,希望用最少的資源喚起大眾對舊型莒光的關注。

鐵道博物館目前已購入初代莒光號等客車

車尾客廳車也掛有復刻的莒光號頭牌
縱貫線末班舊型莒光號車尾附掛有瞭望台的客廳車,除了開放參觀,也有紀念印章可供蓋印

列車總有一天會抵達終點,「先轉再拉」開門之後,臺灣鐵道又將步向下一個時代。謝謝舊型莒光號帶著我進行人生第一趟離開北部生活圈的冒險,我不會忘記那個在車上細數收集到的章戳,在日落風景中返家的旅行記憶!

謝謝莒光號五十多年來的付出!

番外篇:PC32701客廳車

這次521次尾端附掛的客廳車平時只供團體租用,但這次卻難得對大眾開放,所以每個停靠站都吸引大批前來送行的朋友聚集,車內一直都擠得水洩不通。由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THT)製作的印章和手舉牌,也都放置在這供大家拍照留念。


供旅客拍照的手舉版

這輛客廳車雖然和莒光號一樣看起來橘橘的,但其車籍歷史卻可以追溯到莒光號誕生之前的美援時代。當時臺鐵在美援資助下,於1957年首度引進了可以調整椅背傾斜度的SP32700型坐臥兩用椅客車。這款車後來多被改造後編入觀光號車隊之中,但只有當時編號為SP32712的這一輛在1972年被改造為具有瞭望台的客廳車PC32701號。起初只作為達官顯要巡視用的特殊車輛,直到1983年才開放民間租用。

後段一般客室
觀光號時代留存至今的坐臥兩用椅,傾斜度可達130度,舒適度大勝EMU3000(?)

客廳車客室內部大致分為三段,分別是具有瞭望台的客室,並設有小茶几和旋轉沙發椅;中段則是餐室,設有三張木製餐桌和服務臺;後段則是設有坐臥兩用椅的客室,坐椅仍裝設觀光號時代的座椅,上頭還有菸灰缸見證過去車上還能抽菸的時代。不過由於電氣設備不相容的問題,客廳車無法與具自動門的新型莒光號連掛營業,除非臺鐵有意解決技術問題,否則未來恐怕再也看不到具有瞭望台的火車出現在臺灣鐵道上。

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

【時光土場】世界的基隆:社寮島考古遺址與正濱大展望|城市博覽會系列三

前兩篇系列文章從日本時代的基隆築港到臺灣清代末年的清法戰爭,接下來城市博覽會的時空旅行將來到正濱漁港,從橫跨400年歷史的文化資產回到大航海時代的基隆!回到那個基隆透過海洋與世界緊緊相連的年代。

正濱漁港的彩色屋已成為知名打卡點

大航海時代的遺跡:諸聖教堂遺址

17世紀的荷蘭與西班牙等海洋強權為了方便與古代中國進行貿易,兩國先後在1624和1626年來到了當時不屬於中國管轄的臺灣。今日被稱為和平島的社寮島是西班牙人首先插旗的根據地,在島上耗費十多年的時間建立了聖薩爾瓦多城。直到1642年與荷蘭的雞籠之戰戰敗後,城池易主荷蘭,最後在1662年鄭成功戰勝荷蘭人後逐漸傾頹。

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測,當時城池的位置在現今的台灣造船公司基隆廠下方,但受限廠區日常工作,考古團隊在2011與2016年兩度針對平一路停車場——也就是修道院的可能位置進行試掘。2018年基隆市政府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支持下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與西班牙考古團隊,針對修道院遺址進行全面發掘,終於讓這片遺址重見天日。發掘過程不僅發現了荷西時期文物,教堂消失後在上面生活的人們遺留的文物橫跨清代與日本時代,成為臺灣四百年歷史的縮影。

1937年繪製的1:18000水路圖,紅色的位置是今日考古發掘的位置

目前被稱為諸聖教堂的修道院遺跡是聖薩爾瓦多城的附屬建築物之一,主要作為當時傳教士的生活起居與傳教之用。根據目前的史料記載,教堂設立在1627年左右獲得教區認可,推估教堂落成應不晚於這個時間。教堂遺址推估面積超過200平方公尺,大致呈現南北走向,其中牆體厚度達2公尺,推測當時教堂也兼具一般民眾避難與防禦功能。策展團隊在現場除了提供展版解說之外,還利用AR技術讓參觀民眾可以用手機看見已經消失的教堂。

由目前推測的教堂後方向前方拍攝,右下角是日本時代的化糞池遺跡

教堂的扶壁特寫
教堂前方的墓穴遺跡
日本時代的居民在上頭蓋房子的時候留下的化糞池

大基隆歷史場景眺望:基隆水產館

走過和平橋離開社寮島,沿著中正路散步便來到正濱漁港對岸的漁會正濱大樓。基隆漁會正濱大樓是完成於1935年的水產館,當初是由台北州水產會出資興建作為漁港水產試驗、行政辦公的空間,內部也有供漁民使用的理髮廳、食堂、浴場等服務。戰後一度由軍方接收,後來由基隆漁會買下繼續服務漁民,直到漁會搬遷到八斗子才讓建物閒置下來。水產館後來在2002年指定為文化資產,並在2015年由漁會贈予市政府。雖然建物在2008年一度進行修復,卻因經費不足、前期調查研究不夠周延與廠商履約管理爭議,仍留下不少問題。這次在基隆市投注資源下,終於在去年底完全修復,成為正濱漁港的亮點之一。

基隆水產館位於轉角處的立面,外牆採用十三溝面磚

從建築後方的樓梯往上爬三層樓到頂樓,視野從遠方的基隆港西岸貨櫃碼頭到剛才在社寮島上拜訪的台船基隆廠全部盡收眼底。策展的合方創意團隊在樓頂上放置了數片透明玻璃搭配插圖與解說,替遊客指出聖薩爾瓦多城的位置。從高處眺望不只是心情隨空間開闊,還能沿著時間的縱深想像那個年代的景色。

透過「窗戶」看見過去的城堡
眺望台船基隆廠,那裏便是聖薩爾瓦多城所在的位置

水產館為一棟兩層樓的回字形建築,外貌設計是典型的裝飾主義風格,水平的線條與圓弧的轉角處理,呈現1930年代流行與進步的流線感。圓形的窗戶和洗石子製作而成的雨庇為建築表情增添趣味,內部的中央又不失公共建築的氣派。

水產館呈現一個回字形
帶有裝飾主義的雨庇
圓圓的窗子
氣派的中央樓梯
內部的走廊
中央樓梯旁的鐵鑄窗花

水產館後方外壁上有以前拍賣市場棚架的遺跡,這次修復特別打光表現出來

配合這次博覽會的活動,館內由基隆潮藝術團隊利用漁具等素材,製作各式各樣的基隆風格藝術作品。稍微走回和平橋頭,晚上的色彩屋與阿根納造船廠在燈光的變換下又呈現與白天不同的氣氛。在這次博覽會著實讓人看到更美的基隆,令人佩服基隆市政府為基隆做出的改變,也證明了代表城市歷史的文化資產不是發展的累贅。希望接下來也要舉辦城市博覽會的臺北市,也能學習基隆市對待文化資產的態度,免得接下來的博覽會成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鬧劇。

阿根納造船廠遺跡現況

參考資料:
華梵大學建築系,《基隆市基隆區漁會正濱大樓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09)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漁會正濱大樓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時光土場】島嶼防衛的見證:基隆要塞司令部及沙灣歷史園區|城市博覽會系列二

基隆在這次的城市博覽會被描述為「國門」這樣的角色。若以家門來比喻的話,門是家人走向戶外、迎接訪客的玄關,同時也是抵禦宵小的最後防線。有趣的是,基隆的確不僅是臺灣重要的人流與物流的門戶,從清代以來也一直是島嶼的防衛重心。位於這次城市博覽會沙灣展區的文化資產,便是圍繞在基隆防衛需求而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退去軍事色彩、打開在世人眼前的軍事資產。

外觀方正平實的的基隆要塞司令部呈現經典的昭和初期風格

陸軍的指揮中樞:基隆要塞司令部

大沙灣地區在日本時代被劃為真砂町,雖然位處於基隆港東岸的市區郊外,但卻是基隆陸上防衛的中樞──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所在,主要負責指揮管理基隆港周圍的砲台、要塞、觀測所等設施。現存的辦公廳舍完工於1929年,是由陸軍技師淺井新一設計,為一棟兩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建物外觀覆有昭和初期十分流行的十三溝面磚;因應臺灣潮濕與炎熱的環境,建物下方設有通風口可導入自然氣流,東西兩側減少開窗以減少日曬,陽台設於北側立面增加採光。放在日本時代的建築設計與技術來看,整體來說算是十分中規中矩。來訪這天剛好遇上學生來校外教學,沒想到學生制服與廳舍在一起意外地毫不違和,真不曉得是不是軍營蓋得太像學校(或是反過來?)。

1945年美軍繪製的地圖,司令部位於紅色方框的位置,推測主要出入口位於西北側
現存於西北側的哨所
學生制服與古蹟毫不違和

戰後基隆要塞司令部由國民黨軍隊接收,並由史宏熹接任司令官,現今建物上方的「屏障東南」匾額及前方為了紀念蔣介石於1946年前來巡視而設立的「國民政府主席蔣公介石蒞部巡視紀念碑」都是出自他之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史宏熹任職司令官期間正好遇到二二八事件,他所帶領的軍隊不僅配合行政長官陳儀執行戒嚴,還有後續國府軍隊的清鄉屠殺,造成八堵車站事件與槍決大量社寮島漁民等血腥鎮壓事件。隨著防衛組織與駐地調整,基隆要塞司令部建築後來交由海巡署使用,並在2010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史宏熹司令官所題匾額特寫
也是某種方面的御遺跡(?)
正逢蔣介石生日,所以相關題字也少不了

2017年建物與土地移撥基隆市政府後,適逢文化部推出了「再造歷史現場」政策,基隆市文化局遂將仙洞、沙灣與八尺門漁港一帶,橫跨大航海時代、清代與日本時代的文化資產列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投入資源修復與周邊都市環境再造,從世界史的角度書寫基隆的歷史。基隆要塞司令部修復工程由經驗豐富的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統籌,主要修復項目包括因海邊鹽害造成防水層與內部鋼筋的鏽蝕、內部與面磚裝修,以及木造軍補庫房的重組等,歷經四年工期終於在這次博覽會前完成。目前一樓配合博覽會推出介紹基隆各方面歷史的展覽「KEELUNG. zip」,二樓則是邀請藝術家進駐展出藝術作品,可惜的是要塞司令部歷史的介紹不多,博覽會結束之後期待相關單位可以讓要塞司令部成為述說基隆軍事歷史的重要空間。

受付室的窗戶
十三溝面磚由於燒製時有窯變色澤的現象,所以修補替換時得仔細依原貌替換相近色澤的面磚
車寄的磨石子地坪
一樓特展從各個角度介紹基隆的繁華歷史
二樓邀請藝術家以藝術品呈現基隆印象(黃逸偉作品〈在雲雨漫遊〉)

最後這個日本時代的軍補庫房原先於2013年拆解,之後就一直放在建材銀行中,直到這次司令部修復的時候才又拿出來重組。重組工程巧妙地運用原本營區內的鋼棚,作為結構支撐之外也讓這棟木建築有了遮風避雨的環境。徐裕健事務所特別為其中用到的榫接工法撰寫介紹文案,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仔細找找這些不用釘子就能固定結構的古老智慧。

木造的庫房在鋼棚下重組
有種屋中屋的感覺

戰爭與記憶的傷痕: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雖然現在大部分的臺灣人都沒有經歷過戰爭,或許難以想像基隆為何需要重兵部署,但實際上從19世紀以來,基隆就經歷了鴉片戰爭、清法戰爭等大大小小的戰役。大沙灣地區過去就是這些戰役的古戰場,除了大家熟知由劉銘傳興建的二砂灣砲台之外,近年考古也發現在平地上也曾有砲台部署的痕跡。

位於現今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內的大沙灣石圍遺構,推測是清軍在1876年於鴉片戰爭中損壞的城池上興築的砲台遺跡,除了提供基本的防禦功能,也有抵擋潮水的功用。不過這座平地型新式砲台仍在清法戰爭中損毀,在遭民宅占用幾十年後終於在近年出土,於2007年指定為文化資產。

大沙灣石圍遺構現況

雖然基隆曾是清法戰爭的戰場,但戰爭起因卻是法國與清國為了爭奪越南的控制權而發生衝突。由於戰事一度僵持不下,法軍遂在隔年決定揮軍北上佔領基隆與淡水兩處港口,法軍雖在基隆遭遇猛烈抵抗,但因當時的將領策略性地將重兵佈署淡水,使得基隆落入法軍控制。不過,得到基隆的法軍卻也無法再進一步攻佔淡水與台北,最後只好轉而占領澎湖逼和。清國與法國在戰事結束後簽訂新約,越南正式納入法國掌控;福建省因不堪臺灣時常面臨戰爭的負荷,後促使政府將臺灣獨立建省。石圍遺構旁的基隆法國公墓安葬了在1884到1885年間因清法戰爭去世的法國軍人,不過墓地在2012年曾遭到吸毒者破壞,至今只剩下三座完整的墓碑(含兩座自澎湖遷葬的墓地),以及兩座於1909年重修墓地時的紀念碑與1954年自澎湖遷葬記事的碑文。

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正面以法文撰寫碑文
場長到訪前幾小時才有法國議會訪團來過,碑前還留有花束

稍微離開樹蔭濃密的公墓,一旁佇立著白色的方尖狀紀念碑則陳述著另一段沉重的歷史。1949年1月27日晚間一艘載著從中國上海準備逃難到基隆的難民的太平輪,為了躲避宵禁而沒有開啟導航燈,卻因此與另一艘貨輪相撞,導致1004人死亡的慘劇。事後家屬在原本旅程的彼岸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旁興建「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但後來卻因基隆港擴建導致紀念碑被劃入海軍中濱營區內,直到2015年經由時任立委鄭麗君介入協調,軍方在2018年退縮圍牆才讓後人不用再向軍方申請即可到場弔念。如今在再造歷史現場的資源支持下,中濱營區再遷移到了和平島上,也讓整座歷史園區更加完整。

原本位於海軍營區內的紀念碑,如今營區搬遷也將紀念碑還給公眾
原本位於基隆站前的銅像基座被安置到歷史園區內

充滿日本風情的官舍群

離開令人覺得沉重的地方,接著來到園區內留存的官舍群轉換心情。園區周遭共有三處官舍獲得修復並作為這次博覽會的展場,分別是司令官官邸與兩棟校官眷舍。司令官官邸位於中正路旁的駁坎上方,日本時代原本是流水交通社的社長私宅,戰後國府接收日產時就成了司令官的官邸,最後一任司令官搬離之前曾將官邸分租給一戶李姓人家,因此也有人稱呼為李宅。這邊稍微岔題一下,官邸對面正在進行改建的基隆市公車處舊廳舍,剛好就是當時流水交通社的公司登記地址。

司令官邸居高臨下不但可以眺望已經消失的大沙灣海水浴場,庭院還有水池

司令官官邸與兩棟校官眷舍在過去因為木料腐朽與長期閒置,一度還需要文化單位架設遮雨棚緊急防護,但還是讓官邸一半的屋舍傾倒,屋況十分怵目驚心。不過同樣在文化單位的資源挹注下,中正路111號校官眷舍與司令官邸都依照原貌與原工法進行復原重建,113號眷舍則維持建築基座現況展示,總算讓老屋重獲新生。目前兩棟官舍由誠品書店期間限定進駐,頗適合逛展逛累了來放鬆心情。

中正路111號眷舍目前由誠品進駐經營期間限定門市

參考資料: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
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期末報告)》(2022)
承熙建築師事務所,《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修復再利用工程監造及工作報告書委託技術服務案成果報告書》(2020)
承熙建築師事務所,《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修復再利用工程監造及工作報告書委託技術服務案成果報告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