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桃園機場捷運通車!

經歷了BOT招商失敗、2002年政府收回自辦、2006年動工興建的機場捷運,在經歷過一個月的免費試乘之後,桃園機場捷運終於正式在3/2開始收費營運,使桃園國際機場成為國內繼小港機場和松山機場之後,第三個擁有聯外軌道運輸的機場。不過由於當年的選線規畫不佳,使得這條營運之路走得一波三折。

桃園機場捷運全長53.09公里,從台北車站出發後經過三重、新莊、泰山後爬上林口台地,經過林口、山鼻間的長下坡之後抵達桃園機場第一、二航廈,之後經大園、桃園高鐵站、棒球場後抵達位於中壢的終點環北站。由於沿線經過許多條高架快速道路以及主要的地形障礙─林口台地,導致路線有多處急彎、陡坡(最大坡度達千分之49)等等不利於鐵路車輛行駛的條件,因而被許多人戲稱為「林口登山鐵路」。
為了跨越台65線而產生像是雲霄飛車的景觀
山鼻段的S形彎真可謂登山鐵路的"五大工法"之一
以筆者在試乘期間進行GPS測速的結果來看,捷運列車在上坡路段速度最快皆可開到80km/hr以上,看似受地形影響不大,不過或許是因為之前新聞曾經報導過的列車煞車一公里才停下來的事件,下坡路段速度都控制在40~50km/hr,影響了運輸效率。過了桃園機場之後,好不容易地形沒這麼多起伏,路線卻不知是否因為當初徵地不順利以及受限於113縣道線型,使得捷運路線彎彎曲曲,而限速又過於保守,像是A17領航站南邊的過彎速度就不到20km/hr,造成普通車全程耗時將近80分鐘,以中壢到台北的通勤路線來說完全不具競爭力。另外,或許是因為路況變化大,所以導致無法預期的加減速力道過猛,筆者就看過好幾次老人差點跌倒的情況。
3/1進行的普通車台北→中壢全程測速
領航站南的急彎
先天不良的地方就先在此打住,畢竟木已成舟。不過雖然整體服務品質還不錯,但我最不滿意的還是站內的列車到站資訊顯示板。這種顯示版的版面設計非常浪費空間,而且無法及時給乘客他需要的資訊。以A8長庚醫院站為例,一、二號月台分別是往中壢方向的普通車和直達車,三、四號月台則分別是往台北方向的直達車和普通車,但站內穿堂的顯示板卻是以下面這種方式顯示,試問以一個初來乍到的人的角度,哪一個是普通車的資訊?哪一個又是直達車的?而我要去機場,車又是幾點的呢?這樣相比下來,台鐵的PIDS版面還清楚多了。
一個版面卻只顯示一個方向的資訊
另一個方向卻得等輪播完之後才能知道
舊台中站的PIDS
一個版面無法提供完整資訊也就算了,更要不得的是給了乘客不必要的資訊。直達車不停靠的站都有這個問題,這裡以A11坑口站為例,顯示板它會顯示出直達車的通過時刻,但對乘客來說不會停靠的車根本不是他所關心的(ㄊㄉㄇ除外),反而會害乘客以為他要搭的車快來了,結果上月台卻是白緊張一場。而下面這張圖剛好也拍到了這個目前會發生在A1台北車站、A11坑口、A17領航的問題,也就是兩個島式月台都各有一側不提供載客,但這個顯示板還是把它顯示出來佔空間。
列車過站不停。。。
其他還有一些美學見仁見智的東西
這版面好擠!
為什麼要一堆箭頭?
總體而言,雖然路線本身先天不良,但從車輛設計等方面還是可以看得出營運單位有在想辦法改善。然而,旅客對這套系統的第一印象就是在上述這些軟體細節裡面,希望經過一個月的免費試乘之後,桃園捷運公司能趕緊加快腳步修正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