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二)瑞芳連續隧道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這次的宜蘭線舊線跡踏查系列將鎖定在因為改線而失去鐵路運輸功能的隧道,尋找這些隧道現今的模樣。

總督府鐵道部在1910年代初期完成縱貫線與阿猴線(今高雄到屏東)之後,花蓮到台東的鐵道建設工程也如火如荼進行,長年被擱置的東西部聯絡鐵路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鐵道部於是在1916年提出了預算總額1000萬圓,從八堵到蘇澳、屏東到枋寮的兩條鐵路的五年建設計畫。宜蘭線八堵猴硐間於1917年11月正式開工,共分為由澤井組承包起點至3哩53鎖50節的第一工區(0公里至約5.9公里)、鹿島組承包3哩53鎖50節至6哩61鎖的第二工區(約5.9公里至10.9公里),以及大倉組承包6哩61鎖至9哩的第三工區(約10.9公里至14.5公里)。上次拜訪了四腳亭連續隧道後,這次腳步來到瑞芳至柑坪之間的第一、二瑞芳隧道。

由鹿島組承包的第二工區大致起自第一四腳亭隧道,終至第二瑞芳隧道,區間涵蓋了第一、二四腳亭隧道、深澳隧道(現役中)、第一與第二瑞芳隧道等五座隧道,以及現今的瑞芳車站。不過,瑞芳連續隧道其實有三座,另一座第三瑞芳隧道(今瑞芳隧道-西正線)則位於大倉組承包的第三工區內。工區劃分為何不是以瑞芳車站為分界點?場長猜測可能是因為瑞芳車站並不在當時的瑞芳,當年的瑞芳市街其實是位於今日的柑坪里,現今的瑞芳車站則是位在龍潭堵,從招募工人和交通便利考量才選擇了以當時的瑞芳市街作為工區劃分點。

瑞芳車站的位置在紅色圖釘點上,但在臺灣堡圖上可見當時的市街其實位在今日的柑坪地區
瑞芳站的站房是日治後期常見的裝飾主義風格

從瑞芳車站往東走,經過第一個平交道之後就能看到現今使用中雙線標準的龍潭隧道,位於龍潭隧道海側的便是今日踏查目標的第一瑞芳隧道。第一瑞芳隧道長178.034公尺,於1918年1月15日開工,並在1918會計年度內完成。根據鐵道部年報的描述該地為青色粘盤岩,由於地質脆弱而需要在掘進過程施以支保工支撐。有趣的是同為鹿島組承包的隧道工程,第一瑞芳隧道並不同於四腳亭隧道以紅磚構成洞門,而是採用砌石,隧道內則是下部為石砌、拱圈為紅磚合造的形式。1980年代為因應北迴線通車帶來的大量運輸需求,臺鐵成立了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處進行宜蘭線雙線化與路線標準改善,第一瑞芳隧道旁改由新建的龍潭隧道取而代之,於1984年竣工,舊隧道今日則做為地方居民的通行道路。

因應北迴線通車而新建雙線標準的龍潭隧道
第一瑞芳隧道北口
隧道內由粗石砌加上紅磚拱頂構成,彎曲的路線也難以一望到底
第一瑞芳隧道南口緊鄰著龍潭隧道
第一瑞芳隧道南口

沿著鐵路邊前往九份的公路繼續走,看到「柑坪社區」的石碑就代表到了第二瑞芳隧道。第二瑞芳隧道長54.315公尺,於1917年12月26日開工,沿線地質為砂岩與粘盤岩交錯。在宜蘭線鐵路雙線化後,第二瑞芳隧道改由其海側新建的柑坪隧道取而代之,目前第二瑞芳隧道的北口位於公路旁,十分容易親近,但南口緊鄰柑坪隧道而難以前往。

第二瑞芳隧道北口就在柑坪社區石碑附近
隧道口目前已被封閉,上頭有礦坑彩繪為地方特色印象

已退役的柴聯自強號駛出柑坪隧道

其他宜蘭線舊隧道踏查系列: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一)四腳亭連續隧道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二)瑞芳連續隧道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三)猴硐連續隧道群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四)三貂嶺隧道~新北大秘寶在這裡啦!~

參考資料: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十九年報 大正六年度》,頁44-48。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二十年報 大正七年度》,頁39。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台鐵縱斷全圖》(1940)
北投埔林炳炎,〈鹿島組在台灣
維基百科: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

探訪時間:2021.6.
完稿時間:2024.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