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老屋町】繁華時代的見證─鶯歌文化路的兩間古厝

        今天被偶然出現的太陽騙出去透氣,順道去看了一下文化路這兩座古厝的現況。

        日治時代,因鐵路改經萬華、板橋、樹林、鶯歌至桃園,因而使鶯歌的商業蓬勃發展起來。加上樹林、三峽地區產煤,以鐵路作為當時的運輸主力,鶯歌理所當然的成為附近礦坑的轉運中心,當然,煤也是燒製陶瓷的重要能源。

         當時的前站是鶯歌的商業、政治中心,後站寬闊的腹地(雖然現在變成住宅區)應該就是卸煤場。以前的鎮公所也在文化路上,但因文化路的腹地不大,於是在2003年鶯歌火車站啟用跨站式站房後,便遷往後站。我還記得當時坐火車都要經過鐵橋下到前站,小小的車站當時可是人山人海呢。


        目前鶯歌唯二被列為文化資產的建築也都集中在前站的文化路上。兩棟建築,一棟是「成發居」,另一棟則是「汪洋居」,都保存了難得的磚拱騎樓,尤其是後者還有華麗的山牆雕飾呢。

        汪洋居為余姓人家所有,家中主要經營米業,汪洋居便是當時做生意的商行。汪洋居是採巴洛克式的建築樣式,上頭還有四個特別的甕形雕飾(貌似還裝了避雷針),算是目前鶯歌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厝,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保護。據文化資產局的資料,裡頭似乎還保存當時做生意的錢櫃等等設施,希望有一天可以進去看看。


漂亮的山牆
大門深鎖,不知裏頭狀況如何


        另一棟成發居是由陳發於1919年興建。陳發是當時的保正,所謂的保正是當時日本人為了監控抗日分子所衍生出來的制度,以「十戶組一甲,百戶組一保」的方式,與警政系統緊密結合,監控並告發抗日分子以維持治安的制度。保甲由居民選舉產生,除了維持治安之外,還有衛教宣導等等執行政府所指派的任務,基本上和今天的村里長差異不大。

        依據資料,成發居當年主要是作為住宅使用,從寬闊的立面可想見其家族之龐大。這棟建築當初被列為歷史建築,但就沒有汪洋居這麼幸運了。因年久失修,雜草叢生,據資料描述其內部已多處坍塌,僅剩騎樓還算完整。

        但文化局卻沒有編列經費維護這棟古宅,而是很神奇地在公告歷史建築的五年後(100年2月18日),變更指定範圍只剩騎樓。於是成發居被拆除,原地被興建成了高樓住宅,僅騎樓在施工後重建留下「意象保存」。

明顯可看出新舊磚的顏色,可見建材也不是完全沿用

僅能憑弔的騎樓

後方的高樓住宅

左:解說牌也指出了新舊磚的不同;右:成發居舊觀(轉載自PEOPO公民新聞http://www.peopo.org/news/106824)

        我是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啦,雖然我肯定原貌重建的行為,但既然都叫做"居",只有騎樓是要如何"居"?歷史建築被惡搞是沒有下限的,連指定範圍都可以被更改,方便建商都更,最後再弄個意象保存,豈不形象、財富兼得?真是可笑!

         以前我常常覺得鶯歌為何像個文化沙漠,古蹟這麼少,居然只有兩處。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鶯歌的歷史、鶯歌的古蹟都在我們不關心的時候被剷除殆盡。

        或許大家發現了,鶯歌既然是以陶瓷業聞名,怎麼文化資產中居然沒有一棟建築和陶瓷有關?據說以前鶯歌有超過300座古窯,但現在呢?這或許也是文化單位的怠惰,沒有積極保護古窯,使得以陶瓷聞名的鶯歌,古窯不斷消失,但這部分就留待下次再談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