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從小受到卡通或童話故事的薰陶,場長從小就對清代所留下的城郭與砲台感興趣,因此很早就耳聞了恆春古城。從小到大的畢業旅行和夏令營來到恆春的次數超過五次,卻從來沒有一次把恆春古城好好地走過一遍,因此趁著這次到屏東旅行的機會,終於可以完整地紀錄這座從兒時便憧憬不已的古城。
|
熱帶的古城風情 |
牡丹社事件:挑戰主權的戰役
清帝國在17世紀雖將臺灣納入帝國版圖,但實際上對帝國來說統治臺灣只是為了防範像鄭氏政權這樣的軍事集團再度出現。消極治理的結果造成當時臺灣島上的公權力相當薄弱,統治者的手並無法有效深入城市以外的鄉村,同時也讓受到地理空間阻隔的東半部成為政權無法涵蓋的「化外之地」。「化外之地」的概念放在現代的國家中算不算是一國主權的涵蓋範圍?隨著19世紀東西方海上貿易越來越興盛,位於航道要衝的恆春半島不斷發生紛爭,挑戰著「化外之地」的主權概念。在日益劇烈的衝突迎來的便是發生在150年前的牡丹社事件。
1871年由琉球那霸回航宮古島的漁民在途中遭遇暴風雨,倖存的66人一路漂流到了今日的屏東滿州鄉一帶。雖然獲救船員等人獲得當地高士佛社原住民的好心收留,但因文化語言隔閡,最終不幸造成原住民殺害54人的衝突事件。倖存的12人在當地漢人營救下送往臺灣府,並由政府安排送回琉球王國。這件看似是清帝國與琉球王國之間的外交事件,卻因琉球王國同時也向日本薩摩藩納貢、接受保護的尷尬地位,讓日本有了得以插手事件的理由。面對日本來興師問罪,官員卻是兩手一攤地認為化外之民不歸他管。
清國官員的消極態度給了日本挑戰「化外之地」主權的機會,正好成為日本國內鷹派轉移政治改革壓力的出口。看著日本軍隊蠢蠢欲動,儘管西方各國透過外交手段介入調停,但當時的蕃地事務局都督西鄉從道仍執意率領超過五千名官兵攻打臺灣,史稱「牡丹社事件」。日軍於1874年5月12日登陸今日的屏東車城,歷經一個多月的強攻雖讓當地原住民投降,但日軍在水土不服之下也折損約一成的兵力。清廷在得知戰況後隨即派遣沈葆楨率領大軍前往臺灣要求日本撤兵,最後雙方在10月簽訂條約結束這起軍事衝突,但清廷在條約中承認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間接使得琉球王國被併入日本。
納入版圖:臺灣最南端的縣城
清領前期政府對於土地及社會的掌控僅止於枋寮,過了枋寮便是當時所稱的「化外之地」。但在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後,時任欽差大臣沈葆楨便向中央建議將瑯嶠納入帝國的管轄範圍,並因當地氣候而改名為恆春。時任台灣道的劉璈負責統籌恆春縣城的築城工事,劉璈是當時福建省主管台灣事務的最高長官,他個人也非常篤信風水學說,因此在築城時便選定了猴洞山作為龍脈,還以西屏山、龍巒山和虎頭山為基準決定城門的位置。臺灣國境之南的恆春縣城至今仍保留了四座城門及大部分的城牆,在大大小小的城郭當中可說完整度最高、最能夠理解清代城郭的臺灣古城。
|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中的恆春城 資料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
搭著9188路公車從恆春轉運站下車後,我向南走來到了四座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南門。南門位在恆南路上的圓環,從轉運站遠遠地便能望見。南門曾經被稱為「明都門」,不過目前內外兩側題字均為南門;門洞與上頭的女兒牆、雉碟同樣是由紅磚構成,但基座卻是台灣本地十分稀少的花崗岩;門洞兩側則是就地取材使用礫石與咾咕石砌成,與城牆的材質相同。南門上方還有城樓及類似涼亭突出的軒亭,兩者皆是東亞傳統建築十分常見的歇山頂;過去其他的城門都有同樣設計的城樓,但在長年的颱風與地震摧殘下因程度不一的損壞而消失,幸運的是南門城樓在1980和2006年經歷兩次整修,仍維持過去的樣貌。
|
南門是四座城門中形式最為完整的 |
|
南門外側門洞,可見花崗岩基座與磚拱 |
|
除了紅磚之外還有使用礫石砌成 |
場長接著從南門向西門出發,或許是因為鄰近主要市街地,沿路上的城牆時而僅剩如花圃般低矮的平台,時而像土丘一樣隆起,上頭完全不見馬道和雉碟的蹤跡。在福德宮至猴洞山公園一帶,舊附屬砲台上頭還有房屋增建,呈現了先民物盡其用的性格。
|
福德宮前的城牆像是一座土丘 |
|
南門與西門間的附屬砲台上還有後期的房屋增建(福德宮前) |
|
房子和城牆黏在一起 |
|
位於猴洞山公園還留有一處城牆排水路遺跡 |
順著城牆走來到了西門,不同於城內三山國王廟前廣大的廟埕,城外是路幅狹窄的西門路,城門內外形成強烈的景觀反差。西門的建材結構與南門相同,不過上頭並沒有城樓留存,北側倒是有踏道可以登上城門。2008年曾紅極一時的電影《海角七號》,主角阿嘉面對在台北闖蕩的失敗,騎著機車回到這座國境之南的小鎮,當時便是穿越這座西門回到他那時心中最後的堡壘。除了原本就有的踏道,由於西門前後的城牆保存情況較佳,在猴洞山公園和中正路旁也有木階梯可以登上城牆。
|
西門旁有樓梯可以登上城牆 |
|
由於一部份的女兒牆消失,因此政府在馬道中央畫出人行動線 |
|
夜晚的西門外側面 |
|
傾斜的踏道才是過去登上城門的路線 |
跨越車流繁忙的中正路,我來到了西門與北門之間的城牆,從這裡一路到東門是整座恆春縣城最完整且連續的城牆。據文資局所引用的文獻,恆春縣城「城基厚2丈、外牆高1丈4尺5寸,內牆高1丈3尺4寸,牆寬1丈六尺」,換算成現今的公制內牆約高4.5公尺。城牆外側上頭同樣有女兒牆和一個個間斷分布的雉碟,雉碟上則有供士兵伸出槍管的射孔;兩座城門之間還有附屬砲台,女兒牆上和城門一樣開有讓大砲可以射擊的砲口。走在城牆上,城內的景色因接近恆春國小操場而開闊許多,這裡在清代曾是練兵場的所在地,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而避開了市街地的開發才能完整保存城牆。
|
西門與北門間的附屬砲台跡 |
|
女兒牆上一個個的構造物稱為雉碟,可作為士兵攻擊時的掩護; 上頭有射孔,可以讓槍管伸出。 |
|
以前城內側曾是練兵場 |
沿著城牆來到了北門,由於城外鄰近國軍的訓練場地,顯得沒有這麼的熱鬧。但遠方高聳的煙囪卻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1950年代創立的聯福磚窯廠,雖然是屏東縣指定的歷史建築,窯廠主結構卻被一大片的樹林掩蓋。從北門往南門方向望去,攤開地圖仔細比對便可以發現這條軸線並不是正南北方向,兩座城門連線指向的是恆春縣城北偏東方的虎頭山。在劉璈的風水觀念中,一座城池必須要有祖山可以依靠,因此使得城池的南北軸線偏離了正南北方向。從恆春市區方向看去,虎頭山的山形呈現三角形,不知道日本時代是否也曾經被當作鄉土富士?
|
高聳的聯福磚窯廠煙囪 |
|
北門外側 |
|
北門內側 |
|
北門上的女兒牆還有砲孔 |
|
北門的踏道還有門樓殘跡 |
|
從南門的門孔也能望見虎頭山 |
在下午4點依舊炎熱的陽光下,我繼續在城牆上漫步前往東門,然而城牆卻被東門路硬生生截斷,而且沒有設置任何木棧道可以走下高達4.5公尺的城牆,使得我只能先折返北門再前往東門。東門是恆春往滿州的交通要道,不過神奇的是道路並不像西門和北門一樣從門洞中穿過,而是在一旁另闢道路。戰後的東門也曾經重修城樓,不過仍發生了年久失修的狀況,因而暫時拆除了城樓,近年正由地方政府向文化部申請再造歷史現場的經費,希望能再重現東門的風貌。
|
北門與東門間的附屬砲台跡 |
|
接近東門時可以看見遠方鬼門關時舉辦搶孤的孤棚 |
|
通行止めnow |
|
東門外側 |
|
東門內側 |
|
從東門上也能遠望虎頭山與三台山 |
城牆漫步之旅來到了恆春國中也將近尾聲。國中校園內的城牆早已隨著校地開發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跨過校舍與操場之間的棧橋,Google地圖上標示為漂浮城牆,名字相當有意思。走下棧橋來到了東門與南門之間的附屬砲台跡,接著城牆就和剛開始出發的時候一樣斷斷續續,步行了將近兩個小時最後終於又回到了起點南門!終於完成了周遊恆春縣城一圈的成就!
|
橫跨恆春國中的飄浮城牆 |
|
東門與南門間的附屬砲台跡 |
|
東南段城牆也是殘破不堪 |
|
最後終於回到南門 |
如果有去過恆春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這座城鎮真的是相當遙遠,即便在今日從枋寮搭公車仍需要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可以想見在那個交通未如今日便利的清代為什麼會選擇放任,牡丹社事件後會在這裡設縣治理恐怕也是迫於外國侵略壓力使然吧。所以恆春縣城與其說是一座城鎮,或許稱為一座防禦要塞更為貼切。隨著歲月流逝,台灣的前近代遺產也越來越珍貴,下次不妨透過自己的眼睛去感受這些宏偉的建築、用自己的腳去感受一座城市的大小吧!
恆春古城
公告日期:1985-08-19
公告文號:台74內民字第338095號
登錄理由: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古稱瑯嶠。清同治10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同治11年(1872)又有日本人也在南臺灣遇害,引起日本輿論爭議。
日本與清廷交涉後,得知清廷視生番為「化外之民」,聽憑處理,遂在清同治13年(1874)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臺灣番地事務都督,率軍犯臺。日軍在射寮(今車城鄉射寮村國家海洋生物博物館所在)登陸,與原住民交戰,死傷多人;而後採迂迴包抄戰術大敗原住民,佔領牡丹社,是謂「牡丹社事件」。
日軍在此地建築營寨,並與居民簽租地合同,屯田墾荒。清廷得知消息後,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全權與日軍交涉。待事件告一段落後,沈葆楨為有效管理琅嶠各番社,乃上奏朝廷,建請設縣築城。沈葆楨的建議得到朝廷的准許,乃在清光緒元年(1875年)正式設縣,以該處氣候四時如春,故取名「恆春」(屠繼善,1960:1~2),並著手籌劃興建城池。
恆春城的興建由臺灣道劉璈負責籌款並繪圖,恆春縣首任知縣周有基負責督造;從清光緒元年(1875)農曆10月18日開始動工興建,鳳山及嘉義二縣多位士紳分別承築縣城的各段工程,至清光緒5年(1879年)農曆7月15日告成(屠繼善,1960:44)。
城池之規模,計周長880丈,城基厚2丈、外牆高1丈4尺5寸,內牆高1丈3尺4寸,牆寬1丈六尺,以三合土版築構成。城分四門,除南門稱「明都門」外,其餘則以「東」、「西」、「北」門稱之。(屠繼善,1960:43)。恆春城自創建後歷經多次的風雨侵襲而遭破壞,在清光緒19年(1893)曾經整修。日治時期因颱風侵襲而受破壞,兼以日人允許民眾取城垛以重建家園,致使恆春城遭受嚴重毀壞(漢寶德,1987:81)。
牆上設雉堞1,384垛,且有頂砲臺四座,窩舖8間。城門內各建卡房一所三間,門間設排水涵洞4個。城牆外有寬3丈2尺、深6尺5寸濠溝一道,溝上築橋,每門一作,長2丈5尺、寬1丈2尺。古城內街道呈雙丁字型,城內居民多集中於西門、南門附近,北門一帶則為練兵營,甚少居民,東門為昔日臺南郡至卑南必經之地。城內的建築有縣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風神廟、城隍廟、福德祠、三山國王廟、白龍庵、五龍君王廟、觀音廟等等。 臺灣光復後因交通道路及學校用地的拓建,致使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52年(1963)及民國57年(1968)先後遭拆除,民國69年(1980)整修南門城樓,民國72年(1983)整修東門及城樓,城垣則因乏人管理而雜草蔓生(漢寶德,1987:81)。 就整個恆春城而言,無論是清末或是日治,猴洞山一帶是神聖的廟宇集中地;而東、西門街交叉處屬於縣署、典史署、同善公所(後改為郡役所、派出所等機關)所在,其中北邊一大片土地是軍事用地的練兵場;日治時,除了強行拓寬縣前街(今中正路),以加強政治權威外,更在北門外興建神社,使其與政府機關、練兵場交結成為一更神聖的日式空間,而在猴洞山城牆以西,又有一恆春糖廠。光復後的恆春改隸高雄縣,直到民國39年(1950)正式歸入屏東縣縣治至今。
現恆春城四座城門依舊存立原處,係清代所建城池中較為完整保存的古城,惟因門洞太小,且路面不斷填高,造成西門門洞屢遭過往車輛碰撞而毀損。至於城垣部分,目前屏東縣政府正在進行整修,待他日整修完畢後,定能彰顯恆春古城的傳統風貌。
聯福磚窯
公告日期:2011-12-05
公告文號:屏府文資字1000318606號
登錄理由:
為50年代台灣磚窯之代表形式,具建築美學特色,表徵恆春在地建築磚料產業特色。雖然已部分遭破壞,但因所處位置可及性高,可就破壞方式了解窯體構造。符合四項歷史建築審查基準。
參考資料:
1.戴震宇,《圖說台灣古城史》(新北:遠足文化,2014),頁150-153
2.中研院-臺灣歷史地圖
更多牡丹社事件相關軍事遺產:
周遊恆春古城:台灣最南方的清代縣城
從帝國邊陲到衝突前線的見證: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
探訪時間:2021.5.
完稿時間:2021.5.
更新時間:202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