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老屋町】從專賣局到美術館: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2020年嘉義市立美術館正式完工,並對外開放。不過一眼看去,他與其他縣市充滿現代感的美術館館舍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這棟建築可是1937年落成的專賣局嘉義支局廳舍。

臺灣進入日本時代之後,政府為了穩定財政,因而開始陸續施行鴉片、食鹽、樟腦、煙草與酒的專賣制度。為了管理嘉義地區的煙草產業,因此總督府專賣局在1910年於嘉義設置嘉義派出所,後續隨著酒類專賣令頒布而徵收大正製酒的工廠,因應業務擴張於1924年再升格為嘉義支局,並於原大正製酒的工廠內辦公。但因建物老舊與空間不足,1936年專賣局遂編列預算新建辦公廳舍。

嘉義支局廳舍坐落於當時的嘉義市西門町,工程部分經過五次開標程序後,由來自臺北市的廣畑組以6萬7千圓得標。新建工程於1936年9月25日展開,並在1937年5月7日完工,最後包含本體工程、電話及水電設備的總工程費耗資82651圓,但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遲至隔年才舉辦落成儀式。

嘉義支局新廳舍因蘆溝橋事變的關係,直到隔年3月5日才舉行落成式
1938-03-06日刊05版〈嘉義專賣支局 落成式 きのふ盛大に〉

嘉義支局廳舍的設計出自時任專賣局庶務課營繕係長梅澤捨次郎技師之手,監造部分則由技手松村敏郎負責。建築設計為地上三層樓,平面呈現L形,高53尺2寸、建築面積448坪;外觀呈現當時流行的近代式樣,以簡潔的水平線條為主,轉角處以圓弧收邊;為了加強採光而在立面上開有許多窗戶,不過立面朝西的關係,場長感覺西曬情形還蠻嚴重;因應耐震需求,建材採用鋼筋混凝土。目前除了建築本體之外,尚留有蘭井街側、建於1954年的酒類倉庫,以及與古蹟本體相連、平行中山路的菸酒成品倉庫(建於1980年)。

各棟建築的空間分布,取自《嘉義市市定古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調查研究》(2003)

這棟廳舍在戰後曾經歷省專賣局、菸酒公賣局等單位使用,直到2000年後公賣局將辦公處所遷往他處,同年嘉義市將其以「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為名指定為嘉義市市定古蹟。雖然經過調查研究和修復工程,但建築仍持續閒置一段時間,直到2014年嘉義市成立市立美術館籌備處接管建築維護及規畫增改建,並在2020年對外開放。

嘉義市立美術館的展廳空間配置延續過往辦公廳舍、菸酒成品倉庫與酒類倉庫的分布,建築之間以空橋相連。三棟建築位置居中的原菸酒成品倉庫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建築,主要出入口位於建築後側,是美術館的主要展覽空間。走進二樓的大廳就可以看到橫跨二、三樓的大片玻璃帷幕,並以充滿嘉義特色的木柱支撐。東側的酒類倉庫為兩層樓建築,一樓規劃為餐飲和藝術教育區,二樓則是與本館相連的特展區。

光線透過玻璃帷幕照在木色的裝潢上,呈現溫潤感
位於蘭井街旁的原酒類倉庫
原酒類倉庫前走廊

至於作為古蹟主體的辦公廳舍仍大概維持日本時代的外觀,採用偏向黃綠色的條紋釉面磚貼附。一樓內部作為商業空間,目前有咖啡店與書店進駐;二樓為館方的辦公空間;三樓則是圖書室與多功能空間。不過拜訪當天圖書室還沒設置書架,不知道未來藏書的規劃如何?

廳舍北側的側門
原本廚房的位置設有鍋爐,建築外還有煙囪殘存
外壁下方的通風口
一樓內部為咖啡店進駐
柱子頂端的裝飾
樓梯間略帶點弧度的流線感
廳舍三樓的走廊
圓圓的窗戶
三樓原會議室空間規畫作為圖書室,但目前仍不見其形
圖書室的藏書

嘉義市立美術館是眾多古蹟活化結合藝術的案例之一,不過可惜的是在展覽規劃上缺乏對於建築本身歷史的介紹。如果能夠將附近已轉型為嘉義文創園區的製酒工廠結合,就可以完整述說嘉義菸酒生產聚落形成的歷史。歷史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藝術做為媒介可以讓遠去的記憶變得鮮活,才能讓文化更往下紮根與深化。

參考資料:
1.《嘉義市市定古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調查研究》(2003),取自嘉義市文化局https://www.chiayi.gov.tw/News_Content.aspx?n=1284&s=614150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3.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嘉義市散步一日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