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產業遺產】來自石底的煤礦:石底大斜坑與平溪線鐵道

平溪線是眾所周知的運煤鐵道,不過在1990年代沿線礦場結束開採之後,現今已看不到礦場實際作業的景象。然而,平溪線上仍保留了不少礦業遺跡,尤其位於終點站菁桐旁的高聳降煤櫃便是相當經典的礦業風景。這次配合臺鐵推出的「鐵道旅行 幸福111」集章活動,坐上平溪線的火車,我順道來到了菁桐的石底大斜坑一遊。

菁桐車站旁高聳的降煤櫃是經典的礦業鐵道風景

前進煤礦處女地的鐵道

位於平溪的石底煤田早在1908年就被發現,當時來臺投資礦業的藤田組試掘之後認為石底的煤礦品質良好,不過由於礦區位於地形孤立的基隆河谷中,交通十分不方便,無法大規模開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帶動原物料價格上漲,這才讓藤田組與擁有石底煤田其中兩個礦權的顏雲年合作,於1918年成立台北炭礦株式會社並決定使用鐵道來運輸煤礦。

根據《顏國年君小傳》的記載,台北炭礦株式會社當時擁有的12個礦區東起三貂嶺、西至十八重溪,範圍不僅橫跨了基隆河與景美溪的分水嶺,面積更達1480萬坪。要如何將分布範圍廣泛的煤炭從地形孤立的河谷中運送出去,當時有索道、人力台車與鐵道等三種選項,但索道運輸只能點對點,平溪端起點不管設在哪裡都免不了多一次轉運麻煩,而且載送煤礦的纜車沒辦法運送大型機械與採礦工人,後續維護成本也很高;人力台車則因當時宜蘭線等大型工程同步進行,加上西班牙流感流行造成北部大缺工;最後,便是由可以直接將煤礦運到基隆儲煤場,運量大且高度機械化的鐵道獲得主事者的青睞。

雖然鐵道的優點很多,但時局變化的速度也很快。先是台北炭礦的主要股東藤田組因為一戰結束造成國際銅價下跌,於是撤資離開臺灣,顏雲年於是找來賀田金三郎、木村久太郎與林熊徵等資本家進行增資、改組為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好不容易才讓鐵道在1922年7月通車。不過創業初期,鐵道龐大的先期投資與養護成本就壓得台陽礦業喘不過氣,加上煤礦初期產量不如預期,更讓財務雪上加霜。所幸在1929年總督府決定出手收購石底鐵道,終於讓台陽礦業獲得周轉資金得以投資開採機械,進而讓公司經營逐漸上軌道。石底鐵道則納入鐵道部旗下,成為今日的平溪線。

二戰前的石底煤礦巔峰見證

台陽創業初期的煤礦開採都集中於石底與菁桐坑等車站附近,例如石底一坑、二坑位於今日的菁桐附近,三坑在平溪,五、六坑則在基隆河末端的分水嶺附近,從地理位置來看菁桐的轉運地位相當重要。在擺脫石底鐵道這個賠錢貨之後,為了讓採礦效率提升,並讓出炭作業一貫化,台陽於1937年在菁桐車站後方山上開鑿石底大斜坑。這條大斜坑長度直抵石底二坑的深處,還可以從地底聯絡一坑與三坑,讓三條坑道的煤礦都能集中到菁桐進行後續處理。同時,台陽也將採礦機械從蒸汽動力全面電氣化,為此還從汐止拉了一條高壓電線來到礦場,供應包含坑口具有300馬力的兩台捲揚機在內的設備電力。

石底大斜坑的設備配置依著山勢而建,煤礦也能利用重力逐步轉運到火車上
(農林航空測量所1974年8月6日拍攝,卷號:63p025,片號:0035)

石底大斜坑周邊地形大致可以分成三層,煤礦從最上層的大斜坑出坑之後,再經由軌道送往選洗煤場將煤礦與石頭分離,最後再用輸送帶將煤礦送到降煤櫃,利用重力將煤礦倒到火車上。從菁桐車站東側的步道往上走到第一層降煤櫃的上方,目前由一家名為「觀景台咖啡」的業者經營,可以在此俯瞰下方的菁桐車站與火車來來去去。離開觀景台咖啡再往西邊走,一棟由水泥梁柱構成下部構造的紅磚屋出現在眼前,這裡就是第二層的選洗煤場,上方的紅磚屋則掛上「碳場咖啡」的招牌。選洗煤場目前只剩下漏斗狀的卸料口與梁柱結構,其餘設備幾乎都消失無蹤。沿著碳場咖啡旁邊的階梯步道就來到了石底大斜坑坑口。

煤礦出坑後的大致移動路線
(農林航空測量所1974年8月6日拍攝,卷號:63p025,片號:0035)
車站旁的降煤櫃可以儲存並將煤礦直接卸料到火車上
選洗煤場以高腳樓般的設計吸引目光
選洗完成的煤礦透過卸料口落下之後,會再經由輸送帶送到降煤場

石底大斜坑的長度超過1公里,裡頭還設置雙線軌道供礦車進出,體現當時為了增加開採效率的背景。坑口正前方是一條往上走的斜坡,斜坡頂端設有電動捲揚機可以利用鋼索將礦車拉出,目前機房內的機械已不存,機房則被改建為公共廁所。在這條斜坡上還有一條向北岔出的軌道舊線跡,這是當時將廢棄土石送往捨石山棄置的捨石線,捨石山則在礦場的東北側,今日已是綠意盎然,完全看不出過去其實是土石堆置的地方。

石底大斜坑是日治後期因應增產所開鑿的坑道,不過廢棄多年前方累積不少土石,軌道則是近年新增的意象

石底大斜坑舊照(取自《顏國年君小傳》(1939))
一旁的配電室是礦場的動力來源
斜坑前方的斜坡是出炭的路線,右邊的舊線跡則通往捨石線
斜坡頂端的捲揚機房
過去的捨石山已經變成綠意盎然的小山

石底大斜坑和其他許多煤礦關聯設施一樣,在開採結束之後運轉的機械因還有殘餘價值而被轉賣,僅有坑口與房舍等水泥與磚構造物能有機會留下來,後人只能藉著斷垣殘壁想像過往的作業流程。這篇文章完稿前幾天正好回顧了我在四年多前去夕張石炭博物館的照片,館內除了陳列許多採礦用機械之外,甚至還有模擬坑道能實地看到採礦現場。臺灣有沒有機會能夠有一個完整介紹從開採、選洗到運送的工業知識的場域,或許是在放天燈的同時可以好好來思考的事情。

礦場事務所如今只剩下建築構造
位置較低的事務所
倉庫周圍還留有一些軌道,但保存狀況都不是很好
水泥和磚構造物是礦場比較容易留下的遺跡

探訪時間:2022.6.
完稿時間:2023.1.

參考資料:
黃智偉,《臺陽公司志》(2004)。
古庭維、鄧志忠,《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2010),頁134-139。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石炭支部,《臺灣炭礦誌》(1925),頁155-161。
長濱實,《顏國年君小傳》(1939),頁19-25。

延伸閱讀:
【時光土場】山中的小精靈-新平溪煤礦的獨眼小僧
【時光土場】不只有哈密瓜─邁向終焉的夕張線
【時光土場】北海道炭礦鐵道的終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