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老屋町】繁華的僑民村─金門水頭聚落

初次踏上金門,這個因為1949年而與台灣有了緊密連結的小島。這四天住的這個小村莊真的令人大開眼界,大面積保存良好的閩式古厝,以及和台灣風格迥異的洋樓間雜其間,真的是好漂亮!

水頭位處金門西南角,三面有小山屏障東北季風,加上處於交通要道,所以在約六百多年前就有開墾紀錄。根據最早的文字記載,水頭的發展起於元朝初年,李姓始祖李良亨從同安李厝遷徙至今中界一帶開墾。之後黃姓開基祖黃輔(仲卿公)由同安金柄遷居,因著後代子孫經商致富,逐漸發展成一個大家族,使得水頭雖然有許多姓氏的人居住,卻是以黃氏為主的現象。[1]這點從房屋上堂號多是「紫雲衍派」便可以看出來。
李氏家廟
正在整修的黃氏家廟 
這些傳統的古厝在房間格局上很像台灣傳統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築,但因為沒有寬廣的埕和矮牆,所以建築格局給人感覺比台灣封閉了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常常有海盜侵擾而發展出來的樣式?閩式建築通常是以橫向的大落和在兩旁的櫸頭所構成,圍起來的空間為天井,大落是正廳所在,用作會客、祭祀,一般性的房間則在正廳兩旁及櫸頭的位置。[2]在水頭,規模較大的像是黃家建於1766年的酉堂、黃廷參於1930年興建的三落大厝、水頭十八支樑等都是代表。
原本是私塾的酉堂,前方的日月池是其特色 
水頭僅有的三落大厝
因為有九間二落大厝並排且同時上樑,所以被稱作水頭十八支樑
隨著清末開港通商,加上中國東南沿海自明清以來長期有農村人口過剩的問題,使得許多人到東南亞經商或從事勞力工作。當時也有許多金門人離鄉背井,加上宗族組織緊密的連結,使得同一村、同一姓氏的人常常到同一地發展,以水頭來說則多到印尼。這些僑民成功後回到家鄉,也帶回來許多南洋和西方殖民地的文化,建築格局上有在原有合院立面加上西式山牆的番仔厝、立面兩側突出的「三疊壽」洋樓、在原本合院的護龍上增建二樓的「疊樓」等。
黃乃甫番仔厝

黃輝煌洋樓

僑鄉文化展示館
而彩繪磁磚、天使、時鐘等裝飾,也是這些洋樓上所能看到的建築語彙
黃輝煌洋樓上頭還有「中華民國二十年」字樣 
黃輝煌洋樓上的桃形和螃蟹裝飾 
僑鄉文化展示館的番仔樓山牆 
黃天露宅上的彩磁
黃天露宅上的彩磁 
黃乃甫宅上的山牆
 除了一般民居之外,這些僑民也用他們在海外獲得的財富興辦學校。黃家在1921年便開始在黃氏家廟內辦學,隨著學生漸多,於是透過向海外僑民募款,終於在1932年建成今日的金水國小。金水國小是採回字型設計,中有禮堂,迴廊圓柱是用紅磚造,正面則有鳳凰、天使的裝飾,同樣是洋味十足。這座小學歷史曾在中日戰爭期間中斷,1949~1958年間又被國軍占用作士官學校,後來才恢復學校用途,然而在1980年代卻因學生變少被裁併校,1999年在國家公園整修下變成展示館。





因著海外經商致富,樹大招風之下亦使僑民擔心海盜侵擾,於是村內建有兩座銃樓,供作防禦和眺望用。其中最為有名且漂亮的就是得月樓,其位於黃輝煌宅的旁邊,與另一棟黃廷宙所建的銃樓比起來不但高,且多了很多裝飾。一旁則設有三開間的番仔厝,進深不深,根據展示板說明應是欺敵用。




黃廷宙銃樓
但隨著戰亂以及超過四十年的戒嚴,有能力的僑民都到僑居地落地生根,剩下的多是一般平民,成為一個傳統、寧靜的小村莊。這個村莊真的很適合古蹟迷來走一遭,來體會精彩的建築與舊聚落之美。但要注意,除了由國家公園維護管理的展示館外,其他房舍仍是私人所有,探訪時須注意音量,也不要未經屋主同意擅闖,以免造成居民困擾。

[1]金水學校展示板
[2]閩南建築的型式:http://www.jjes.km.edu.tw/local/b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