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夏季開行的仲夏寶島號因五月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而延期,終於在時序進入秋季之時再度出發,不過活動名字還是跟著「仲夏寶島號」這個品牌而未隨季節更換。恰好花東縱谷的稻田風景已經進入了收穫季節,河床的菅芒花等植物也開始在風中搖擺,蒸汽機車出巡已屬罕見的今日能夠搭上花東季節限定的風景,可說是疫情下的小確幸。
不過雖然活動延期許久,去年11月便入廠檢修的CT273蒸汽機車仍未能趕得上這次活動,花蓮機務段只能向彰化借將,讓DT668首次擔綱仲夏寶島號的本務機。除了機關車無法照預定計畫使用之外,在高雄機廠搬家的兵荒馬亂之際,大量莒光號面臨屆齡檢修而缺乏可用車輛,使得這次活動得出動設有無障礙設備的DR3100型柴聯車載客。雖然柴聯車自己就有動力,但臺鐵最後還是決定要加派柴電機車輔助,柴聯車則只開機供應車上電源不出力,再加上工作人員休息用的電源行李車,構成DT668+R167+電源行李車+DR3100型6輛的奇怪編成。
秋季的蒸汽火車風景
場長這次和友人參與第二梯次一同開車追煙,11月13日一早從玉里出發的時候就飄著小雨,原本一行人想先去豐坪溪拍回送列車,但柴電機車牽引速度飛快,中途就在一個平交道目送了。大家吃完早餐之後到玉里車站內拍攝列車整備,在溼度加持之下DT668周圍不斷冒出白色的雲霧,月台上也聚集了許多人和火車拍照。在取材過程中,突然師傅們聚集在空氣壓縮機附近,拿著工具敲敲打打、扳轉閥門進行測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因開車時間逼近,我們只好趕緊到樂樂溪橋找點拍芒花,但現場卻變成砂石採集場,只好又回到客城橋卡位。或許是車況有些問題,經過表演重點的客城橋竟然只有柴電機車的聲音,煙況自然也讓眾人失望。所幸在富里停車加水過後,DT668也逐漸恢復出力運轉。
|
師傅聚集檢查車況 |
|
靜悄悄的客城橋(玉里=東里) |
|
接近池上前的煤煙仍呈現尚未完全燃燒的狀態(富里=池上) |
在池上休息的同時又再度利用消防栓加水,雖然還蠻疑惑為什麼自帶煤水車的大型蒸機需要這麼頻繁加水,但在一個半小時的休息後,DT668終於發揮正常水準,在新武呂溪橋上和德高陸橋前伴隨著汽缸鼓動的聲音,壯觀的白色雲霧表示車內水蒸氣已經呈現完全燃燒狀態。雖然因為我們車上自帶一位雨神同行導致天公不做美,但追逐拍車仍是相當盡興。尤其在山里車站調度員居然還加碼演出,讓南下區間車與蒸汽機車專列同時發車,呈現雙單競走的有趣表演,為第一天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
專列停靠於池上站內 |
|
德高陸橋完美演出(海端=關山) |
|
山腰附近的低雲和即將收穫的稻田共構秋季縱谷風景(瑞和=瑞源) |
|
第一天最後山里發車加碼演出雙單競走 |
第二天早晨的臺東市區終於露出陽光!由於南迴線的3501次區間車將在年底改點後改由電力機車牽引,因此我們先去知本拍攝,結果我們回到臺東機務段前的山里隧道口時已經沒有好位子,只能試圖在人群中插空隙。不過,這時剛好遇上一班南下自強號緩速進站,在場所有人哀鴻遍野。
|
聽到聲音再看看號誌,沒救了! |
接著我們在假日的車陣中慢慢來到了鹿野溪橋北側。列車過了鹿野溪之後必須爬上鹿野車站所在的河階地,因此在鹿野溪橋上DT668能否正常運轉就是一個考驗,DT668也不負眾望在橋上噴出壯觀的雲霧。趁著列車在鹿野站內交會列車的空檔,我們再驅車前往關山的高架鐵路橋,雖然因為友人導航失誤而繞了點路,幸好最後還是驚險趕上。
|
蒸機奮力前進!(山里=鹿野) |
|
遠觀好像天邊的一朵雲(瑞和=關山) |
不過過了關山之後,不知道為什麼煙況又回到熱水壺的狀態,除了汽包上頂著一朵雲之外就只有偶爾透過汽笛釋放的雲霧而已。中午休息過後再度從池上發車也明顯有所保留,從卓富公路上的俯瞰點就清楚發現在路途中蒸汽機車只有頂著一朵雲,直到接近富里站南側的台9線陸橋才開始出力。雖然這段路本來就偏下坡,但反差之大也讓山上的眾人詫異。隨著玉里越來越近,煙況也近乎熄火,看來未來在排點上似乎還是得費點心思考量蒸汽壓力蓄積的狀況。
|
火車與秋季的芒花風景 不過明明到新武呂溪的路程是上坡,但卻只有汽笛釋放的雲霧(海端=池上) |
|
靜悄悄的熱水壺滑過田邊(池上=富里) |
|
都已經快到富里站停車了才出力!?(池上=富里) |
|
快回到家而疲累的旅人示意圖(東竹=東里) |
慶典過後,然後呢?
雖然今年的仲夏寶島號活動從事前的試運轉到臨場應變看似準備妥當,但許多隱憂卻一直存在,至今仍無法有效解決。臺鐵在全盛時期復活了總計五輛蒸汽機車,如今卻只剩下DT668與CK124處在可動狀態,最早復活的CK101在2015年進廠維修後便再也沒有出來,車況最好的CT273在去年進廠後也進入漫長的待料期。令人難以相信的是,舊臺北機廠過去經常以可以自製零件作為值得驕傲的歷史,但如今在熟悉蒸汽機車技術的師傅陸續退休後,現今的臺北機廠竟已失去自行打造蒸汽機車零件的能力。
此外,由於舊有檢修體系無法快速吸收新型車輛技術形成嚴重的人才斷層,臺北機廠現在光是應付大量的電聯車便難以招架,更難投注資源在一年跑的次數連雙手都數得出來的蒸汽機車上。機廠的檢修能力受到挑戰,更讓臺鐵對於蒸汽機車的使用趨於保守,機務段內的檢修人員與司機因此缺乏實際操練的機會。蒸汽機車放在車庫的日數比在路上還長,久而久之也會產生難以察覺的生鏽與損壞,等到要用車的時候又得從頭摸索一次,進而造成檢修與營運的惡性循環。
除了作為活動看板的蒸汽機車在檢修上面臨挑戰,後頭牽引的客車在考慮旅客乘坐舒適度、服務品質,以及懷舊賣點等要素後,也無法找到合適的車廂可以搭配。仲夏寶島號開行初期使用的冷氣平快車雖然有冷氣也兼顧開窗等懷舊要素,卻因為屢遭乘客投訴廁所衛生問題,因而長期被郵輪式列車活動給冷凍;2018年找來莒光號車廂代用,今年又遇上外包商檢修量能不足導致連莒光號車廂也不夠用,只能再改用與懷舊氛圍更遙遠的柴聯自強號。雖然能理解臺鐵對於乘客服務品質優先的考慮,但不論機車頭或是車廂的用車調度安排,都凸顯臺鐵官方缺乏完善整備計畫下左支右絀的窘況,讓人感覺臺鐵已經陷入「為了辦活動而辦活動」的困境。
每一次的活動都應該是一次鐵道文化體驗與傳承的難得機會,不只是乘客,對於工作人員的技術傳承更是如此。希望有關機關能清楚地理解活動的賣點與目標,後續才能在鐵道文化觀光車隊的檢修與服務上有完整的規劃,否則很容易造成每次活動都得在現有資源裡東拼西湊,難以為讓活動招牌深入目標客群的心中,最後活動只會像煙火一樣一閃即逝。
延伸閱讀:
《鐵道情報》255期
【時光土場】~仲夏寶島前奏~DT668試運轉全紀錄
【時光土場】年度特別活動─2019仲夏寶島號
【時光土場】2016花東仲夏寶島號活動
【時光土場】仲夏寶島號三周年─CT273專列全紀錄
【時光土場】初春的仲夏寶島號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