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在平埔族語是獨木舟之意,後來因著河港貿易而繁榮。不過後來因為河道淤積,以及大稻埕因為茶葉而興起,而逐漸沒落。日本時代開始進行市街改正,艋舺地區的清代街道紋理幾乎都消失,反而是剝皮寮老街因為預定要被劃入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校地而意外被保留下來,成為台北市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
在1907年的臺北大稻埕艋舺平面圖上可以看到,鄰近龍山寺的剝皮寮是位在艋舺市街的東南角,舊稱為北皮寮。關於剝皮寮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是早期木材加工需要剝樹皮,另一說是以前附近有在剝獸皮做家具,第三種說法則是從「北皮寮」的閩南語諧音而來。
|
臺北大稻埕艋舺平面圖(1907) |
因為日本時代的校地規畫,所以到了戰後仍被劃入禁限建區域。1989年,台北市政府打算延續日本時代的規畫將這塊地進行徵收並完成徵收程序,不過卻沒有立即執行拆屋,到了1998年的執行最後期限,民間文史工作者及當地居民才開始進行搶救運動。或許是為了成全保存歷史建築的美意,抑或是為了1998年的市長選舉,時任市長陳水扁決定緩拆剝皮寮。到了下任市長馬英九上任,老松國小校方及家長會要求徵收並增建活動中心,與想要保存的社區居民發生教育與文化之爭。最後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居民趕出老街,把老街變成今日的鄉土教育中心兼做藝文展演空間。
|
剛好在舉辦市立大學的畢業展 |
剝皮寮至今仍保存著清代店舖及日本時代的牌樓,可說是見證了兩個時代的建築發展。除了拱圈式的騎樓,還有露臺和綠釉花磚。歷史街區中,還有章太炎在日本時代旅居台灣的住所和杜聰明博士的研究員呂阿昌醫師的住宅等深具意義的建築。
|
露臺和山牆 |
|
綠柚花磚 |
|
依樣式應是清代的 |
|
呂阿昌醫師宅 |
|
章太炎旅居住所 |
雖然被漂亮的老房子吸引住,但馬上就覺得少了甚麼,好像少了點人氣。文宣上總是說著這邊有多熱鬧,但實際走一遭卻覺得冷清,不是觀光客少的那種冷清,而是沒有老闆招呼客人的聲音、街坊鄰居的閒話家常的那種冷清,真不禁想問這樣老街還是老街嗎?這種只保存建築的「標本式保存」,像是華山、松菸等等都是例子,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
冷清的老街 |
|
只有拍照的觀光客 |
保存文化資產並不僅僅是保存這麼簡單,後續要如何讓人記住、怎麼記住,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