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時光土場】台北捷運各站紀念章戳大全套

自1996年3月28日臺灣第一條捷運路線──木柵線在臺北市誕生以來,臺北捷運系統在今日正式邁入營運的第25年!台北捷運公司也趁著這歷史性的一刻,於3月25日正式發布新版企業識別標誌,相較於前幾代的微調,新版企業識別標誌的線條更為簡潔,令人耳目一新。不過新企業識別標誌上路,也就代表著所有含有舊企業識別標誌的文宣品、紀念章等通通都要更換。在朋友提前通知下,場長便趕緊將收集了五年還沒集完的紀念章做個結尾。

台北捷運的紀念章最早是「一路線一種章」,而且路線的區分不同於今日我們熟悉的以顏色分為9條線,例如板南線就被區分為南港線、板橋線和土城線,另外還有文湖線(內湖線通車後與木柵線合稱)、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蘆洲線、新莊線等路線章,印台墨水也依照各路線有對應的顏色。


直到2013年信義線通車時,台北捷運考量同一路線各站的印章圖案都一樣,難以滿足集章迷的需求,因此試辦推出了以捷運站周邊特色地標或人文自然景觀主題的車站紀念印章。由於2014年松山線通車試辦的結果也相當不錯,台北捷運便在2015年2月推出全系統各車站的紀念章戳,讓集章迷得以拜訪各車站收集不同的印章。這套印章除了轉乘站使用黑色墨水之外,印台顏色皆與路線代表色相同,而且還會隨著車站周邊景點變化更新圖案,例如這兩年因京華城結束營業,南京三民站的圖案便更改成了鐵道博物館。

信義線通車時的印章
以下是場長這五年來所收集到的各站印章。根據在台北捷運工作的朋友說法,這次印章大換新除了企業識別變更之外,圖案設計並沒有跟著更改,但對於集章迷而言似乎又有理由可以再收集一次了呢。






隨著京華城消失,圖案也改成了鐵道博物館





至於在上面印章圖案中的台北捷運通車初期所使用的Logo是以兩個如飛鳥一般的人字形組合而成的,藉此象徵人來人往、如飛鳥般快捷的印象。這次的改版則是將兩個人字形大幅簡化成一藍一綠的色塊,雖然成功搭上近年流行的極簡風格,不過身邊許多眼尖的鐵道迷朋友倒是發現新Logo和日本的仙台市營地下鐵Logo相似度相當高呢。
台北捷運的Logo變遷(取自台北捷運)
今年新發布的Logo
仙台市地下鉄的Logo

台北捷運通車至今已經25年了,但你知道嗎,台北捷運的規畫早在1977年就開始了!而且第一代的台北捷運路網規劃和今日的路網其實還天差地遠!?第一代的北捷路網是由運輸計劃委員會(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的前身)在1977年提出三個不同版本的提案,但後來在經建會的介入之下改尋找國外顧問團隊規劃,最後由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工程司(BMTC)團隊得標。現今我們所看到的台北捷運路網,大部分都是BMTC提出的第二代路網規劃打下的深厚基礎。
運委會提出的三個版本規劃和今日路線有很明顯的差異
由時光土場協助臺大火車社製作的《世代‧火車社──臺大火車社30周年專刊》邀請到臺大火車社第50任社長陳敬恆,分享他爬梳1977年運輸計劃委員會版本的台北捷運路網規劃第一手史料。歡迎大家到下方購書連結,一同在點與線之間,體會當時規畫者對於台北市的想像與計畫。

世代‧火車社─臺大火車社30周年紀念專刊
2021.2.27初版一刷
ISBN 978-986-06209-0-0 (平裝)
定價250元
🔥購買請洽臺大鐵道暨火車研習社或以下通路
台灣的店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76巷6號
唐山書店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B1
露天拍賣:https://ppt.cc/fVFc4x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告別時光】再見基隆市公車總站與基一信橋

基隆,一座因海港而生的城市。小時候有能力自己搭著火車出遊時,我便醉心於藏身基隆山林、守護台灣的清代砲台,遙想當年與東西方文明的碰撞;高中時則和伙伴們到和平島拍攝影片,記錄下當地特殊的地質景觀,寫下了與地球科學結緣的青春詩。然而,連結我和這座城市的玄關卻是一直不斷變化著,不論是當年等公車的公車總站,抑或是外頭下大雨、裏頭下小雨的一信天橋,在3月19日過後都要從此走入歷史。
昔日基隆火車站前的印象將要有大幅轉變

因著基隆被群山環繞的地形條件,公車機動力強的優勢在此顯露無遺,從1922年由流水伊助創立流水交通社[1]以來,公車便和人力車、輕便鐵道構成串聯這座海港城市的交通運輸。隨著二次大戰戰況白熱化,基隆市買收了民營業者成立市營巴士;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基隆市公車後路線更是隨著聚落擴張而不斷延伸,構成涵蓋基隆各處的交通路網。

基隆市公車總站的位置在今日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旁邊,過去步出基隆車站左前方即可轉乘公車,是相當典型的鐵路與公路轉運配置。回想學生時代,場長到基隆後就是在這裡看著車站的路線圖,尋找著接下來的目的地。這座設置超過45年的公車總站還有調度室的空間,當公車駛抵總站後,司機就會拿著車上的零錢箱下車換空的上車,聽著零錢在箱中撞擊出框啷框啷的聲音,實在是相當有趣。
以前常常搭公車去和平島
候車空間並沒有座椅,左側是陽明海洋文化館的出入口
司機到站後都會來這邊交換車上的零錢箱

然而,隨著台鐵基隆車站改建為半地下化的第五代站房後,火車站的出口移到了忠一路南側的南出口及靠近西岸旅客碼頭的北出口,原本位於火車站旁邊的公車站以及國光客運站位置便顯得非常尷尬。於是,配合火車站出入動線調整及基隆市政府主導的國門廣場計畫,2018年先是拆除了國光客運站,打通港灣旁的忠一路至後站的中山路,緊接著在今日開始進行站前基一信天橋拆除,並將公車總站的候車位置移至基隆港東岸的二信循環站和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的西側路邊。
1974年基隆市街圖上標示有公車站和客運站的位置(圖片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已於2018年拆除的國光客運基隆站
客運站拆除後忠一路也因此打通
國光客運站移至舊火車站前
基隆公車總站旁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的前身為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
戰後分別由招商局及陽明海運使用
原本位於公車總站旁的候車亭移至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西側

在過去機動車輛為主體的交通設計下,天橋成為城市裡將行人與車輛分隔開來的進步設施。建於1972年的基一信橋是由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捐款興建,當時便是有感於基隆火車站前人車雜沓,而由時任市長向一信募款興建忠一路周邊的天橋與地下道,天橋也因而命名為「基一信橋」。彷彿是呼應基隆多雨的氣候一般,一信天橋上被全罩式的遮雨棚覆蓋,不僅分隔了路上的人與車,也讓行人和周圍的雨水分隔開來,成為旅人從車站步行到港邊的經典基隆印象。只不過潮濕的空氣卻總是能找到縫隙,天橋上常常仍是溼答答的,總是不禁想問為什麼基隆人能夠忍受這樣的氣候環境。

全罩式雨棚是雨港基隆的經典印象
橫跨港西街、忠一路及孝三路的基一信橋為五跨距的天橋

市政府特別放置背板讓大家留言紀念
對照許多人來攝影留念,無家者或許正在思考該去何處

昔日的火車站前圓環在第四代舊站拆除後,也成了未來廣場的改善目標物。自從日本時代,站前圓環就是旅人步出基隆火車站的第一印象,過去中央擺放著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銅像,戰後新來的統治者一度換上象徵基隆港的船錨,之後又成了蔣介石銅像。除了因應空間規畫改變,近年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也要求各機關檢討威權象徵物的處理方式,於是基隆市政府便藉著廣場工程的機會移除銅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踩在蔣介石腳下的基座正是當年樺山資紀所佇立之處,某種程度見證了基隆站前空間的轉變。雖然基隆市政府站在轉型正義的立場欲將基座一併拆除,但畢竟威權象徵的銅像已經移除,基座卻是未來能夠指認已消失的車站位置的極少數見證物之一,何不再將能夠象徵基隆的船錨等物品放上去,讓這個空間座標能夠留下來呢?
圓環是過去火車站前常見的空間配置,
也是未來指認舊車站位置的唯一見證
基隆站前的樺山資紀銅像
(圖片來源:李品寬,〈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蔣介石銅像的基座很大部分為日本時代原物

隨著基隆火車站前空間的重新規劃,過往的記憶越來越難找到定位點。未來,國門廣場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風貌?又會怎麼處理所有與這座城市的人們的記憶定位點?希望基隆市政府能有保存阿根納造船廠和西三旅客碼頭的文化視野,謹慎對待所有基隆人的記憶。


[1]流水交通社成立初期引進了馬車展開運輸服務,開業後的第四年再引進了當時稱為乘合自動車的公車兩輛開行基隆車站經天神橋到真砂町的路線。隨著馬車效率漸漸不符合需求,流水氏不僅自行開闢道路擴大服務範圍,1935年底併購了基隆市街自動車株式會社,以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之名經營基隆站=真砂町=濱町、基隆站=天神橋=真砂町、基隆站=仙洞、天神橋=東町等四條路線。

參考資料:
〈流水交通社の社名改稱-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臺灣自動車界》第5卷第1期(1936),頁51。
李品寬,〈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延伸閱讀: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拾光博物】鐵道博物館新館藏入荷:觀光號紀念塗裝之SP32773號莒光號

為了保存臺灣鐵道歷史上的代表性車輛,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成立後,便積極向臺鐵洽購退役的珍貴車輛納入館藏。就在3月12日,委由臺鐵協助修復的SP32773號莒光號車廂也在晚間自臺鐵高雄機廠出發,以紅白啞鈴的外觀塗裝來到了臺北,成為博物館的新成員!

SP32773號莒光號車廂的前身是在1960年引進臺灣的觀光號餐車DC32751號,其引進緣由是因1950年代臺鐵在美援資助下購入了裝設新穎坐臥兩用椅之客車大獲好評,於是便接續購入裝設有同樣座椅的SP32750型客車與DC32750型餐車,並在1961年正式以「觀光號」之名行駛。這批由日本車輛原裝進口的餐車初期外觀為1公尺大窗與70公分小窗間雜,分別對應餐桌與餐椅位置;塗裝則是與今日藍皮普通車類似,直到1970年莒光號引進之後便變色為白底紅啞鈴的外觀。

然而在縱貫線電氣化、臺鐵又推出自強號做為縱貫線最高級列車之下,臺鐵便計畫在1978年停駛觀光號,並將車廂交由唐榮鐵工廠「名義更新、實際新造」成莒光號車廂繼續使用。DC32751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大幅改造成與莒光號餐車相同、配有1.8公尺大窗的外觀,後來經歷1980年代中期與1990年內裝改造後,便以SP32773號座席客車之姿繼續行駛在臺灣鐵道上。因著他與觀光號在車籍上的淵源,以及適逢「觀光號」登場60周年,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遂請臺鐵將其塗裝成觀光號時期的白底紅啞鈴外觀作為紀念。

SP32773號莒光號現役時期的外觀

陸運車隊在3月12日晚間自高雄機廠出發,經由台1線、台86線、台17線及台61線公路北上,並在3月13日早晨抵達新竹香山休息,等待夜間繼續出發。由於適逢周末假日,因此吸引不少人前來圍觀。車隊在晚間近10點時出發,經由台68線、台1線、台31線、台66線、台61線、國道一號進入臺北市,最後在凌晨3點抵達鐵道博物館。沿途不僅是吸引許多鐵道迷拍攝,更有許多路人停下來看火車在路上奔馳的奇觀。

晚上許多人不睡覺都來迎接新館藏
陸運車隊通過松江民權路口
接近凌晨3點終於抵達鐵博前

館方協助打燈讓大家都可以拍到滿意的照片

3月14日一早,運輸協力廠商便陸續將SP32773號和早一步送達的貨物車輛吊掛至軌道上。為了讓之前送達的傳統客車TP32706和SP32865號能和新成員放在一起,館方也請廠商協助將原本放置在組立工場中央股道的柴油客車搬到北側,再將SP32773號放到中央股道上。館方對鐵道迷相當友善,不僅在夜間協助點亮照明讓大家取景,還在車廂落地後利用館內的調車機與其他車輛一起試跑一小段,讓早已消失的夢幻編組活生生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調車機先把兩輛館藏車搬出
接著把藍皮柴油客車搬到北側軌道
SP32773準備降落中央股道

降落完成開始試運轉

鐵博過去幾次陸運經驗裡難得出現陽光

不僅是鐵道迷徹夜未眠地拍攝,許多經過菸廠路的路人也好奇地向我們詢問在做什麼?意外的是,即便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已成立一年餘,仍有居住於附近的在地人不清楚鐵道博物館的籌備進度,直到今天在場長的說明下才知道平時都可以預約參觀導覽,以及現在建物與館藏的整備狀況。博物館身負公共服務的責任,或許在有餘裕時可以考慮和地方里長和社區團體合作,透過參訪與說明會等方式讓在地民眾知道博物館已經正式動起來了,為未來的在地參與做好準備。希望看到這邊的大家,也能多多帶著朋友參加博物館的導覽活動,讓全臺灣人都能一起祝福這座醞釀許久的博物館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