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老屋町】函館歷史散步─從函館歷史街區的保存看台灣

北海道環島之旅接近尾聲,為了銜接上回台灣的飛機,於是在這次北海道行的最後來到了函館。函館(はこだて)舊名為箱館,是座位於北海道道南地區的海港城市,得天獨厚的港灣環境、自然資源,加上鄰近本州的地理位置,使得函館成為北海道最早現代化的城市。

外國勢力來敲門


19世紀,在西方新殖民主義浪潮下,各國為了獲得亞洲的資源與市場,紛紛來到東亞或以條約、或以戰爭的方式取得貿易權力。在這股浪潮下,包含台灣在內,許許多多的港口城市因而在世界地圖上浮現出來。

由於函館附近擁有豐富的漁產,同時捕鯨業也很興盛,所以許多外國人早把函館視為燃料等補給的重要基地。1854年發生了黑船來航事件,美國海軍將領馬修·培理(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新型蒸汽船訪日,要求日本幕府結束鎖國狀態,開港通商。最後幕府在美國壓力下,簽訂日美和親條約,並分別在1854和1855年分別開放下田與箱館兩港口通商。開港通商後的函館除了成為外國人的重要補給基地外,同時也獲得許多西方物產,諸如攝影術的引進、洋服、洋物等等,街上西洋料理店、洋物店更是一家一家開,好不熱鬧!
曾經販賣許多洋物的金森洋物店
日美簽訂條約後,俄羅斯、英國、法國、荷蘭也紛紛要求幕府對他們開放港口,一時之間函館成為西方各國文化的匯集地。漫步在元町街頭,便可以欣賞到在些外國人留下來的教堂和領事館等建築,而這些歐式建築的西方建築語彙也對函館街道上建築產生相當的影響。
重建於1913年的英國領事館現為開港紀念館,介紹函館的開港歷史


函館的政經中心─元町與末廣町


18世紀後期,隨著俄羅斯向南擴張領土,迫使幕府在今日的元町設置奉行所,將舊稱蝦夷地的北海道納入行政管理,使元町成為函館的政治中心。1869年箱館戰爭後,明治政府設置開拓使掌管北海道開發事務,即便後來行政組織幾經更迭,仍不減元町的重要性。現在留存的建築是建於1909年的函館支廳廳舍,綠色的木造建築採用的是希臘的列柱式風格,一旁還有紅磚造的舊書庫,兩棟建築一同被指定為北海道指定有形文化財,目前轉型作為遊客中心,成為遊客認識函館的窗口。


走上函館支廳後頭的山坡,眼前便出現一棟十分氣派的西式建築─舊函館公會堂。函館公會堂的設立是起於1907年的大火,當時函館約半數的房屋都被燒毀殆盡,就連居民的聚會所也不例外。於是地方發起募資,希望能建設新的公會堂,最後在當時的函館富商相馬哲平的鼎力相助下,公會堂於1910年完成。

函館公會堂是一棟多功能的兩層樓木造建築,有會議室、大型演藝廳和休憩空間等空間,也預留了許多會面或給訪客居住的空間,公會堂還曾作為皇室成員到訪函館的下榻處,像是大正和昭和天皇都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到北海道行啟時便曾造訪過,如今壁紙、家具等物品仍維持當時的陳設樣貌,裝潢十分雅致。公會堂除了是函館的地標,舉辦各種集會和藝文活動,同時也曾在在昭和29年進行過洞爺丸船難事件的審判,成為函館重要的歷史現場。
二樓的大廣間至今仍是函館重要的藝文活動的舉辦場地
皇太子行啟時使用的御座所
皇太子行啟時使用的御寢室
大正天皇還是皇太子時,增建的衛浴空間
二樓陽台可以眺望函館港
離開公會堂走下基坂,左前方便會看見一棟薄荷綠的木造建築,那便是之前提到的相馬哲平的公司─相馬株式會社。有名的函館市電便在會社前的道路上行駛著,若巧遇舊車,時光彷彿回到1960年代一般。

沿著市電往函館車站的方向走,兩側是一棟棟舊銀行、商會等商業設施。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期,在明治政府拓展北海道殖民事業下,經濟活動快速發展,而為了提供投資者優良的融資環境,許多銀行紛紛來此設立支店或總部,使得末廣町一帶成為函館的商業區。不過隨著1927年昭和經濟大恐慌,許多銀行紛紛倒閉,這些建築目前多已不作為銀行使用,轉型成為博物館、旅館或是其他商業用途,見證那段回不去的榮景。走在函館街頭,真的是處處都有可觀老房子,只安排一、兩天實在是很難把她逛完,值得大家來細細品味!
舊日本銀行函館支店,現為北方民族資料館
舊第一銀行函館支店,現為函館市文學館
舊安田銀行函館支店,現為旅館

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形成


從19世紀西方來訪,到後來因著殖民事務而成為商業重鎮,函館的歷史悠久之也反映在街區的容貌上。雖然因為歷經多次大火使得街道上很難看到19世紀的建築,但至今即使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經濟復甦以及後來的產業沒落,仍維持著20世紀初期的樣貌,令人不禁好奇是如何做到的?在經過網路搜尋後才知道,政府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已將這區域指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1970年代後期,因為宮崎縣日南市飫肥地區要進行大規模的文化資產修復工作,促使日本在1975年修改文化財保護法,新增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項目。從這次事件中日本發現到以往只保存單棟建築是不夠的,因此讓文化資產從以往的單棟、標本式的保存轉為保存整個區域的歷史風貌。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目標除了保存整個區域的歷史,也強調要融入地方居民的生活、和居民的共同協力,所以除了原有的文化財外,針對區域內的建築只針對外貌限制,內裝可以有很大的裝修自由,同時政府也給予維修補助等等獎勵,以達成文化與生活的雙贏。以函館為例,傳統建築的修復補助最高可達五分之四(600萬日圓為限),一般建築也有三分之二(500萬日圓為限)的補助,而房屋、土地稅也都有減免,看來誘因是相當優渥。
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保存區域示意圖(取自函館市役所網頁)
函館市從昭和57年便開始進行區域內建築歷史價值的調查,期間更舉行多次說明會與居民溝通,並搭配各式各樣的都市計畫工具,如函館市西部地區歷史景觀條例和保存計畫,最終在昭和63年獲得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指定,平成元年再由國家指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以函館的發祥地、擁有許多異國風情的建築為特色。
路上常常可以見到許多洋風建築(圖為川越電化センター)
回頭看台灣的文化資產,其實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內也有類似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文化景觀項目,同時也賦予都市計劃主管機關許多權限可以去制定一地區的保存計畫和獎勵措施。然而,台灣的都市計劃單位往往缺乏歷史文化觀念,使得這些獎勵措施被濫用而淪為投資客炒作房地產的工具。抑或是在文化景觀指定的過程中缺乏溝通,導致民間誤以為自己的房子將不能再翻修,使得在指定上遭遇阻力。就算真的成功指定,相關單位又無法提供合理的維修補助,最後導致這些真正有價值的房屋逐漸破敗,惹人嫌棄之後被拆除殆盡。

以歷史背景和函館很像的淡水來說,早在2002年淡水就被文建會認定為世界遺產的潛力點,然而十五年過去,文化單位不但沒有繼續凝聚居民的認同感,就連已被指定古蹟的舊宿舍等都是呈現荒廢狀態,僅增設鐵皮屋頂做緊急保護。更讓人灰心的是,即使文化單位想編經費修復,也被毫無文化概念的民代砍光預算,然後再到古蹟前大喊「這種破爛房子叫什麼古蹟?」,為當地的開路計畫護航。看了之後只覺得函館舊街區就算沒有世界遺產身分,都能透過政府與民間上下一心去保護,而我們對(自己宣稱的)世界遺產卻是這樣的態度?
曾被民代質疑擋路的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至今修復仍由遙遙無期
我常常在想,在台灣這樣快速變化的社會,到底有什麼樣的歷史場景是可以跨越世代藩籬,成為每個人的生活記憶,進而產生出許多值得被記憶的故事。在函館逛街、拍市電的過程中,我想我找到答案了,我這不就和老一輩的函館人在觀看著同樣的風景嗎?即使市電也換了很多輛新車,但場景仍是一樣的,成為每個市民生活的一部份。
這次停留在函館的時間還不到兩天,還有許多知名地標如金森倉庫等成為這次行程的遺珠之憾。不過我想這樣充滿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城市,也不適合走馬看花、拍照打卡式的瀏覽吧!即使下次還是去同樣的地方,我都還會覺得很值回票價,這就是函館所具有的魅力吧。所以政府與有話語權的人也不要再說為什麼國人都只喜歡出國旅遊,如果那個地方自己都把自己的故事摧毀殆盡,要怎麼吸引遊人(不論來自國內外)一去再去呢?

參考資料:
1.函館市役所-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について
2.維基百科
3.函館各個角落的解說牌們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老屋町】漢本遺址最後巡禮

蘭陽博物館為了配合將在8/10開展的「重見漢本遺址」特展,因此舉辦了遺址現地見學活動,並由庶古文創公司考古團隊的朱正宜老師導覽。不過原定於7/30舉行的漢本遺址見學活動因為尼莎颱風攪局,使得活動順延了一個星期,於8/6重新舉行。

2012年在蘇花改工程如火如荼進行時,在谷風隧道南口挖到了距今約1100-1400年前金屬器時代的漢本遺址,隨後立即啟動搶救考古。結果沒想到,在2015-2016年又在該地發現了約1400-1700年前的第二文化層,同時出土大量的玉器、陶器、金箔、煉鐵遺跡(鐵渣)等等重要文物,使得漢本遺址與蘇花改工程的爭議浮上檯面。

隨後因著豐富的考古成果發表,文化部也在2016年指定漢本遺址為國定遺址。然而由於遺址位置相當接近谷風隧道南口,使得繞道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後只能在搶救考古完成後將遺址回埋,讓施工單位繼續施工,因此蘭陽博物館舉行的這場見學活動便可能是一般民眾最後一次親眼見到這片遺址了。
遺址現場,遠處山壁上就是谷風隧道 
前方墩柱就是已完成搶救考古後蓋出來的
朱老師先和我們簡介這裡的自然環境,遺址現場靠山邊,可以提供東北季風、颱風的遮蔽,這也是目前推測先民不住在和平溪沖積扇的原因。同時,因為這裡是板塊擠壓帶,在火成作用和變質作用下,和平溪帶來的石頭中含有許多玉石、沙金等貴重礦物,而海沙中有鐵也提供了煉鐵原料。漁業資源豐富,也吸引先民來這居住。因著種種好處,所以即使靠山邊容易有土石流,還是可以發現他們不斷又回到原處重建家園的痕跡。不過漢本人後來又去了哪裡,考古學也無法給出答案,有待後人用其他方法串起這部歷史。

遺址現場放眼望去是一道又一道的駁坎,這些駁坎沿山坡興建,看起來好像梯田。而每個駁坎圍成的區域都是一戶人家,內寬約2公尺,長度大於20公尺,老師有說到他們有發現立柱點,可惜現場並沒有明顯指出來。屋內除了有設計排水路外,還有數個石板棺,棺內有數具遺骸,可知先民們是在親人死亡後,會再開棺將祂和祖先合葬,而且遺骸姿勢是和十三行文化相同的側身屈肢葬。
遺址環境大致概覽
下圖是上圖A區由左向右拍,左邊駁坎牆腳有排水路遺跡,地上也有石板棺。

排水路遺跡
石板棺上蓋
隱約還可見遺骸
再來是由上而下看

導覽後的Q&A中感到有趣的是,從老師口中感覺到考古學家和工程團隊不必然是對立的,因為台灣的工程時程往往過度膨風,給第一線人員很大的完工壓力,所以考古反而給了他們喘息的空間,加上十三行事件後工程現場通常都要有考古專長的人在場監工,所以考古人員和工程人員的相處還算融洽。而且只要不妨礙,其實雙方都會互給對方方便,算是相當有趣的互動模式。

目前搶救考古進度已經進入尾聲,所以現場導覽並沒有看到相關文物,覺得有些可惜。而眾人最關心的遺址如何保存與展示,根據老師的說法,原本蘇花改高架橋的基樁還要打到第二文化層,因為遺址的發現就將墩柱整個抬高,避免傷及第二文化層,而第二文化層就讓它繼續埋在地底。當然有人對於遺址深埋地底覺得可惜,不過老師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是要將遺址挖出來展示還是繼續留在地底比較好?其實筆者也對現場不能作展示感到可惜,不過這樣的遺址出土之後如果沒有受到恆溫恆濕的保護,往往會快速崩壞,即使有保護也只是減緩崩壞速度罷了。與其讓他面對崩壞的可能,或許深埋地底等待未來有更好的考古技術,留給後人有繼續發掘的機會才是比較妥當的做法吧。

筆者曾經有個疑問,為何當初考古試掘不更詳細一點就能在先期計畫避開了?但朱老師坦言考古行動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以漢本遺址來說當初考古試掘也只挖到幾塊陶片,而遺址上方又有很深的土石流沖積層,偏偏就是需要土木工程這樣的挖掘強度才能發現。最後就回歸到在遺址範圍、深度等等都無法確定,甚至也有可能挖下去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這個社會願意付出多少成本來做先期的考古試掘調查?這還是取決於執政者和社會的態度了。

或許未來再面對這樣的重大遺址出土,我們和整個社會都要學習如何面對我們台灣島的歷史,又願意花多少成本來保護這些無價珍寶。不過在進行這些討論之前,筆者也想呼籲文化主管機關能公開公部門在遺址發現後的搶救過程、工程變更設計等等狀況(至少要有個新聞稿吧),否則我在參加這場活動之前,我也不知道原來高架橋有變更設計,徒增關心文資保存的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同時也希望能好好進行推廣教育,讓大家了解這些遺址的價值,希望不要再出現把工程延宕的錯怪到考古人員身上、死人和活人誰重要的這類狂言了。

最後謝謝朱老師由淺入深的解說,也感謝蘭陽博物館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一般民眾也能對這個遺址進行紀錄!



btw...私心希望下次有幸能聽到劉益昌老師的解說XD(聽學弟說他在台大人社營講了很多笑話www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看火車】深澳線煤斗列再現!?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臨港線散策

七月的北海岸一反常態地起了大濃霧,氣溫也只有約20度左右。正當我還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忽然有一輛柴液機車頭牽引著一列煤斗車沿著海岸線開過來!?難不成是深澳線又復駛煤斗列了?

北海道僅存的炭礦鐵道

其實這條鐵路是位於釧路的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會社的臨港線鐵路,東起春採選煤場,西至知人卸煤場,全長約4公里,也是目前北海道境內唯一一條百分之百純私營的鐵道。路線從選煤場出發後就一路沿著春採湖畔前進,到了千代之浦繼續緊沿海岸,最後到知人卸煤場。依當日運轉狀況來看,從出發、卸煤到回到春採的車程僅約20分鐘,算是相當有效率。

這條鐵路的前身是由釧路臨港鐵道株式會社所有,該公司在1979年配合太平洋炭礦輸送事務一體化,合併改組為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株式會社。春採=知人間於1925年最先開通,隔年因居民請求而開始兼辦客運。1930年代末期到1940年代,路線再延長並接上國鐵東釧路車站,這條釧路臨港路線在全盛期長達約11公里,繞了釧路川南岸的市區一周。隨後在1963年停辦客運業務,1986年國鐵解體前夕,東釧路=春採間的聯絡線也廢止,又回到了當初開業時的規模。

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車輛

目前這家公司還有四輛機關車在籍,全都是日本車輛製造。分別是D401、D701、D801等三輛柴液機車和DE601柴電機車共四輛,形式分別為D400形、D700形、D800形、DE600形,每型車輛都各只有一輛的這種編號方式實在是有點浪費。其中D801最早是由雄別鐵道所有,幾經轉手後才來到太平洋炭礦,使得他雖然編號比較後面,卻比DE601還要老呢。
當日休息的D701和D401
D701形式照(昭和52年製造,No.3292)
在一旁的除籍車,銘版已全被拔除
雖然是日本的機關車,但模樣實在是令人覺得備感親切。這些柴液機車的設計都是比照國鐵DD13形進行設計,不過回來看看還真有點像在苗栗的LDH101呢(不過兩者軌距和製造商都不同)(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洪老師的《台鐵全車輛 柴油機車‧柴油客車》)。而DE601是在昭和45年(1970年)由美國奇異公司技術移轉給日本車輛製造,雖然和台灣的S400型製造商(GM-EMD)無關,但或許因為同樣是來自美國的設計,所以外觀上也很相似。另外,這四輛車的塗裝剛好是兩輛藍色、兩輛橘色,和台鐵機關車一樣,甚至連白色線條畫的方式也十分神似。
DE601的側面 
DE601銘版(昭和45年8月製造,Serial No.2839) 
DE601正面
D801(昭和41年製造,No.2518)
D801銘版
在苗栗保存的S405 
在苗栗保存的LDH101
載運煤礦的煤斗車セキ6000形,這輛車是日本目前唯一採用關節式轉向架的貨車,也就是每兩輛車只有三組轉向架,其中一組為共用,藉此達到減少重量的目的。

其他還有除雪車和巡道車
除雪車
巡道車

臨港線攝影散策

一早大約10點多在釧路市民活動中心租腳踏車後,便前往千代之浦海岸。在半路上的平交道就先碰上了出廠列車,到點定位後不久回廠車就出現了。雖然霧很濃,但別有一點意境。

離開千代之浦之後,便沿著春採湖畔來到市立博物館的制高點,但一直等到中午都沒再出現,於是前往春採站一看,列車果然是在休息。在隔壁超市用餐的期間,煤車剛好又開出去來回一趟。
列車停在春採站休息
吃飽飯後就來好好觀察運作狀況。列車編組採用推拉式,頭尾各有一部機關車。要開車時,負責知人端的機車的司機會開著車到機關車旁,上車並發動引擎;負責春採端的機車的司機就直接上車,牽引列車進選煤場。進選煤場的過程中,列車會從中間拆開成兩列,分別進兩股道裝煤。
中間解連 
裝煤中
頭向著知人端的那一半先出來,另外頭向著春採端的則將列車推出聯掛。聯掛完成就發車!


最後回到市立博物館制高點拍攝午後第三趟列車,話說這個點很不錯,可以拍湖畔列車大景,也可以拍S彎景,雖然兩個角度的位置有點距離,但用快走的話可以一次拍到一趟車的兩個角度。


順帶一提,因為釧路海域有親潮經過,使得海面溫度較冷。在夏季南風吹拂下,暖濕空氣常常在這裡形成平流霧,使得釧路每年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被霧所籠罩,因此有霧の街之稱。如果要安排行程可以避開夏季,否則在制高點拍攝時剛好有濃霧被吹進來可就欲哭無淚了。

最後就和釧路車站的綠球藻說byebye囉

參考資料:
1.でぇあぶつさんのスナップ貼-釧路散策 - 石炭列車のある風景
2.維基百科-太平洋石炭販売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