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老屋町】尋找荷蘭堡壘:澎湖風櫃的公車旅行

結束第一天的桶盤嶼跳島旅行之後,第二天的行程令場長傷透腦筋。一來回臺灣的飛機訂在下午三點左右,二來在沒有私有運具的情況下要去到西嶼或白沙的時間都太長。在網路幾番搜尋之後,發現澎湖居然有一座荷蘭城堡,於是這趟澎湖行的最後我決定前往馬公港的對岸──風櫃尋找荷蘭人的城堡。

攤開地圖觀察澎湖群島的海域形狀,大致是由西嶼、白沙、澎湖本島三座島圍成面積較大、舊稱為澎湖港或通梁灣的海灣,以及馬公市南邊一連串陸連島和本島圍成面積較小、舊稱為媽宮港或馬公灣的海灣構成。媽宮港不但有港中港的地理優勢,開口處還有雞籠、四角嶼作為屏障,伊能嘉矩甚至在《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中稱媽宮港是臺灣唯一的安全港。這一連串陸連島包含鐵線、鎖港、井垵、嵵裡、風櫃等聚落,從馬公市區到風櫃的直線距離約3公里,但開車走陸路卻長達15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走了這麼遠都還沒走出馬公市的範圍。

地圖上將澎湖的海灣分成通梁灣與馬公灣,港中港的地理優勢也讓馬公在日治初期獲得臺灣唯一安全港的美名。圖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

由澎湖車船處經營的公車是島上唯一的大眾運輸系統,所有的公車路線都是以馬公總站為中心發出,基本上涵蓋了西嶼、白沙、澎湖本島上所有主要聚落。有趣的是,雖然馬公總站的公車路線圖上有標示路線編號,但公車的行先卻只會顯示起訖站點,要利用公車旅行記路線編號是沒用的,得先對各個路線終點的位置有點概念才行。這次的旅行從馬公市區搭乘風櫃線公車前往風櫃聚落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只見公車一停靠北辰市場站,買完菜準備回家的阿公阿嬤立刻蜂擁而上,幸好我最後還是有搶到位子坐。旅程中並不是一路行駛在主要公路上,公車為了就近服務居民得要繞進聚落、在兩線道寬的街道中彎來彎去,看得不禁佩服司機的駕駛功力。

馬公總站的公車路網圖涵蓋了本島、白沙與西嶼三座島嶼
風櫃線公車行駛在窄小的聚落道路中
除了乘客比較多的車站外,其他公車站頂多只有放置板凳和小小的站牌

抵達終點風櫃之後,步行不到五分鐘就可以看見風櫃洞旁的白色觀景台,一旁就是風櫃洞海岸。風櫃的舊稱為「風櫃尾」,其海岸和桶盤嶼一樣都是由柱狀玄武岩構成,不過比起桶盤嶼低矮許多。柱狀玄武岩的節理接受長期海水侵蝕,一條條的海蝕溝讓剩下來的岩石像是手指一樣伸向海洋;接近海平面的海蝕洞除了匯集海浪拍打的聲音,據說冬天的海風會從洞中吹進玄武岩的節理中,因而發出呼呼的聲響。不禁令人幻想洞裡是不是住著動畫《夏日時光》中的蛭子大人。

像是飛碟一樣的白色觀景台
海水沿著玄武岩的柱狀節理侵蝕形成海蝕溝
在海蝕溝的末端就是風櫃洞

離開觀光客雲集的風櫃洞之後,我接著向北步行約20分鐘,前往蛇頭山遊憩區尋找歷史中的荷蘭堡壘。蛇頭山的位置和馬公市區隔海對望,與篤行十村旁的金龜頭共同組成扼守馬公灣的關卡,早期是一個防禦馬公港灣的軍事重地。荷蘭人曾在1622年趁著明朝守軍撤離時,在兵不血刃的狀況下第二度進佔澎湖,隨即徵召居民在媽宮建築堡壘、設置據點。待艦隊登陸媽宮之後,另一隊由高文律(Kolonloet)率領的軍隊則登陸風櫃尾,並在半島最末端的高地上建築堡壘,利用地理優勢與媽宮的據點扼守著整個港灣進出口。

以前堡壘就設在蛇頭山上
從蛇頭山遊憩區眺望馬公市區

之後荷蘭人多次要求通商未果,與明朝守軍發生不少衝突,最後明軍在1624年決定派兵前往澎湖驅逐荷蘭人。在大戰中荷蘭人不敵明軍的攻擊,風櫃尾的堡壘也被火炮損毀,最後荷軍投降、雙方協議停戰,荷蘭人將還能利用的建材、糧食搬走,前往臺灣建立熱蘭遮堡。根據現地解說牌的說明,這座城池以土壟圍繞、石材與石灰砌造城垣,城垣之外還挖有壕溝作為防禦工事。如今這座荷蘭堡壘遺址多已被海岸林給覆蓋,森林中可見的碉堡則是二戰後的國軍所留下,只能透過觀景窗想像這座紅毛城的樣貌了。

步道上不少國軍留下的砲座、營房遺跡
蛇頭山的三角點也是一處砲台遺址

蛇頭山的戰場歷史不僅止於明荷的戰爭,19世紀法軍為了在清法戰爭中逼清廷出面和談,而在佔領後基隆,1885年更揮軍進攻澎湖。根據蔡文騰在〈澎湖法國將士墓考〉一文中的考證,澎湖之役共計五名法軍戰死,不過由於缺乏乾淨水源和惡劣的衛生條件,不少法軍將士病死,其中也包括率領攻臺艦隊的最高將領孤拔。戰後除了孤拔等高層將領的遺體運送回國,多數兵士受限於保存技術只能就地安葬於澎湖,在澎湖的公墓除了位於市區的孤拔衣冠塚(二戰後遷葬基隆,原址僅留紀念碑),再來就是當地俗稱「萬人塚」的蛇頭山,根據蔡文騰引用當時臺南海關的史料,現存的紀念碑是在1890年法軍回到澎湖設置。

清法戰爭後法軍在墓地設置紀念碑,在二戰後的遷葬前,法國政府亦持續透過外交管道進行維護

除了清法戰爭的慘烈戰役,曾在甲午戰爭中活躍的松島巡洋艦則是在1908年的一次遠洋訓練中,意外在蛇頭山北側海域發生爆炸、沉入海中,官方那時也在蛇頭山設立慰靈碑追悼在意外中逝世的士兵們。一座突出於馬公灣的半島匯集了荷蘭、法國與日本的軍事歷史,不只呈現了澎湖在歷史中與世界互動頻繁,更是臺灣複雜的四百年史中的縮影。如今在解除軍事管制後,還被登山界選定為臺灣小百岳之一,成為其中海拔高度最低的小百岳。來到蛇頭山除了來和三角點合影之外,不妨細細體會風櫃尾在地理環境與深厚的軍事歷史。

軍艦松島殉職將兵慰靈塔

更多澎湖馬公漫遊系列請見:
【時光土場】航向澎湖:臺華輪搭乘紀實
【時光土場】壯麗地景與小島村落:桶盤嶼的放空之旅
【時光土場】媽宮城內的歷史現場散步
【時光土場】尋找荷蘭堡壘:澎湖風櫃的公車旅行

參考資料:
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2021),頁504-520。
戴震宇,《圖說 台灣古城史》(2014),頁154-157。
蔡文騰,〈澎湖法國將士墓考〉《澎湖研究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2010),頁93-118。

探訪時間:2022.9.
完稿時間:2022.10.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拾光博物】國定古蹟臺北機廠建廠87週年!鐵道博物館慶祝活動紀實

因應原本位於臺北北門的鐵道工場維修量能不足,日本時代鐵道部遂將工場搬遷到松山,並於1935年10月30日正式啟用新建的臺北鐵道工場。二戰後工場由臺鐵局接收成為臺北機廠,2015年獲指定為國定古蹟,如今這座鐵道工場迎來建廠的第87年。主責工廠轉型為博物館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選在10月29日舉辦慶祝活動,不僅又再度於開放報名兩分鐘內秒殺,也邀請老員工及保存路上的許多貴人一同共襄盛舉。

今年剛完成修復的移車台是這次活動的亮點

為了讓大家能盡量參與這場慶祝活動,館方將活動分為上、下午兩場次(每場次70名),每場次又再分別將民眾分為A、B組。我所參加的A組路線先向大家介紹名片式車票的印製過程。名片式車票又被稱作「埃德蒙森式鐵路車票」,是在1840年代於英國被發明出來,又因為臺鐵使用硬卡紙印製,所以常簡稱為「硬票」。早期沒有電腦的時代,鐵路車票這樣的有價證券得由臺鐵的票務中心統一印製車種、起迄站、票種等資訊,切割、綑綁後藉由火車送到各車站的票櫃,最後再由站務員抽出車票軋上日期售出,每日結帳時計算請領車票與剩餘車票之間的數量差就可以知道今天賣出多少張票。硬票的印製採用古老的活字版印刷技術,只要更換鉛字模與排版就可以大量印製。活動現場不僅展出印刷用的字模與紙板,還準備了俗稱「約會機器」的軋日機讓大家把車票印上日期,而車票等下還有其他用途。

車票印刷前得先把需要的字模一個個按照版型排好,再裝入印刷機器
不同於臺鐵每日上萬張的印刷量,館方使用手動圓盤活版印刷機少量印製活動用的紀念車票
參加民眾可以自己為紀念車票軋上日期

軋日機的英文是Dating Machine,所以有些人會稱作約會機器

第二站來到了完整古蹟修復作業的大禮堂。大禮堂的門口寫著「文康中心」,是在1965年由日本時代的員工食堂改建而來,除了維持廚房與餐廳供餐功能,禮堂空間可以舉辦各種集會、展覽,甚至是供員工閒暇時來打羽球使用。禮堂的講台下方則還有地下室,我在2012年臺鐵開放參觀時印象中設有合作社。這次古蹟修復後將原本的輕鋼架天花板移除,讓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支撐屋頂的力霸鋼架結構,以及固定用的拉力桿件。力霸鋼架是因來自王又曾創辦的中國力霸公司專利而得名,在材料上使用極少量的鋼材,達到可以支撐屋頂的強度,廣泛被使用在1960年代的工廠建築中。修復後的大禮堂除了將保有彈性活動的功能,廚房與餐廳也將重新復設,未來來博物館參觀就能吃到鐵博特色的餐飲。

大禮堂的屋頂使用力霸鋼架組成的三角形結構
拉力桿件特寫
大禮堂的主要出入口在北側,但南側有門卻沒有樓梯?原來是供火車運送大型器材進來的路線
供餐台與後頭的廚房,以後正式開館也規畫作為餐飲空間
一、二樓之間牆上有突出的方塊,是原本預計增建二樓樓板所預留的遺跡

走出大禮堂之後,接下來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之一:移車台動態展演。移車台是聯絡油漆工場與客車工場之間的鐵道車輛搬運設施,可以將車輛以垂直於鐵道的方向搬運到不同的股道上,不但節省搬運用鐵道路線的空間,還能像叉子型排隊法一樣增進維修線上的效率。臺鐵遷廠後移車台就逐漸荒廢,鐵博籌備處接手之後終於在今年9月恢復動態運轉。原本移車台是採用架空高壓電線供電,不過考量到園區水電管線尚未完成佈設,以及未來營運上可能有安全疑慮,因此修復後改採柴油發電機供電,但保留架空線作為說明。塗裝也一改末期使用的黃色,而是恢復現役時使用期間較久的顏色外觀。

移車台是聯絡油漆工場(左)與客車工場(右)之間的車輛搬運設備
修復後的移車台特寫
館方特別將DL-1036開上移車台進行動態展演

既然第一站都拿了車票,最後當然就是要搭火車囉!館方安排了一輛長條椅通勤客車TPK32862號以兩輛DL1000型調車機包夾的方式,帶著我們從客車工場出發,沿著鐵道往西移動到菸廠路附近的圍牆邊,一路上可以看見原動室、組立工場及柴電工場等古蹟建築,館方也向大家說明了未來將在西宿舍區設置售票窗口與月台,以後就能直接搭舊型客車火車暢遊博物館。

牽引遊園車的DL-1024塗裝顏色採用高廠現役時期曾用過的綠色
園區西側的軌道道碴已經被翻起,準備進行軌道修復
由於木地板容易受潮,臺鐵曾使用水泥鋪面,不過後來發現水泥容易龜裂,又改用地板布。這輛車修復後則刻意維持水泥鋪面的樣貌。(當初想到用水泥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
除了乘車體驗,客車工場收納的館藏車也是一大看點
綁上鐵皮的平車述說鐵路的軍運歷史
甫完成修復回家的DR2303號柴油客車
S212和EMC410號各是臺鐵動力柴油化與電氣化的代表

舊臺北機廠轉型成為博物館的這條路走到今天也剛好十年,從最早臺北市政府與臺鐵談妥的分割保存方案,2015年全區指定國定古蹟,到2019年鐵博籌備處正式成立主導博物館蒐藏、古蹟修復政策,今天大家可以一起吃生日蛋糕,這一路走來真的得來不易。尤其是北廠生日前一周在世貿舉行冠蓋雲集的藝博會上,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向典藏雜誌社的社長說未來要用臺北機廠土地設置藝術拍賣園區,甚至還說文化部長也有很高的配合意願。即便館方早已展開園區內的軌道修復作業,行政院高層的信誓旦旦還是讓許多人想起十年前北廠像是切蛋糕一樣大卸八塊的陰影。到底未來還能不能繼續吃著蛋糕慶祝鐵道博物館開館,轉型路上是否會在到達終點站前出軌翻車,值得大家持續關注並給予館方支持!

期待未來鐵道博物館會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博物館
祝臺北機廠生日快樂!
館方準備別出心裁的蛋糕給來參觀的民眾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老屋町】媽宮城內的歷史現場散步

乘坐臺華輪抵達馬公港之後,街上都還沒有什麼人,整座城市才正要從晨光中甦醒。雖然港邊就佇立著超級顯眼的摩斯漢堡招牌,但本著體驗當地生活與口味的立場,我決定先到觀光客常去的文康街看看有什麼早餐可吃。

文康街是馬公市區中一條知名的小吃商圈,觀光客必吃的燒餅、牛雜湯都聚集在這裡,選擇相當豐富。不過,明明臺灣本島許多店家早已恢復內用,評價甚高的牛雜湯和燒餅卻仍以疫情為由只開放外帶,我只好放棄網路評價隨便找一間土魠魚羹吃早餐。我點了滷肉飯、土魠魚羹湯和豆漿,滷肉飯除了滷肉之外還撒上了豆酥和海帶芽,吃起來少了點油膩感;土魠魚羹湯比起平常吃的略清又帶點甘甜味,一天的開始總算有些不同於臺灣的口味。我的第一天主要行程是搭乘交通船去桶盤嶼看以前在課本上出現的柱狀玄武岩,不過距離開船時間還有三個多小時,於是在吃飽喝足之後,我決定從市區的北側沿著西側的民族路,去尋找媽宮城的經典古蹟。

臺澎最古媽祖廟

澎湖群島主要由西側漁翁島、北側的白沙嶼和東側的本島組成,由於島嶼阻擋了臺灣海峽洶湧的波浪,中間環抱的海灣平靜無波因而得名「澎湖(Phînn-ôo(註))」。今日本島上最大的聚落就是臺華輪抵達的馬公市,舊稱為「媽宮(Má-king(註))」,其由來便是位於市區西側的澎湖天后宮,當地俗稱「媽祖宮(Má-tsóo-king)」。值得注意的是澎湖當地以「宮」的白讀音king來發音,並不是文讀音的kiong來稱媽祖宮。媽祖宮的歷史久遠到難以考證是在何時建廟,但根據《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的推測,1592年荷蘭人來占據澎湖的時候此地就已是漢人聚居地,因此認為應該是在漢人移居時建廟。清廷在17世紀攻克鄭氏政權之後,據稱攻打澎湖時進入海灣風平浪靜,有神靈顯靈助陣,因此當時的將領施琅便上奏請求朝廷加封媽祖為天妃。

擁有三開間的三川殿是媽祖宮的門面
中央屋脊上有引用「龍馬負圖」、「轅門斬子」典故的剪粘工藝
門楣上的木雕則是八仙過海與南極仙翁

澎湖媽祖宮歷經多次整建與重修,現在看到的建築格局與裝飾大多是在日本時代大正年間的大修後留存至今,從三川殿、正殿內懸掛的牌匾大多以大正年間落款為主即可略知一二。不過其中卻有一面牌匾是落款於道光丙午年(西元1846年),那是澎湖出身的進士蔡廷蘭為了感謝媽祖庇祐學子進京趕考的海路安全,因而在媽祖宮重修時獻上「功庇斯文」的牌匾。除了反映當時讀書人參加科舉的歷史,也多了澎湖人出外打拼得時時與海洋共存的文化意涵。

媽祖宮的正殿
由澎湖出身的進士蔡廷蘭捐獻的牌匾,感謝媽祖保佑讀書人出海應試的安全
媽祖宮正殿內部

來到媽祖宮除了可以仔細欣賞屋簷、扇門上的木雕工藝,對於臺灣史有興趣的朋友更不能錯過陳列於清風閣旁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17世紀歐洲國家紛紛派遣船艦來到東亞進行貿易,當時荷蘭為了建立與明朝貿易的據點,曾在1604、1622年兩度進佔當時有派兵駐守的澎湖,碑上所寫道的沈有容即是1604年率兵前來與荷蘭人交涉的都司。這座碑一直到大正年間的大修後才被發現立在清風閣旁,不過關於碑的來歷至今仍缺乏文獻記載,而目前這座碑也已依據文資法指定為國寶。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見證了臺灣在17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下的歷史
正殿的門上共有六幅精細的木雕窗花
三川殿樑上以木雕刻出民間故事

扼守臺灣海峽的要塞

澎湖位在臺灣與歐亞大陸之間的交通要衝,在荷蘭人、清兵入臺的歷史事件中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不過清廷領有臺灣與澎湖之後,在防衛上僅消極地不讓海盜建立根據地,到了19世紀澎湖在清法戰爭當中一度遭到佔領,政府才重新審視澎湖的防衛部署,並決定在媽宮建築城牆、保護市鎮。媽宮城在澎湖水師的監造下於1887年(光緒13年)動工、1889年(光緒15年)落成,總耗資23537兩,城牆與城門以磚石堆砌而成,並開有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小西門、西門等六座城門。無奈在甲午戰爭末期,媽宮城仍不敵日軍的攻勢而陷落,迫使清廷在馬關條約中放棄澎湖與臺灣主權。

順承門是媽宮城的小西門,門額上寫著「光緒十四年仲春月吉立」

媽宮城現今留存的北段城牆,表面後來糊上水泥

媽宮城進入日本時代之後,進行了數次市街改正,北、東、南側的城牆拆除,讓市街地得以隨著港口發展而逐步擴張。西側的城牆內在日治初期由重砲兵大隊及要塞司令部進駐後,持續到二次大戰後一直是軍事要地,今日仍由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管理。在軍事防衛的需求下,包括小西門與大西門兩座城門在內的城牆得以留存至今,在城牆的西南部延續著日本時代軍方營舍的歷史背景,國民黨政府遷臺後移入了大量軍眷居住,包含今日的篤行十村在內的眷村聚落成為獨特的軍事文化保存區域。

大西門是媽宮城留存的兩座城門之一,現今是澎防部莒光營區的其中一個出入口
位於媽宮城西南角的篤行十村是日本時代就存在的軍眷社區
部分城牆在日本時代還挖有坑道作為防禦工程

日本時代官廳建築巡禮

沿著城牆走到市區的北邊,戴著帽子的澎湖縣政府廳舍出現在中正路的路底,這座廳舍可是在日本時代的澎湖廳廳舍。1920年總督府針對臺灣行政區域重劃為五州二廳,當時澎湖是在高雄州轄下,一直到1926年才獨立設廳。後來由於辦公空間不足,於是在媽宮城北側城外建造佔地345坪的新廳舍,日本時代臺灣的五州三廳廳舍只剩下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及澎湖廳留存至今,澎湖廳則是最後留存的廳役所。

澎湖縣政府所使用的澎湖廳廳舍是臺灣留存的州廳建築之一

廳舍工程由活躍於當地的上瀧組承包,耗費7萬餘圓,本體為三層樓的石造混凝土建築,設計上採用注重實用的現代主義樣式,但中央的塔樓卻是帶有日本風格的四攢尖頂,這種設計在台北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以及高雄車站都能看到,是當時流行的帝冠式樣。而在廳舍週圍還留有戰後新建的碉堡和廳長官舍,後者現作為澎湖開拓館展示澎湖的歷史。

廳舍上方有小小的四攢尖頂,像是個小帽子
縣政府前的碉堡,反映戰後澎湖仍籠罩著軍事動員的要塞氛圍

從中正路一路向南走回港邊,不同於澎湖廳廳舍的氣派,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澎湖郵便局、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等官廳建築則顯得小巧可愛。完工於1906年的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廳舍是日本時代負責馬公港進入貨物報關的單位,除了有來往基隆與高雄的航線業務外,亦有來自中國的轉口貿易。稅關廳舍的管理單位多次更迭,目前是由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離島派出課離島四股進駐辦公,整體結構以磚石合造的平面一層樓與一棟兩層樓高的瞭望塔樓組成。雖說塔樓具有瞭望的功能,但根據場長在大氣系就讀的經驗,不免會讓我聯想到氣象站測量10公尺高度風的風力塔,不過塔樓頂端為四尖頂、並非平屋頂,其次建築落成時澎湖島測候所也早已開始氣象觀測,令人好奇當初是否真的只是為了瞭望需求而這樣設計。

有著塔樓的馬公稅關

港邊的另外兩座經典的公共建築則是澎湖郵便局與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目前皆由澎湖水下考古工作站經營管理,展示水下考古的成果以及澎湖的海洋歷史。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來不及參觀,希望未來有機會再來走一遭。

小巧可愛的澎湖郵便局
目前作為澎湖水師館的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註:吳密察老師翻譯的《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2021)書中將澎湖的發音標註為Pînn-ôu,媽宮標註為Má-keng。除了可能是翻譯時從日語假名轉譯成羅馬拼音的誤差外,該書審定者翁佳音在導讀中提醒讀者,伊能嘉矩在該書中的不少拼音與該地居民發音不相符,研判他的徵詢對象是以同安腔發音者為主。

更多澎湖馬公漫遊系列請見:
【時光土場】航向澎湖:臺華輪搭乘紀實
【時光土場】壯麗地景與小島村落:桶盤嶼的放空之旅
【時光土場】媽宮城內的歷史現場散步
【時光土場】尋找荷蘭堡壘:澎湖風櫃的公車旅行

參考資料:
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2021),頁504-520。
維基百科:澎湖天后宮媽宮古城馬公篤行十村澎湖廳舍澎湖廳廳長官舍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澎湖郵便局

探訪時間:2022.9.
完稿時間: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