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百年的行李包裹業務
早期因為客車內空間不足,以及公路交通不發達,大量的托運行李或是郵寄包裹都仰賴鐵道進行運送。為此,早在1899年便出現了由篷車改造而來的郵政行李車,1917年更出現了純行李車輛。戰後的台鐵,各級列車都曾附掛行李車,受理行李托運和包裹運送,甚至還曾經在火車上設置火車郵局處理各式各樣的信件。
郵政行李車除了外觀有"郵政"字樣之外,最大的特徵就是內部設有分信空間 |
郵務士分信作業(攝於小樽總合博物館) |
但隨著公路交通網發達,宅配業興起之下,火車郵局於2003年宣告廢止。同時受理行李包裹託運的班次也逐漸減少,以行包專車來說,2008年底從每天開行改成僅平日開行,2016年又因駕駛抗議人力短缺而改成逢周二到四開行。台鐵的行李包裹業務在2016年停辦PP自強號快遞之後,除了行李包裹專車,就只剩下附掛有行李車或電源行李車的部分莒光號以及區間車內空間兼辦行包業務。
每天傍晚的653次莒光號,行包工作人員抓緊停靠時間上下貨 |
雖然說大環境不利於鐵道物流業,但或許服務與經營效率缺乏改善才是問題根本。現今台鐵行李包裹以機車和鳥禽為最大宗,但行李包裹列車沒有設置空調,鳥禽常常在車內被熱死;機車則受限月台空間與高度,當寒暑假貨運量大時,就會造成行包列車嚴重誤點。此外,台鐵的行李包裹託運至今仍完全仰賴人力辦理托運與資料紀錄,在高昂的人事成本以及長期缺工問題之下,效能低落的鐵道物流發展因此嚴重受限。
月台與車廂高度不同,機車上下火車往往得倚賴渡板 |
駛向終點的行李包裹專車
行李包裹列車的使用車輛除了專用的行李車和郵政行李車之外,隨著鐵路電氣化而淘汰的大量舊型通勤客車也被拆除座椅改為代用行李車使用。由於行包列車的業務特殊性,加上現今已相當少見的舊型車輛編組其中,使得行包車成為筆者這一代年輕鐵道迷的追逐焦點。
純行李車BK32400型 |
由通勤客車改來的代用行李車 |
郵政行李車MBK80000形外觀最大的特徵是車側有"郵政"字樣 |
其實從2017年底,行包列車的停駛傳言便甚囂塵上。不過,停駛日期的說法從2018年元旦一直到農曆年後都有,就這樣行包專車不知不覺又活過了一年。直到今年年初,台鐵總算敲定於2月27日定期列車停駛改臨時化,常態行李包裹業務改由其他莒光號附掛行李車接手。在定期列車運轉最終日,台鐵特地將順行6902次由甫彩繪成南海電鐵關空特急色的E213號電力機關車牽引潮州到彰化,彰化到七堵則由恢復成深藍色塗裝的R40號柴電機關車接力,製造了不小的話題性!
彰化以南由E213號彩繪車牽引 |
彰化以北改由R40牽引,可惜因台鐵有車輛回送需求,無法讓編組清一色 |
百年來的台灣鐵道經營除了旅客之外,鐵道物流更是其中要角,在過去公路網路不便利時鐵道是各地貨出得去、人進得來的關鍵。如今或因大環境,或因管理不善,隨著定期行包列車6901/6902次分別結束任務後,鐵道物流業的終點似乎也越來越近了。只希望大家還能記得,過去鐵道也曾扮演相當重要的運輸角色。再見了!行包專車!
參考資料:《鐵道情報》2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