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穩坐臺鐵進出人次第三名的中壢車站,因應鐵路地下化工程在6月15日跨次日即將切換到鐵路山側的臨時車站,舊站體之後將會拆除,騰出工程用地給新建的地下化車站。場長因為地緣關係也時常到桃園和中壢走跳,這次輪到中壢車站改頭換面,不免還是要來和自己的成長記憶好好告別。
|
熙來攘往的中壢站房終要走入歷史 |
現今的中壢車站站房是在1971年啟用,外觀設計簡約、重視機能,正是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樣式。內部一樓大廳採用挑高設計,二樓則設有臺鐵員工備勤空間。車站大廳設有售票窗口與進站剪票口,出站剪票口則位於站房北側,好讓進出站動線分離。過了進站剪票口後就是第一月台,月台之間有天橋與地下道連接,第一月台為岸式月臺,第二、三月台則是島式月台,共有四股道可供列車停靠載客。由於中壢附近有許多軍事基地,在後站曾設有汽車月台,讓各式軍用車輛得以上火車移動。
|
中壢的進站剪票口 |
|
一、二月台間為只有一股道的西班牙式月台配置,第二月台僅有待避或起迄列車會停靠辦客 |
|
中壢站的第二、三月台 |
中壢境內共有6間大專院校,家母的大學時光也曾經在中壢度過。我因為參加中央大學辦的實驗室活動的關係,某一年的暑假也曾在中壢車站進出一段時間。記憶中的中壢除了自強號都會停,就是一座相當熱鬧的城市。不過隨著桃園捷運機場延伸線與鐵路地下化工程進行,每次來中壢車站看到他的面貌都不斷在改變。
與桃園臨時站切換相隔9年的時間,鐵路改建的腳步終於輪到中壢臨時站的切換。根據臺鐵的計畫,6月15日晚間南下1267次區間車與北上150次自強號先後於22:34、22:33離站後,後續列車分別截短行駛至鶯歌、桃園與埔心站,桃園埔心間各站改以公路接駁方式服務旅客。不過實地觀察,協力運輸的桃園客運不僅LED標示方式五花八門,有「臺鐵接駁車」、「專車」、「桃園客運」(只放自己家logo幹嘛?),而且也沒有清楚標示出行駛方向,接駁服務真的有待改進。
|
切換工程期間的列車停駛公告 |
|
在煙花中正線軌道經切除、撥軌後連接到臨時站軌道 |
|
夜間班次截短停駛期間,台鐵請桃園客運加開公路接駁 |
身兼客運與軍運重任的中壢車站歷經超過五十年的歲月,儘管當時風光啟用,無奈使用單位缺乏外觀維護觀念,加以各種新設管線直接外加,原本放在今日仍相當現代化的站體成了連在地人都嫌棄的樣貌,甚至有「最難看車站」的罵名。隨著臺北都會區人口外溢,中壢的人口也從站房啟用當年的13多萬人翻了三倍以上,狹小的月台上候車人潮總是人滿為患,現今的站體確實到了需要改頭換面的時刻。期待新車站落成的同時,在此也對舊車站獻上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