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老屋町】尋找荷蘭堡壘:澎湖風櫃的公車旅行

結束第一天的桶盤嶼跳島旅行之後,第二天的行程令場長傷透腦筋。一來回臺灣的飛機訂在下午三點左右,二來在沒有私有運具的情況下要去到西嶼或白沙的時間都太長。在網路幾番搜尋之後,發現澎湖居然有一座荷蘭城堡,於是這趟澎湖行的最後我決定前往馬公港的對岸──風櫃尋找荷蘭人的城堡。

攤開地圖觀察澎湖群島的海域形狀,大致是由西嶼、白沙、澎湖本島三座島圍成面積較大、舊稱為澎湖港或通梁灣的海灣,以及馬公市南邊一連串陸連島和本島圍成面積較小、舊稱為媽宮港或馬公灣的海灣構成。媽宮港不但有港中港的地理優勢,開口處還有雞籠、四角嶼作為屏障,伊能嘉矩甚至在《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中稱媽宮港是臺灣唯一的安全港。這一連串陸連島包含鐵線、鎖港、井垵、嵵裡、風櫃等聚落,從馬公市區到風櫃的直線距離約3公里,但開車走陸路卻長達15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走了這麼遠都還沒走出馬公市的範圍。

地圖上將澎湖的海灣分成通梁灣與馬公灣,港中港的地理優勢也讓馬公在日治初期獲得臺灣唯一安全港的美名。圖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

由澎湖車船處經營的公車是島上唯一的大眾運輸系統,所有的公車路線都是以馬公總站為中心發出,基本上涵蓋了西嶼、白沙、澎湖本島上所有主要聚落。有趣的是,雖然馬公總站的公車路線圖上有標示路線編號,但公車的行先卻只會顯示起訖站點,要利用公車旅行記路線編號是沒用的,得先對各個路線終點的位置有點概念才行。這次的旅行從馬公市區搭乘風櫃線公車前往風櫃聚落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只見公車一停靠北辰市場站,買完菜準備回家的阿公阿嬤立刻蜂擁而上,幸好我最後還是有搶到位子坐。旅程中並不是一路行駛在主要公路上,公車為了就近服務居民得要繞進聚落、在兩線道寬的街道中彎來彎去,看得不禁佩服司機的駕駛功力。

馬公總站的公車路網圖涵蓋了本島、白沙與西嶼三座島嶼
風櫃線公車行駛在窄小的聚落道路中
除了乘客比較多的車站外,其他公車站頂多只有放置板凳和小小的站牌

抵達終點風櫃之後,步行不到五分鐘就可以看見風櫃洞旁的白色觀景台,一旁就是風櫃洞海岸。風櫃的舊稱為「風櫃尾」,其海岸和桶盤嶼一樣都是由柱狀玄武岩構成,不過比起桶盤嶼低矮許多。柱狀玄武岩的節理接受長期海水侵蝕,一條條的海蝕溝讓剩下來的岩石像是手指一樣伸向海洋;接近海平面的海蝕洞除了匯集海浪拍打的聲音,據說冬天的海風會從洞中吹進玄武岩的節理中,因而發出呼呼的聲響。不禁令人幻想洞裡是不是住著動畫《夏日時光》中的蛭子大人。

像是飛碟一樣的白色觀景台
海水沿著玄武岩的柱狀節理侵蝕形成海蝕溝
在海蝕溝的末端就是風櫃洞

離開觀光客雲集的風櫃洞之後,我接著向北步行約20分鐘,前往蛇頭山遊憩區尋找歷史中的荷蘭堡壘。蛇頭山的位置和馬公市區隔海對望,與篤行十村旁的金龜頭共同組成扼守馬公灣的關卡,早期是一個防禦馬公港灣的軍事重地。荷蘭人曾在1622年趁著明朝守軍撤離時,在兵不血刃的狀況下第二度進佔澎湖,隨即徵召居民在媽宮建築堡壘、設置據點。待艦隊登陸媽宮之後,另一隊由高文律(Kolonloet)率領的軍隊則登陸風櫃尾,並在半島最末端的高地上建築堡壘,利用地理優勢與媽宮的據點扼守著整個港灣進出口。

以前堡壘就設在蛇頭山上
從蛇頭山遊憩區眺望馬公市區

之後荷蘭人多次要求通商未果,與明朝守軍發生不少衝突,最後明軍在1624年決定派兵前往澎湖驅逐荷蘭人。在大戰中荷蘭人不敵明軍的攻擊,風櫃尾的堡壘也被火炮損毀,最後荷軍投降、雙方協議停戰,荷蘭人將還能利用的建材、糧食搬走,前往臺灣建立熱蘭遮堡。根據現地解說牌的說明,這座城池以土壟圍繞、石材與石灰砌造城垣,城垣之外還挖有壕溝作為防禦工事。如今這座荷蘭堡壘遺址多已被海岸林給覆蓋,森林中可見的碉堡則是二戰後的國軍所留下,只能透過觀景窗想像這座紅毛城的樣貌了。

步道上不少國軍留下的砲座、營房遺跡
蛇頭山的三角點也是一處砲台遺址

蛇頭山的戰場歷史不僅止於明荷的戰爭,19世紀法軍為了在清法戰爭中逼清廷出面和談,而在佔領後基隆,1885年更揮軍進攻澎湖。根據蔡文騰在〈澎湖法國將士墓考〉一文中的考證,澎湖之役共計五名法軍戰死,不過由於缺乏乾淨水源和惡劣的衛生條件,不少法軍將士病死,其中也包括率領攻臺艦隊的最高將領孤拔。戰後除了孤拔等高層將領的遺體運送回國,多數兵士受限於保存技術只能就地安葬於澎湖,在澎湖的公墓除了位於市區的孤拔衣冠塚(二戰後遷葬基隆,原址僅留紀念碑),再來就是當地俗稱「萬人塚」的蛇頭山,根據蔡文騰引用當時臺南海關的史料,現存的紀念碑是在1890年法軍回到澎湖設置。

清法戰爭後法軍在墓地設置紀念碑,在二戰後的遷葬前,法國政府亦持續透過外交管道進行維護

除了清法戰爭的慘烈戰役,曾在甲午戰爭中活躍的松島巡洋艦則是在1908年的一次遠洋訓練中,意外在蛇頭山北側海域發生爆炸、沉入海中,官方那時也在蛇頭山設立慰靈碑追悼在意外中逝世的士兵們。一座突出於馬公灣的半島匯集了荷蘭、法國與日本的軍事歷史,不只呈現了澎湖在歷史中與世界互動頻繁,更是臺灣複雜的四百年史中的縮影。如今在解除軍事管制後,還被登山界選定為臺灣小百岳之一,成為其中海拔高度最低的小百岳。來到蛇頭山除了來和三角點合影之外,不妨細細體會風櫃尾在地理環境與深厚的軍事歷史。

軍艦松島殉職將兵慰靈塔

更多澎湖馬公漫遊系列請見:
【時光土場】航向澎湖:臺華輪搭乘紀實
【時光土場】壯麗地景與小島村落:桶盤嶼的放空之旅
【時光土場】媽宮城內的歷史現場散步
【時光土場】尋找荷蘭堡壘:澎湖風櫃的公車旅行

參考資料:
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2021),頁504-520。
戴震宇,《圖說 台灣古城史》(2014),頁154-157。
蔡文騰,〈澎湖法國將士墓考〉《澎湖研究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2010),頁93-118。

探訪時間:2022.9.
完稿時間:2022.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