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看火車】小粗坑步道-基隆河與東北角大展望

瑞芳不僅位於基隆河的中上游河谷,東北方更是相當受歡迎的海岸線景觀,附近不少山峰擁有可收納所有元素的大展望,因此相當受到登山者喜愛。趁著梅雨季的空檔,版主這次走訪小粗坑步道,尋找可以爬山看火車的地點。

步道巷口距離猴硐車站1.5公里路程,步行時間約20分鐘,或是搭乘808路公車至粗坑口可以省下一些體力。從巷口至觀景平台約20分鐘,不過從下面這張魯地圖就可以清楚發現步道幾乎垂直等高線往上,因此爬起來相當吃力。
綠色路徑就是此次路線

巷口的指示牌

登山口指示標(距巷口約5分)

這條步道前半段沿著小粗坑溪而上,途中會經過三座橋梁,接著就是陡上的石階路。


送電到聚落的電線杆





步行十多分鐘後終於抵達小粗坑聚落。小粗坑過去是位於猴硐與九份之間的煤礦聚落,不僅是往來兩地之間的交通要道,附近也有小規模的礦坑開採。不過在礦業沒落後,人口大量外流,除了少數人家尚有人氣外,大部分僅剩石頭砌成的斷垣殘壁。

唯一看起來有人居住的房子

繼續往觀景平台走......。

從岔路出發不久後抵達了侯硐國小小粗坑分班舊址,如今僅剩下長滿爬藤植物的舊大門。


爬上石階後有一間小土地公廟

終於抵達觀景平台!
台陽63定位點

從小粗坑聚落到觀景平台似乎人跡罕至,步道寬度大約僅一人可通過,兩旁的植物生長茂盛,一路上撞到了不少蜘蛛絲,真可說是生態豐富。觀景平台以木棧板搭成,不過在長年植物生長下早已沒有景觀可言。好在從下方照片中的右前方有一條土徑,從土徑往下方切就可以抵達展望大石上方,大石附近還有一顆新北市地政局的定位點。
展望點要從右前方下切

新北市地政局的定位點

展望大石

在展望大石上方,從瑞芳到員山子分洪、腳下的福住隧道全都盡收眼底,天氣好時甚至可以看見外海的基隆嶼。話不多說,就來拍火車!
兩班平溪線柴客車在第二基隆河橋交會

561次莒光號

426次太魯閣號
426次太魯閣號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誰的空間?誰有權力?-台北車站大廳

自從2012年台北車站售票房遷移至西側後,騰出的空間原本作為活動展演使用的大廳,然而由於當時在售票口前的椅子也跟著被撤除,8年來不論是台灣人或是外國人都習慣在這空曠的大廳席地而坐,成為一種特殊的車站風景。

不過這早已成為常民文化的日常風景,卻因防治武漢肺炎的社交距離限制規定,成為台鐵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理由。如今疫情稍稍緩解加上穆斯林的傳統節日開齋節將近,各界都在詢問台鐵何時能夠再度開放大廳供大家休憩與聚會。台鐵於昨日出面說明表示,現階段因防疫指揮中心尚未開放群聚活動,因此不開放開齋節聚會。孰料受訪官員卻加碼表示正研議疫情過後也不會開放,認為「感覺起來環境也不會這麼凌亂,若民眾未來有等待需求,台鐵在付費區域有擺設足夠座椅」。

支持台鐵的一方論述主要是「阻礙乘車動線」與「有礙觀瞻」這兩點。以前者來說,台北車站進入地下一樓剪票口的樓梯共有八處,且均勻分布在南北兩邊,客觀來說從台北車站四方到剪票口的最短路徑完全不會經過大廳,要說阻礙乘車動線稍嫌牽強。因此問題就是「有礙誰的觀瞻」?

「有礙觀瞻」是相當主觀的詞,是論述者想以自己的權力,將看不順眼的事物排除於空間之外。不過這裡想和大家討論的是這是誰的空間?誰有權力論述?台鐵雖然是鐵道營運業者,但在百年來鐵道文化積累下車站早已不是誰能獨佔的空間,台鐵在使用權力時自然無法排除公共討論。以「凌亂」形容空間人群群聚,不僅無視大廳空間早已公共化,是濫用管理權的話語霸權;同時還以付費與否決定誰有資格使用空間休息,更是對弱勢的資本壓迫行為。

空間就是權力的展現,自古以來的威權統治者無不掌握空間論述權力,塑造自己想像中的空間樣貌。如今台灣已走向民主化三十年,當權者應適度將空間論述權力釋放予公民社會,由公民社會在互相禮讓的基礎下自由使用,才能讓空間能夠真正解嚴!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拾光博物】台博館鐵道部園區搶先看!

今天是博物館日,因此我今天要來開箱鐵道部園區!

座落在台北府城北門對面的半紅磚半木造建築,是由森山松之助設計的總督府鐵道部廳舍。過去這塊地是清代機器局的所在地,日本政府在1918-1919年建設了新廳舍,成為當時擘劃全台灣鐵道路網的核心。戰後由台灣鐵路管理局繼續使用,直到地下化台北車站完工後鐵路局遷入,鐵道部廳舍才逐漸廢棄。最後在2006年文建會與交通部協調下,將廳舍交由台灣博物館進行修復,修復後並由台灣博物館營運。

鐵道部建築修復工程大致在2016年告一段落(詳見《鐵道情報》233期),之後便進行常設展規劃與設計,終於預計在今年正式開館營運。然而,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試營運因而延宕至4月底,且對散客每周僅開放三天、共六場次(每場一小時)之自由參觀,並嚴格限制每場預約參觀人數在20人以下。版主我終於在上周搶到了參觀名額,得以看看在台博館策畫下的台灣鐵道展會是什麼樣子。

走進鐵道部廳舍西翼走廊,兩側是特展室,目前正展出臺灣鐵道旅館特展。鐵道旅館是隨著縱貫線通車而完工的建築之一,是台灣第一間西式旅館,並隔著北三線道路與台北車站對望,可說是日本展現殖民地治理的展示場。除了招待貴賓,台灣的重要發表會與聚會也都會選在鐵道旅館舉行,例如台灣美展、蓬萊米發表會等等第一事件。特展中透過大量的舊照片與場景營造,試圖帶大家回到那個現代、奢華的鐵道旅館。

鐵道部廳舍東翼一樓的常設展從台灣鐵道百年歷史出發,除了以年表輔以歷史照片講述台灣陸上三次空間革命,更以華麗的投影呈現台灣鐵道路網的延長與消逝。火車是一般人接觸鐵道的媒介,在火車日常展區台博向台鐵切了三分之一、第一代莒光號車廂的SP32852號內裝展示,在博物館再現了搭乘莒光號的氛圍,不過可惜的是內裝仍維持最後使用狀態,並未恢復原始內裝設計。除了火車之外,台鐵各式各樣的車票當然也是常民記憶的一部份。車票展示特別用可旋轉的壓克力板包覆,不同於一般平面展示僅能看到車票的一面,透過旋轉車票可以看到背面的座位資訊等使用痕跡。

車票展示跳脫過去只能展示一面的平面展示

不過因為一小時的參觀時間實在太短,版主只能勉強逛完一樓展區。總結來說,常設展的策展方向是以鐵道帶領台灣走向現代化的視野,試圖完整呈現鐵道建設、車輛技術等等各式各樣的鐵道面向,以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鐵道知識的觀眾來說是一個不錯入門的管道。不過,畢竟車輛、號誌等物件的體積都相當龐大,以鐵道部廳舍有限的空間來說能放入三分之一的莒光號內裝我想已是極限,即便仿作也很難完美按照比例復原,以致產生許多比例怪異的展品。
材質與比例都不對的瞭望車

空間狹小甚至還要配合梁柱,更顯比例怪異

另外,雖然能感受策展方想完整敘述鐵道學的企圖,但在有限的空間下什麼故事都講,就顯得什麼故事都說不好。比方說細節的車輛技術展示在這樣的空間與資源下就是難以處理的知識,以致於車輛的介紹仍只能停留在一般陳列館就能做到的圖片、文字與模型展示,可說是相當可惜的部分。
什麼都說,就什麼都只能講一點點

除了為人詬病的怪異比例展品之外,許多展品介紹多會附註「複製品」、「情境造景 非原場景還原」。不禁令人納悶,為什麼一座「博物」館會有這麼多展品並非出自自己的館藏,甚至連場景都無法考究還原,還得特別說明是意象?不僅讓人對於博物館本身的館藏能力打上問號,更是讓博物館所呈現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除了桌椅為實物之外都是意象
部分場景甚至放上了免責聲明

以鐵道部這樣的室內場館與臺灣博物館累積的藏品保存能力來說,這座園區應該將展示與藏品收集的重點放在歷史文獻、聲音、影像與常民記憶等無形文化上,藉此讓觀眾與鐵道有感情連結,展覽所要述說的故事才會讓人印象深刻。同時輔以車票印刷、電氣路牌閉塞機等難度較低且具真實性的操作體驗,更能收畫龍點睛之效。期望台博館能在7月正式開館前調整常設展內容,好好地把自己所能掌握的故事說好,絕對比每一個故事只說一點點更吸引人。
文獻解讀應該是台博的強項,
但可惜珍貴文獻只是櫥窗裡的展品

適度的互動體驗應能收畫龍點睛之效

5/19追記:
有些人認為鐵道部園區的定位有一些問題,但我認為這個困境也不只有鐵道部園區會遇到,而是全台灣各個主題式博物館都要面臨的問題。台灣博物館在臺灣文化詮釋、古蹟修復與文化藏品典藏能力是無庸置疑的,只是現代臺灣文化研究領域開枝散葉,各個主題領域專業日益專精下,以大尺度臺灣現代化架構說小尺度主題故事就難以讓人獲知全貌。尤其在現今網路資訊大爆炸、知識逐漸變成常識的年代,博物館展示若還只停留在「多」、「廣」、「包羅萬象」的層面,缺乏「深度」體驗的話,很容易就被80/20理論裡的20%觀眾看破手腳,博物館就很容易受到核心群眾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