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拾光博物】台博館鐵道部園區搶先看!

今天是博物館日,因此我今天要來開箱鐵道部園區!

座落在台北府城北門對面的半紅磚半木造建築,是由森山松之助設計的總督府鐵道部廳舍。過去這塊地是清代機器局的所在地,日本政府在1918-1919年建設了新廳舍,成為當時擘劃全台灣鐵道路網的核心。戰後由台灣鐵路管理局繼續使用,直到地下化台北車站完工後鐵路局遷入,鐵道部廳舍才逐漸廢棄。最後在2006年文建會與交通部協調下,將廳舍交由台灣博物館進行修復,修復後並由台灣博物館營運。

鐵道部建築修復工程大致在2016年告一段落(詳見《鐵道情報》233期),之後便進行常設展規劃與設計,終於預計在今年正式開館營運。然而,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試營運因而延宕至4月底,且對散客每周僅開放三天、共六場次(每場一小時)之自由參觀,並嚴格限制每場預約參觀人數在20人以下。版主我終於在上周搶到了參觀名額,得以看看在台博館策畫下的台灣鐵道展會是什麼樣子。

走進鐵道部廳舍西翼走廊,兩側是特展室,目前正展出臺灣鐵道旅館特展。鐵道旅館是隨著縱貫線通車而完工的建築之一,是台灣第一間西式旅館,並隔著北三線道路與台北車站對望,可說是日本展現殖民地治理的展示場。除了招待貴賓,台灣的重要發表會與聚會也都會選在鐵道旅館舉行,例如台灣美展、蓬萊米發表會等等第一事件。特展中透過大量的舊照片與場景營造,試圖帶大家回到那個現代、奢華的鐵道旅館。

鐵道部廳舍東翼一樓的常設展從台灣鐵道百年歷史出發,除了以年表輔以歷史照片講述台灣陸上三次空間革命,更以華麗的投影呈現台灣鐵道路網的延長與消逝。火車是一般人接觸鐵道的媒介,在火車日常展區台博向台鐵切了三分之一、第一代莒光號車廂的SP32852號內裝展示,在博物館再現了搭乘莒光號的氛圍,不過可惜的是內裝仍維持最後使用狀態,並未恢復原始內裝設計。除了火車之外,台鐵各式各樣的車票當然也是常民記憶的一部份。車票展示特別用可旋轉的壓克力板包覆,不同於一般平面展示僅能看到車票的一面,透過旋轉車票可以看到背面的座位資訊等使用痕跡。

車票展示跳脫過去只能展示一面的平面展示

不過因為一小時的參觀時間實在太短,版主只能勉強逛完一樓展區。總結來說,常設展的策展方向是以鐵道帶領台灣走向現代化的視野,試圖完整呈現鐵道建設、車輛技術等等各式各樣的鐵道面向,以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鐵道知識的觀眾來說是一個不錯入門的管道。不過,畢竟車輛、號誌等物件的體積都相當龐大,以鐵道部廳舍有限的空間來說能放入三分之一的莒光號內裝我想已是極限,即便仿作也很難完美按照比例復原,以致產生許多比例怪異的展品。
材質與比例都不對的瞭望車

空間狹小甚至還要配合梁柱,更顯比例怪異

另外,雖然能感受策展方想完整敘述鐵道學的企圖,但在有限的空間下什麼故事都講,就顯得什麼故事都說不好。比方說細節的車輛技術展示在這樣的空間與資源下就是難以處理的知識,以致於車輛的介紹仍只能停留在一般陳列館就能做到的圖片、文字與模型展示,可說是相當可惜的部分。
什麼都說,就什麼都只能講一點點

除了為人詬病的怪異比例展品之外,許多展品介紹多會附註「複製品」、「情境造景 非原場景還原」。不禁令人納悶,為什麼一座「博物」館會有這麼多展品並非出自自己的館藏,甚至連場景都無法考究還原,還得特別說明是意象?不僅讓人對於博物館本身的館藏能力打上問號,更是讓博物館所呈現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除了桌椅為實物之外都是意象
部分場景甚至放上了免責聲明

以鐵道部這樣的室內場館與臺灣博物館累積的藏品保存能力來說,這座園區應該將展示與藏品收集的重點放在歷史文獻、聲音、影像與常民記憶等無形文化上,藉此讓觀眾與鐵道有感情連結,展覽所要述說的故事才會讓人印象深刻。同時輔以車票印刷、電氣路牌閉塞機等難度較低且具真實性的操作體驗,更能收畫龍點睛之效。期望台博館能在7月正式開館前調整常設展內容,好好地把自己所能掌握的故事說好,絕對比每一個故事只說一點點更吸引人。
文獻解讀應該是台博的強項,
但可惜珍貴文獻只是櫥窗裡的展品

適度的互動體驗應能收畫龍點睛之效

5/19追記:
有些人認為鐵道部園區的定位有一些問題,但我認為這個困境也不只有鐵道部園區會遇到,而是全台灣各個主題式博物館都要面臨的問題。台灣博物館在臺灣文化詮釋、古蹟修復與文化藏品典藏能力是無庸置疑的,只是現代臺灣文化研究領域開枝散葉,各個主題領域專業日益專精下,以大尺度臺灣現代化架構說小尺度主題故事就難以讓人獲知全貌。尤其在現今網路資訊大爆炸、知識逐漸變成常識的年代,博物館展示若還只停留在「多」、「廣」、「包羅萬象」的層面,缺乏「深度」體驗的話,很容易就被80/20理論裡的20%觀眾看破手腳,博物館就很容易受到核心群眾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