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告別時光】無空調客車的謝幕:臺灣最後的定期普通車

每天行駛於南迴線的藍皮普快車,近年來以「藍皮解憂號」之姿而在媒體上獲得廣大關注。然而在客車老朽化之下,也早就面臨需要更新或汰換的處境,因此順應南迴線電氣化完成,最後的藍皮普快車在12月22日從臺東開出了最後一班車,臺灣的定期無空調列車就此暫時謝幕。

普快車最終日特別以恢復登場時塗裝的R40號牽引

從日本時代至今,除了戰後引進的優等客車外,臺鐵的列車一直以來都是藍色系。尤其是通勤列車更是如此,也難怪成為臺灣社會平民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普通車作為票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時代,當時稱之為普通乘車券。不過當時同一列車會有一到三等不同的車廂等級,車廂內部設施、空間設計與舒適度都不同,所以依據車廂等級普通乘車券也有一、二、三等的區分。如果要搭乘停靠站較少的急行列車,還得再加購急行列車券才行。

我們現今所搭的藍皮普快車(我們家習慣稱呼普通車),但其實包含了兩種車型。1950年代臺鐵實施平等號制度後,同一列車不再有等級區分,非對號列車遂有了各站皆停的普通車與停站較少的平快車的車種區別。不僅行駛所需時間有所差異,前者使用的客車通常為三等客車(車身車號為TP或TPK開頭),行駛區間也以短途為主;後者則使用二等客車(車身車號為SP或SPK開頭),行駛區間為中長途的城際運輸。順道一提的是,部分二等客車被用於另一種車種「對號快車」上,除了對號入座外,車上亦有服務人員提供服務。

二等客車內部
32200型三等客車採用長條與橫排椅混合

在那個時代由於空調尚未普及,因此不論列車服務多好、行駛時間多短,都沒有冷氣可吹。直到臺鐵在觀光號上加裝冷氣後,這才正式開啟了列車空調化的時代,從此以降的優等客車冷氣逐漸成了標準配備;非對號列車也在1990年EMU400型登場後進入了空調時代。在具備空調的新車競爭下,對號快車於1988年停駛,在舊型車輛陸續汰換後普通車與平快車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於是在2006年改點後兩車種便合稱為普快車至今。

回想起小時候跟著家母到臺北上班,中午回家的時候曾經搭過一次南下的平快車,昏暗的光線與悶熱的空氣,再加上滾燙的麵線當午餐,都讓我不解怎麼會有這樣的車。不過當列車鑽出地下隧道,沿著大漢溪河岸行駛時的風,反而比起空調列車更涼爽,三溫暖的體驗讓兒時的我印象非常深刻。

但在電聯車數量增加下,場長長大以後就再也沒在北部看過藍皮車,直到大學環島時搭乘著藍皮車穿梭中央隧道,聽著前方柴電機車的怒吼,在隧道的一明一暗之間,忽然廣袤的太平洋就出現在眼前,簡直可說是臺灣三大車窗風景!緩慢與寬廣的海,讓作家劉克襄曾以「解憂列車」形容這臺灣最後的無空調列車。不過搭藍皮車可不是只有享受南迴線海景,場長大學時普快車還有行駛臺東線南段一日兩往返,不過在配合車輛汰換的步調,臺東線電氣化之際臺鐵便順勢以電聯車取代普快車班次,最後的舞台就只剩下南迴線。

南迴線多數路段居高臨下,擁有極佳展望
臺東線曾經也有藍皮客車定期班次

在南迴線電氣化的同時,就有不少人擔心普快車被電聯車取代的歷史重演,再也無法享受開窗吹風的樂趣,以及享受居高臨下展望大海的視野。藍皮車印象深植在國人的心中,因此許多人紛紛向臺鐵呼籲留下這款經典列車。幸運的是近年吹起鐵道旅行風潮,臺鐵也從善如流決定將會趁機提升廁所等服務設備,讓藍皮車繼續行駛在臺灣鐵道上。

廁所設備老舊,如要再行駛已到了不得不更新的時候
近年來各車站月台陸續完成無階化,工作人員只能拿出渡板應急

就在大家覺得這款車不會消失的時候,臺鐵與交通部卻宣布藍皮客車將以「藍皮解憂號」之姿,轉型為非定期的觀光列車。臺鐵則進一步將觀光列車的經營與行銷外包給了民間旅行社,不僅讓臺鐵自己免除了售票、經營與行銷的責任,也讓這款車成為完全配合旅行社行程開行的列車。此舉除了可能讓藍皮列車的旅程價格不再親民,更讓許多只想享受搭乘體驗的遊客擔心未來乘車體驗會不會只是套裝行程中的移動手段,淪為旅程的配角。在媒體與旅行社行銷渲染之下,普快車最後的日子幾乎天天座無虛席,與其說是跟風浪潮,我倒認為反映了對未來是否能一如往常的不確定感。

海景是南迴線的一大賣點
在媒體推波助瀾下幾乎天天座無虛席

在只想體驗乘車的呼聲下,交通部長林佳龍也有了正面回應,但涉及與承包旅行社的合約,未來票務將如何處理、會釋放多少座位給一般散客仍是未知數。雖然仍有不少人不認同轉型為非定期的觀光列車,但不可諱言的,以臺鐵的財務狀況的確是需要額外財源才能支持舊型列車的運行。不過場長認為這項諒解的前提必須建立在臺鐵完備自己的檢修能量,並重視其文化資產保存責任,否則難以說服大眾這些收入會真正回饋到自己喜愛的車輛上。

另外,藍皮客車的足跡曾遍布全臺,縱使南迴線的景觀有其魅力,但藍皮客車終究不是南迴線專屬的列車。期待臺鐵在車輛更新完成後,能思考行駛花東縱谷或是其他風景秀麗的路線的可能性,才能提高這款車的能見度,成為所有世代的共同語言。希望這次的改點退出不會是無空調客車的謝幕,而會是下一幕的開場!

普通車應該讓所有世代都有所認識
長大的6輛編成穿梭在山谷間
再會了!普通車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時光土場】近十年最嚴重路線中斷事件─台鐵猴硐段山崩

12月初最為人所知的鐵道新聞,想必就是台鐵瑞芳猴硐段的山崩事件了!這起事件自12月4日土石大量滑落造成雙線中斷後,直到12月13日晚間才搶通單線,並在隔日恢復載客營運。此事件造成往返東部的宜蘭線北段中斷10天,是繼2009年八八風災造成南迴線中斷38天後,台鐵路線中斷最久的事件之一。本著用影像記錄的精神,場長也在災後隔日前往紀錄受災情況。

山崩之前

此次事件發生之前,東北角地區已經連續降雨近一個月,依據氣象局五分山雷達站10月與11月兩個月的累積雨量便已達1386毫米。雖然稱不上是破紀錄的降雨,但在長時間的雨量累積之下也讓岩層含水量增加。11月30日,瑞芳猴硐間西正線K12+233處,也就是猴硐遊客中心北方數百公尺處,發生邊坡滑動導致電桿傾斜,台鐵隨即派人調整電車線並啟動人員監看程序。然而隔日邊坡仍持續滑動,使得電桿傾斜角度過大,上午7:29後便封閉西正線並採取單線雙向通車。

12月1日電桿嚴重傾斜,因而封鎖路線搶修
(轉自台鐵臉書)

因應災情台鐵成立二級應變小組,指揮列車調度和搶修工作。由於降雨依然持續,加上該路段是列車往返台北與東部的必經之路,因此工務單位先將滑動的擋土牆、土石移除,並先以掛網噴漿的方式固定,等待天氣好轉後再進行永久性保護措施的施作。3日上午6:40西正線恢復通車,考量到邊坡仍不穩定,因此通過列車必須採取時速30公里慢行,並由工務人員在場監看列車通過情況。

台鐵工務人員漏夜以掛網噴漿方式固定邊坡
(轉自台鐵臉書)

無奈天氣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才通車一天的山壁還是承受不住連日降雨造成地下水滲入,4日上午8點半再次出現崩落跡象,現場人員隨即通報擋下4148次與410次列車等待邊坡穩定。然而等待超過半小時之後,崩落的土石還是將東正線淹沒,雙線鐵路至此完全中斷。幸好現場監控機制發揮作用,才沒有釀成重大傷亡。

旅客振替運輸與路線搶修

山崩發生之後,台鐵隨即成立一級應變小組及宜蘭區應變小組,東部幹線對號列車皆改為宜蘭站到發,區間車只能分別行駛到瑞芳及猴硐站,兩站之間再協調遊覽車業者進行公路接駁。由於隨即到來的周末在宜花兩縣都有舉辦馬拉松賽事,交通部協調國道客運業者加開班次,載送旅客往返台北與宜蘭,再轉乘台鐵對號列車。由於山崩當下猴硐站內電車線一度沒電,使得北上區間車實際上只能開到雙溪站,只能找來受困平溪線的柴客車運送旅客穿越三貂嶺;此外,由於支線柴油客車必須回七堵加油,在路線中斷之下也停駛平溪與深澳線班次。

猴硐瑞芳間於12月4日起啟動公路接駁
平溪線柴客車受困無法回七堵加油,只能先暫時停駐在猴硐或雙溪

由於現場緊鄰基隆河岸,在作業空間受限之下只能使用鐵路貨車載運土方。為了盡早恢復這條往返北部與東部的幹線鐵道,台鐵從南北各地調派大量敞車與怪手,投入土石清運。作業方式通常是使用吊臂車等工程車輛將敞車由瑞芳和猴硐兩個方向推至現場,由怪手將土方送上車,再讓工程車分別拉回瑞芳與猴硐站內。大量的土方的堆置地亦讓台鐵傷透腦筋,災害發生當下起初是先將土方運送至頭城堆放,但沒多久就面臨飽和,只好另尋雙溪與蘇澳新附近兩處堆置點。原本台鐵預估可以在8日上午恢復通車,然而6日上午重新評估發現崩塌的土方體積遠超出預期,接近一萬立方公尺,使得預估通車日延至13日。

怪手由吊臂車送往現場
一部分敞車由瑞芳推往現場載運土方
載滿土方的敞車運回猴硐站內等待進一步輸送
滿載的土方由柴電機車送往堆置場

在台鐵工務單位的努力下,終於在12日軌面「出土」。13日東北季風減弱,東北角亦出現難得的太陽光,於是台鐵趁著這段空檔趕緊將鐵軌、路基重新鋪過,並架設電車線,晚間19時終於搶通東正線,並在電力機車試運轉後恢復通車,隔日清晨5點正式恢復載客營運。不過,西正線至今仍被土石淹沒,同時所有列車僅能以時速40公里慢行通過,恢復營運首日便造成大規模誤點。為了減輕該瓶頸路段的負荷,台鐵自17日起將平溪深澳線直通列車改為分別自瑞芳與猴硐站始發,同時停駛行經該路段之平日10列次、假日全部的貨物列車,希望藉此降低延誤時分。

12月16日下班時段依然誤點嚴重

雙線通車還要超過一個月

通車後的東北角又回到了陰雨的天氣型態,為了避免擾動土方而再次崩塌,西正線的土方清除方法還要等台鐵與專家再研商,預估得超過一個月以上才能恢復。此次事件自12月4日路線中斷到14日恢復載客營運,共讓路線中斷10日。據台鐵新聞稿提供的統計數字,至13日16時為止,臺北往返宜蘭、花蓮的國道客運總計開行16,034班,共疏運333,549人次;瑞芳往返猴硐的公路運輸則開行1,748班,共疏運15,005人次。就中斷日數與影響人數來看,說是2009年八八水災後最嚴重的鐵路災情也不為過。

雖然外界多能體諒是天災釀禍而給予工作人員加油打氣,但仍有人對台鐵是否事前防範不足提出質疑。由於該路段在聯合大地工程顧問公司的評估中為「邊坡無明顯不穩定徵兆」的C級邊坡,使外界質疑分級是否恰當、台鐵分級管理是否有落實。對此,聯合大地則發出新聞稿澄清分級時也有考量到該處並非位於地質敏感區、環境地質災害潛勢區、土石流潛勢區,且沒有歷史災害紀錄,才會將其列為C級。台鐵則表示邊坡檢測計畫是針對鐵路路權範圍向外20公尺內,但該處崩坍崖頂是在路權外約90公尺遠之高邊坡處,所以不在評估區域範圍之內;對此台鐵則說明會再進行分級標準檢討。

此外,媒體所拍攝到區間車停在崩塌處前的畫面也引發不同解讀。正面解讀的人認為幸好台鐵員工十分機警,因而救了這班車的乘客;反面解讀的人則認為台鐵忽視安全,才會如此千鈞一髮。場長的立場傾向於前者,我認為這次事件就是因為台鐵人員平時有落實路線巡檢,並在有致災疑慮時到場監看及預警,才沒有造成人員或車輛損害。此外,宜蘭線鐵道是往返北部與東部的唯一一條鐵道,在兼顧運輸任務之下,工務單位會做出這些處置是可以想像的結果,說台鐵在12月3日急於通車並且拿還有其他替代路線的國道三號走山事件類比,我認為對台鐵而言不盡公平。

至於未來該如何再防範事件發生?我認為只要有邊坡,哪怕只是D級,只要遇上致災性雨量或是地震仍是有崩塌危險,並不是分級較低就代表不會崩塌。在極端天氣日趨頻繁的未來,災害的發生或許是無可避免的,因此台鐵該如何提升巡檢效率與準確度,才是後續亟需關注的重要關鍵,而不是像過去一樣找個戰犯出來負責。另外場長要強調的是,邊坡管理與監測是非常複雜的科學與政治問題,降雨到什麼樣的程度會崩塌?該在什麼時候預警性封路最能兼顧運輸與安全?場長期待能有更多人投入相關領域,尤其是關心台鐵安全的人們,一同用自己的能力協助台鐵建立相關制度與管理方法,這條鐵道才能安全地繼續駛向下一個時代。

參訪資料:
1.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TRA臉書
2.【獨家影片】猴硐走山有前兆!區間車冒火驚險照曝光 持續通車險活埋400人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舊路尋跡】東線記事:翻越初鹿台地的東拓改線段遺跡

又到了歲末年終的時候!回顧今年為了鐵道拍攝行程,場長幾乎快把台東當自家廚房在跑,也終於陸陸續續補上舊台東線所剩下的遺跡。今天就帶大家來踏查一下這段東拓時改線幅度最大的路段吧!

交通自古以來一直是國家能否掌握地方的重要建設,日本統治前期為了節省治理成本並盡早進行資源開發,總督府鐵道部遂確立了速成延長主義方針,展開全島鐵道路線的規劃與闢建。因此在經費節約與速成考量下,具有開拓色彩的台東線是以不同於西部的762mm軌距興建,並在1919年通車至璞石閣(今玉里)。雖然第一期工程的路線標準仍比照縱貫線,但鐵道部在第二期工程一改先前方針,直接收購台東拓殖株式會社的里壠至台東的糖業鐵道,可說是速成延長主義的體現。

雖然因此讓台灣鐵道網絡得到飛躍性的拓展,但卻留下許多後遺症。尤其是台東線南段的橋梁與隧道不僅註定無法供西部火車行駛,且路線標準也完全不符合幹線鐵道該有的要求。因此在北迴線通車之後,1980年代進行的臺東線拓寬計畫中不僅將軌距拓寬成與西部相同的1067mm,同時將許多不符標準的路段大幅改線,其中幅度最大的就是鹿野到南王部落一帶的路段,一口氣廢棄了中興、嘉豐、初鹿、東成、檳榔等站,現今的鐵道則在過鹿野溪後改經由卑南溪右岸至台東。

自鹿野沿著舊線南下的第一站是中興車站,位置就在名為巴拉雅拜(Parayapay)的阿美族部落,距離今日的鐵道並不遠,但改建工程時並未在此設站,今日已經完全消失。不過在車站南邊接近鹿野溪河岸,目前還留有名為「中興崗哨」的三棟營房和一座哨所。過去往來河川兩岸僅依靠少數橋梁,加上戒嚴時期又是備戰狀態,因此這些重要交通要道都會派兵駐守,時稱「橋隧連」,這座營房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置。 如今在地方政府整理下,舊線跡已成為一般道路,中興崗哨也重新整理為鐵馬休息站。由於這裡位於鹿野溪河岸,因而成為台鐵鹿野溪橋的極佳拍攝點。若順著舊線方向向對岸望去,可以見到舊東線鹿野溪橋的南橋台遺跡。

舊線已開闢成道路(往鹿野方向拍)
橋隧連營房已變成鐵馬休息站
崗哨位在新線鐵道邊,可能是東拓後所建
眺望鹿野溪對岸的舊橋台
中興崗哨是拍攝臺鐵鹿野溪橋的絕佳景點
過了鹿野溪之後路線向右彎,在地圖上還可隱約看到鐵道留下的一道弧線,接著一直到嘉豐村辦公室附近接上東38線。嘉豐車站舊名為稻葉車站,依據鐵貓的說法舊車站的位置就在東38與東37線路口,雖然沒有留下車站站房,不過當地指示牌上的「稻葉站前XX鄰」仍暴露了以前這裡曾有座車站。此外,在車站西側、地圖上嘉豐露營區旁的溪溝仍可見到當時留下的舊橋拱,成為此段路線的唯一見證。
嘉豐站西側的舊橋,至少有三孔
橋拱特寫
從鹿野高台眺望舊線跡,舊橋大約在黃色圈處

路線繼續大致沿著東38線前進,最後與台9線合流並大致平行公路往台東方向去。這邊要小小澄清一下,許多人以為這一段的台9線是由鐵道改建而來,實際上在日本時代這裡即有道路存在,因此兩條路是平行關係,且在部分路段差異甚大,如新斑鳩溪附近鐵道便往上游彎曲。幸運的是興建於戰後的東成車站就在這段彎曲的路線上,因此並未因公路拓寬而消失。東成車站位在今日的消防局卑南分隊後方果園內,車站像是一座公車候車亭,充滿十足的輕便鐵道風格。走進候車亭,我發現牆上還有鐵道迷做一個小小的日式站名牌貼紙貼在上頭,真的是相當有趣!

果園中的候車亭

小小的站名牌

沿著台九線繼續走,接著來到檳榔車站。檳榔站名源自當地卑南族部落Pinasiki,聚落舊稱檳榔樹格(ひなしき),日本時代的車站名稱則以ひなしき同音漢字「日奈敷」命名。檳榔站位於路線自太平溪爬升至初鹿的半途,坡度最陡達到千分之21,為了避免火車在斜坡上停車,因此設計為折返式車站。如今不但站場仍可看出一點折返式站場的模樣,更完整保留了木造站房、蒸汽機車加水塔、道班房,舊站房也被指定為台東縣歷史建築。目前車站似乎被活化成民宿,但到訪當日感覺不出來有在營業,且Google地圖上也被標示為暫停營業,真令人好奇目前經營者的狀況。

檳榔車站的解說牌與股道配置
解說板與《鐵枝路》所記錄的股道配置有所出入
木造的檳榔車站
上層是站房,下層則是職員宿舍
站房旁邊是水泥造的道班房
道班房背面還有時代感十足的標語
車站前方的舊月台
檳榔站的站場,回來查資料才發現蒸汽機車的加水塔藏在紅色圈圈的地方
舊台東線主線跡,蒸汽機車加水塔藏在右邊的樹裡(往鹿野方向拍)
舊台東線主線跡,路底是賓朗國小(往台東方向拍)
離開車站不遠處就是進入台東必經的綠色隧道,通過之後便進入南王部落,並在太平溪附近與現今的南迴線交會。現今的台東車站在通車時稱為卑南站,是東拓後新建的車站,原本東拓後的台東線鐵路再經由卑南站後會在太平溪附近接上舊線路廊進入市區,但卻在2001年遭到廢線,目前已被改建為自行車道。在這條自行車道上經過的第一個車站是馬蘭,旁邊就是台東糖廠,也就是一百年前被總督府收購做為台東線南段的鐵道業主。
已被改建為自行車道的太平溪橋
自行車道並未更動鐵道,僅是在一旁鋪上木棧板
馬蘭車站舊月台
馬蘭車站站房目前由民間業者經營,車站是典型的東拓簡易型標準站房
台東糖廠是過去台東線南段的原業主
旅程的最後來到了位於市區的鯉魚山腳下的台東車站。南迴線通車後,台鐵將之前提到的卑南改名為台東新站,同時將負責車輛保養與到發車的台東機務分段移設置該處,市區的台東車站反倒成為盲腸線。由於旅客列車得從台東新站回送市區發車,加上台東新站周邊市鎮開發勢力影響,最後在各方政治盤算下盲腸線走向廢線,火車再也進不了台東市區。如今舊台東車站還保存車站、月台、機關庫與3輛舊台東線時代使用、並隨軌距拓寬而改造的DR2000型柴油客車,成為這段舊線的最後見證者。
進入舊台東站前的一小段森林
舊站站房重新拉皮之後變身為匯集各路線公車的台東轉運站
DR2000型柴油車的前身是762mm軌距的舊東線光華號

舊台東站機關庫
從鯉魚山上俯瞰舊台東站

改線的緣由過去場長多少都有耳聞,不過實際走一遭並與現今鐵道相比,才知道路線標準差異之大。過去的台東線鐵道肩負著開拓產業的任務,如今則搖身一變成為臺灣東部重要的幹線鐵道,隨著身分轉換,自然也要面臨許多變革,與時俱進。幸運的是在廢線近四十年的今日,我們還能找到許多蛛絲馬跡,也才能知道東部的經營思維是如何地演變。

參考資料:
鐵貓=鐵道與貓的完美結合
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臺大火車社社刊《鐵枝路》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