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閱讀時光】你我都是熊褓姆!《小熊回家》教我們的事

近日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人在家的時間增加,似乎是個好好把架上的書拿起來品味的時機。今天剛好是南安小熊「妹仔」回家滿週年的時候,就讓我們來看看《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話說從頭


故事要從2018年7月說起,一隻幼年台灣黑熊在花蓮南安瀑布附近被遊客發現,玉山國家公園巡查員見她精神狀況不佳便帶回安置。正巧,人稱「黑熊媽媽」的屏科大教授黃美秀老師正帶著學生下山結束實習課程,一行人進入遊客中心時學生立刻通知老師「有熊!」黃美秀老師與同行獸醫立刻前去查看小熊狀況。經過獸醫檢查後,幸好小熊並沒有受傷,只是受到驚嚇而輕微脫水,於是先替她補充電解質水穩定情緒。考量到熊媽媽可能還在附近找小孩,於是決定在發現地附近架設簡易圍籬,不至於讓小熊到處亂跑,也能讓熊媽媽輕易破壞、帶回小熊。

沒想到圍籬才架好沒幾個小時,小熊就脫逃了!由於颱風將近,老師也只能請林管處人員封閉附近區域再多加注意。不過隔天颱風沒有登陸,反而南安有熊的消息不脛而走,一車又一車的遊客不顧封鎖管制蜂擁前來,小熊在遊客驚擾下到處逃竄,甚至跑到大馬路上。林務局便再擴大封鎖管制範圍至台30線,黃美秀老師也發文呼籲要大家不要再上山干擾小熊與媽媽團聚,在媒體跟進報導之下終於遊客有所收斂。
小熊嚇得到處逃竄(轉載自自由時報)

不過小熊走失兩周以來,熊媽媽並未如眾人所盼出現。眼見小熊活動力越來越差,林務局與專家經過開會後決定不得已只好介入安置小熊,就此開啟了小熊落難人間的生活。

台灣黑熊二三事


胸前有著V型白色斑紋的亞洲黑熊是世界八種熊類之一,分布在亞洲十八個國家,因著V型胸斑又有「月熊」的俗稱。台灣黑熊是亞洲黑熊的七個亞種之一,其命名由來是19世紀英國領事史溫侯根據他蒐集到的熊掌與毛皮標本,暫時命名為U. thibetanus formosanus。台灣黑熊體型粗壯,身長120-180公分、體重60-150公斤,耳朵又大又圓有如「米老鼠」,吻鼻部延長貌似狗、嗅覺靈敏,因此又被稱為「狗熊」。

台灣黑熊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至2500公尺的森林區域,成熟個體活動力強,活動範圍可廣達558平方公里,超過玉山國家公園的一半面積。台灣黑熊雖然是台灣陸地最大型的食肉動物,但實際上森林裡不管是植物或動物他都會吃,而植物又佔其食物來源的八成以上,尤其偏好富含熱量的殼斗科植物,如青剛櫟。植物的生長狀況受季節氣候影響,因此熊都是居無定所,哪裡有食物就往哪邊去。雖然說熊居無定所,但國內野外紀錄卻發現他有利用芒草做窩的習性。
妹仔在樹上做的窩

目前台灣黑熊在台灣島上的數量剩不到600隻,面臨族群滅絕的危機。黑熊在台灣面臨的主要威脅主要來自於非法狩獵,尤其是漢人傳統文化中有食用熊製品的習慣,市場需求支持了這些非法活動的進行。不過也不是每一位獵人都好打黑熊,包含布農族在內多個台灣原住民文化都有殺黑熊會招來厄運的傳說,只是捕獸夾、套索等陷阱是不長眼睛的,許多的熊就是因為誤入這些陷阱導致手腳殘缺。其次就是人類上山開發與遊憩帶來的棲地破壞與干擾日漸加劇,人熊衝突事件也層出不窮,更造成黑熊棲地破碎化。

你我都是熊褓姆


南安小熊「妹仔」收容後被診斷出有貧血、營養不良和肺炎症狀,推測是在缺乏母熊照料下無法吃好睡好所致。妹仔是國內收容黑熊案例中年紀最小的,收容時推估僅三、四個月大,尚無法脫離母熊照顧獨立生活,但考量野外黑熊族群存續,因此專家們仍以妹仔經照顧後能重返山林為最重要目標。八月初,等妹仔身體狀況較穩定後,林務局便將她送到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照顧。

由於這是國內第一次照顧這麼小的黑熊,因此林務局便委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協助妹仔的照養與規劃野化訓練課程。為了張羅妹仔照護醫療、野化訓練與觀察記錄經費,團隊在妹仔即將移入野訓場之前向大眾發起募資,42天募資最後共有2403位民眾參與、募得四百多萬元。協會也隨時在粉絲專頁上更新妹仔近況,並穿插黑熊的保育知識,讓每位民眾都有機會可以參與小熊的成長過程。

妹仔要在野外生存,必須訓練妹仔什麼東西都要吃、不能挑食,團隊便向林務單位與民眾發起野果募集計畫,鼓勵大家收集當季的森林野果或是市場賣相較差的蔬果。最後募集了131件包裹,其中來自民間捐贈就高達96件,包含竹筍、櫟實、高麗菜、橘子、整箱的蜜蜂和蜂蜜等等,菜色十分多樣化。擺放食物也有學問,為了訓練妹仔找食物的能力,團隊會將募集來的野果盡量放在自然環境中應該出現的位置,不讓她變成茶來伸手的刁嘴。
1歲生日擺盤

除了多樣化的蔬果,團隊也找來雞、山豬等動物訓練妹仔的獵捕技能,妹仔也順利地一一通過測試,享受了豬排大餐。不過在訓練過程中卻出現意外插曲,原本一開始不想給妹仔難度太高的獵物,因此特地找來一隻看起最弱的母雞,誰知道一不注意就讓雞飛了。但更意外的是,過幾周當這隻雞再次出現的時候卻變得容光煥發,不但沒變成妹仔的盤中飧,還亦步亦趨地跟在妹仔後頭撿剩下的東西吃。大家因此給了個「熊麻雞」的封號,紀念這段跨物種情緣。

小熊要回家


妹仔要回家除了野外求生技能之外,最大的障礙就是人類。為了不讓妹仔未來野放後與人類發生衝突,就必須訓練她遠離人類、不能對人類產生依賴。因此,黃老師找來了31位民眾扮演壞人,妹仔一接近就立刻製造巨大聲響或以辣椒噴霧驅趕,直到就算有人在她所在的樹下煎培根,妹仔也不敢主動靠近的程度,建立她對人類的警戒心。

再來就是需要在地民眾的配合,必須讓民眾知道遇到熊的正確應對觀念,同時願意共同維護黑熊的生活環境與協助移除陷阱。在多場部落座談之後,獲得部落一致同意讓妹仔回到祖靈的山林,並願意協助後續追蹤與維護山林的任務。

2019年4月30日,妹仔在空勤總隊的協助下搭乘直升機回到了山林。團隊也為她打上耳標、繫上一定時間後會自動脫落的發報器,好追蹤她在野外的生活情形。同年6月底,黃老師帶隊上山尋找久未移動的發報器,發現發報器提早脫落,妹仔也不知去向。終於在8月底,一台自動相機終於拍到了掛著耳標的妹仔健康身影,大家也終於鬆了一口氣,妹仔在森林裡過得很好!

妹仔回家一週年


回想2018-2019年之交,正好是台灣地方選舉之際、時局最紛亂的時候。對於曾參與社會運動、關心社會議題的版主來說,當時的選舉結果似乎否定了過去我們所倡議的價值,一時之間「移民」、「亡國」成為網路上的熱門關鍵字,當下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但就是這時候,妹仔來到了人間。看著她每天自由自在的在野訓場裡打滾,學習著各式各樣的求生技能,頓時療癒了我煩躁的心。看著她一天天成長,可說是紛亂時局中最好的好消息,心情才終於慢慢振作起來。畢竟守護她所居住的這座山、這座島,本來就是我們的責任!

妹仔回家一年了!雖然仍然想念她那純淨的眼神,但畢竟人與熊終究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只要他快樂的在臺灣廣闊的山林裡奔跑,遠離複雜的人類與肆虐全世界的病毒,一切都無所謂了。至於,要怎麼讓這座島嶼上的人與人、人與熊、人與各種生物共存共榮,就是我們的事了!

更多妹仔的生活過程歡迎來看這本黃美秀老師出的《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也呼籲大家拒絕熊製品,以捐款、分享倡議等實際行動支持守護臺灣黑熊!


(本文圖片皆轉載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粉絲專頁)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銀河系究竟有多大?宇宙尺度大辯論100周年

1920年4月26日,美國國家科學院會議於華盛頓召開。晚間的議程分別由威爾遜山天文台的哈洛‧沙普利(Harlow Shapley)與利克天文台的希伯‧柯蒂斯(Heber D. Curtis)各自以「宇宙的尺度」為題進行40分鐘的演講,一場被天文學史稱為「大辯論」的發表就此展開。

銀河系的結構


我們居住的宇宙有多大?根據目前的歷史紀錄,第一位針對宇宙大小進行測量的是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他在18世紀提出恆星的發光能力皆相等,且均勻分布在宇宙空間中的假設,藉由測量恆星視亮度推測宇宙的大小。1785年,赫歇爾發表了他的宇宙圖像,在這份宇宙圖像中宇宙呈現圓盤形,直徑約6000光年、厚1100光年。雖然在今日看來赫歇爾的假設大有問題,但這份宇宙全圖仍是人類嘗試以科學測量理解宇宙大小的初步嘗試。

隨著望遠鏡的發展以及攝影技術的發明,天文學家觀測到更多以前肉眼所看不到的恆星,荷蘭天文學家卡普坦(J. C. Kapteyn)研究了英國科學家吉爾(D. Gill)在南非拍攝的照片後,於1900年發表了第一份專門針對南天的照相星表。卡普坦在吉爾的基礎之上進行恆星普查,藉由恆星自行運動與視亮度計算每顆恆星的距離,提出了太陽系距離中心3000秒差距、直徑17000秒差距(約55000光年)的島宇宙模型,後世稱之為「卡普坦宇宙」。
卡普坦和van Rhijn根據恆星計數推估的銀河系大小,不過因為沒有考慮星際減光效應,因此低估了我們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

辯論主角之一的沙普利師從當時的恆星演化專家的亨利‧羅素(H. N. Russell,赫羅圖的發表者之一),1914年起任職於威爾遜山天文台。在沙普利正與同僚討論未來的研究計劃時,哈佛大學天文台的勒維特(H. S. Leavitt)觀察小麥哲倫星雲內,那些亮度會週期性變化的變星(後來被稱為造父變星),他發現這些辨認出來的25顆變星的變光周期與其視亮度具有相關性。也就是說,透過測量週期就能知道變星的實際亮度,「週光關係」成為後來天文學家測量天體距離的重要工具。
勒維特在1912年發表的論文中針對小麥哲倫星系中造父變星的視亮度和週期作圖,可以發現具有高度相關性。橫軸是造父變星的週期取對數,縱軸是視亮度,畫出的線分別是變星的最小和最大亮度。

1909年瑞典天文學家卡爾‧波林(Karl Bohlin)便曾主張球狀星團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並認為銀河系的中心就在人馬座的方向,不過這個推測並沒有獲得太多注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得靠著測量球狀星團的距離來解決。沙普利在研究中便先以統計方法測量太陽附近的造父變星,獲得這些「蠟燭」的實際距離與週光關係。接著便是在底片上從球狀星團密密麻麻的恆星中找出造父變星,測量他的週期與亮度,透過週光關係的換算便得到了球狀星團的距離。至於更遙遠、無法辨認出造父變星的星團,沙普利大膽的使用已測量出的星團視直徑與未知星團比較,藉此求得後者的距離。在測量球狀星團的分布後,他證實了球狀星團多半集中在人馬座方向,顯然太陽系並不在銀河系的中心,而是在距中心2萬秒差距的位置,而且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是這段距離的三倍以上,比卡普坦宇宙還大上許多。

螺旋星雲的真實身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凡是在望遠鏡中不似恆星般呈現點狀,而是呈現瀰散狀的天體,一律都被稱作星雲。自從1845年威廉‧帕森斯(William Parsons)首次以素描方式揭露了M51的螺旋結構之後,被發現帶有螺旋結構的星雲數量爆炸性地增加。拜天文攝影技術發明之賜,在1898年利克天文台第二任台長基勒(James Edward Keeler)上台後,便開始針對星雲進行系統性的攝影。漸漸地,天文學家得以根據星雲的外型進行分類,像是M51這樣擁有螺旋結構,以及平順的橢圓形外觀的,大家便將他稱作「螺旋星雲」。
威廉‧帕森斯所繪製的M51,與今日拍攝的影像相當類似。

不過螺旋星雲是什麼?包括基勒在內許多人認為,螺旋星雲是形成中的恆星與行星系統。天文史學家克拉克(1890)曾在他的《恆星的體系》(The System of the Stars)一書中,為多數天文學家做了總結:「如今,可以打包票地說,稍有思考能力的人,在面前擺著所有可得到證據的狀況下,絕不會堅持把任何單一的星雲當作與銀河系等量齊觀的恆星系統。」

但新發現隨即挑戰了這個觀念。羅威爾天文台的斯里弗(Vesto Melvin Slipher)取得了星雲的光譜,截至1917年他共記錄到25個螺旋星雲的光譜。他在檢視觀測結果時發現,在天空中某一個方向的螺旋星雲的光譜都呈現相當明顯紅位移(表示天體正在遠離觀測者),另一個方向則呈現藍位移(表示天體正在接近觀測者)。斯里弗的解釋非常簡單,他認為銀河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螺旋星雲,而我們正在眾多螺旋星雲中高速移動。

同時,利克天文台的柯蒂斯正接續進行星雲的拍攝計畫。他發現這些螺旋星雲的側面都有一條帶狀的遮光物質,柯蒂斯了解到或許銀河系周邊也有這樣的帶子,使得我們在銀河盤面附近幾乎找不到其他螺旋星雲。1917年威爾遜山天文台在NGC6946內發現新星(按:當時以為是新生的恆星,但現今認為是恆星死亡時產生的超新星爆炸事件。),柯蒂斯比較過去所拍攝的照片後發現在螺旋星雲內的新星普遍都比其他地方發現的新星還要暗10個星等。在假設所有的新星發光能力都一樣的狀況下,所推算出的距離遠遠大於卡普坦宇宙,因此認為螺旋星雲想必是銀河系之外的島宇宙。

宇宙尺度大辯論


1919年威爾遜山天文台台長海爾(George Ellery Hale)向國家科學院秘書艾博特(C. G. Abbot)提議,在國家科學院會議上讓他的天文台夥伴沙普利與利克天文台台長坎貝爾(W. W. Campbell)針對「宇宙的尺度」分別發表最新發現與傳統看法。海爾的父親是美國最早的電梯公司的老闆,由於他曾捐助國家科學院大筆資金,其中一個講座就是以海爾的父親為名。雖然艾博特對於這個題目是否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存有疑問,但還是依照海爾的建議進行安排。在來回磋商之下,決定由沙普利和柯蒂斯分別進行40分鐘的演講。演講事前雙方都先獲得了對方要闡述的內容,並在發表自己的研究內容時進行回應。
美國國家科學院邀請沙普利參加4月舉辦的辯論的電報,原件目前存放於哈佛大學檔案館。

這場辯論一開始由沙普利進行演說。沙普利除了準備過去利用造父變星測量的球狀星團資料外,同時另外提出以太陽系附近的藍巨星作為標準燭光的想法。這個方法以太陽系附近的藍巨星與武仙座內的星團藍巨星進行比較,得出其距離為35000光年,再以這個星團與其他星團進行比較,推估銀河系的直徑應該是30萬光年。沙普利同時強調,這個結果與造父變星測量所得出的結果一致。演講最後,沙普利簡單觸及螺旋星雲的議題。沙普利引用他的同事范.馬納恩(Adriaan van Maanen)的說法,其宣稱利用閃爍比對法觀察到M101正在自轉,藉此反擊螺旋星雲是島宇宙的說法。

柯蒂斯隨後登台反擊沙普利,柯蒂斯認為當時已知的造父變星數量還不夠,還不足以確認是否具有週光關係。柯蒂斯也提到他利用黃白色恆星作為標準燭光後,所得到的球狀星團距離都比沙普利短,並推估銀河系的大小僅沙普利的十分之一。演講後半段柯蒂斯針對螺旋星雲發表看法,他認為范.馬納恩的結果錯誤,並不足以駁斥他的觀察。

大辯論過後


綜觀整場辯論,沙普利將演說主軸放在他的大銀河系模型,反觀柯蒂斯主要在討論螺旋星雲的本質,要說雙方孰優孰劣很難確定。辯論不久後,沙普利和柯蒂斯便分別被延攬擔任哈佛大學天文台及阿利根尼天文台的台長。然而,螺旋星雲究竟是不是銀河系外天體,直到哈伯(E. P. Hubble)觀測了仙女座大星雲(今日的M31星系)之後才獲得解答。

1919年哈伯從軍中退伍,終於得以加入威爾遜山天文台的工作行列。1923年他利用望遠鏡在M31與M33天區有系統的搜尋新星,並在他的第一張底片上就中獎─至少他當時是這麼認為。不過在比較過去天文台所拍攝的一系列照片後,他很快地發現這不是新星,而是一顆變星。而在後續的觀測中,哈伯發現這顆變星的變光模式根本就是一顆造父變星─沙普利所使用的標準燭光。

這顆造父變星的變光週期超過31天,也就代表著他的實際亮度極高,但視星等卻是昏暗的18等,想必是位於極遙遠的地方。經過推算之後,證實了M31距離我們90萬光年,遠遠比沙普利和柯蒂斯所認為的銀河系尺寸還大。也就是說,所謂的「螺旋星雲」其實是和銀河系差不多大小的「螺旋星系」,同時也推翻了同事范.馬納恩的觀測結論。哈伯在觀測結果出爐後曾寫信給沙普利,據說沙普利在收到哈伯的信時對著同事說:「這封信摧毀了我的宇宙。」

這場大辯論至今已過了一百年,天文學的發展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經由近代更精確的觀測,天文學家認為M31距離我們約254萬光年(77.8萬秒差距),銀河系的大小則是直徑15~20萬光年(4.6~6.1萬秒差距),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心26400光年(8090秒差距)。為什麼各方所估計的銀河系尺寸大小以及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會與今日差這麼多?其中的原因,就是柯蒂斯當時也不甚清楚的星際塵埃惹的禍(詳見《臺北星空》第93期之天文學教室)。沙普利和卡普坦都忽略了星際減光效應,使得單純的視亮度測量與比較出現誤差;不過,時間也證明了造父變星的週光關係是正確的。

這場辯論誰贏了呢?以尺度的相對大小比較來說,還是柯蒂斯略勝一籌,但從現今的標準來檢視,其實雙方都各有正確與錯誤的論點。然而現今的結果又一定正確嗎?那也未必。我們之所以能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並對自己所身處的世界有一點輪廓,就是透過一次次證據與理論的辯證,才能一步步把知識往前推進。宇宙究竟有多大,也將會是下一個百年人類持續追尋的命題。

參考資料:
1. 麥可‧霍斯金,《劍橋插圖天文史》(台北市:大雁文化,2008)。
2. Trimble, V., The 1920 Shapley-Curtis Discussion: Background, Issues, and Aftermath.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v.107, p.1133.
本文同步刊登於《臺北星空》2020.3月號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舊路尋跡】阿里山林鐵眠月線踏查~初心者路線~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不過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即便大正時代索道運輸已逐漸發展成熟,林場內依然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今天趁著追火車的空檔,版主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隨著阿里山本線在1912年通車至二萬平,並再1914年通車至終點阿里山沼平車站,總督府繼續進行林內線的開發,舊稱塔山線的眠月線就是其中之一。塔山線起於沼平車站,1917年開通至烏松坑,全長約14公里。全盛時期還分歧出大瀧溪線、塔山東側的塔山裏線以及經由索道聯絡的塔山下線,可說是阿里山林場前期的重點伐採區域。
取自《阿里山事業ノ概况》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 1930年

1970年代末期阿里山林場轉型森林遊樂區,塔山線前段也跟著轉型為觀光鐵道眠月線,里程改從第四分道新設的阿里山車站起算。眠月線轉型觀光後沿線設有沼平、塔山、眠月與石猴等站,原塔山線後段便逐漸荒廢,至今已無人聞問。而眠月線在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之後中斷,原本一度在2009年傳出將要復駛的消息,卻在當年的八八風災中重創,導致一號明隧道與二號隧道內部崩塌、再度中斷。雖然林務單位張貼許多告示警告路況危險,但實際上早已成為許多登山客健行的秘境路線。不過畢竟版主這天是來追火車的,因此踏查範圍就到因崩塌中斷的明隧道為止。

這次的踏查就從沼平出發!眠月線的沼平至十字分道是祝山線與眠月線列車共用區間,雖然眠月線列車在九二一地震之後停駛至今,但每天早晨仍有祝山線列車行駛,因此理論上行人不能侵入路線淨空內。不過畢竟祝山線列車只有早晨行駛,踏查時注意有沒有工程列車行駛就好,不然也可以利用與鐵道平行的塔山步道。
塔山步道的人行天橋(往沼平方向拍)
自第四分道起算的二公里里程標(往眠月方向拍)
鐵道還有遊樂區舊的指示標
看來以前鐵道是被當成步道的一部份?
接近十字分道前出現塔山線1.5公里里程標
注意里程起算點與新里程標不同,這是自沼平起算(往眠月方向拍)
里程標特寫

十字分道原本是塔山裏線與塔山線的分歧站,後來隨著祝山線開通而遷移至現址,目前是祝山線的起點。這座分道有一座站房,站內只有一股道故無法交會列車,並設有一套轉轍器控制列車進入祝山線或眠月線。
進站號誌機(往眠月方向拍)
十字分道轉轍器,左邊往眠月,右邊往祝山
站房與祝山線起點標(往眠月方向拍)

林鐵及文資處在前幾年與Google合作推出林鐵街景,包含了阿里山林鐵本線通車路段、沼平至十字分道路段以及祝山線,有興趣的可以用Google地圖進行線上踏查。而過了十字分道之後就正式進入眠月線休止區間。
左邊草叢中的廢棄轉轍器
眠月線三公里里程標(往眠月方向拍)
除了道釘之外,還用楔型木塊加固

步行約幾百公尺後抵達塔山步道2K處,鐵道右手邊的木造平台是塔山的登山口,而這裡也是塔山裏線與塔山線的分歧處(也就是十字分道舊址)。塔山裏線長度一說是3.4公里,另一說是0.86公里,根據網路上的踏查記錄其入口在塔山登山口右方小徑中,似乎還保有鐵軌與枕木。由於里程長度說法不一,甚至有傳說路線縮短的原因是因為日本人在途中的一個隧道內埋藏有黃金,才會使得路線縮短。嗯。似乎台灣各地神祕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傳說呢。不過照現有資料來看,塔山裏線的的建設時間很晚,因此極有可能是因二次大戰而未完成的未成線。
塔山步道登山口處木造平台(往眠月方向拍)

過了木造平台後就要進入「封閉」區間了,不過如同照片所示,門戶大開成這樣對於登山客有沒有拘束力似乎只能自由心證了。
拍攝時間(以下略)10:20(往眠月方向拍)

不久後出現塔山線二公里里程標。
10:20(往眠月方向拍)
10:21在林間前行(往眠月方向拍)
10:24告示處處可見
10:25眠月線3.5公里標(往眠月方向拍)
10:26部分較開闊的地方,草就長得比較茂盛(往眠月方向拍)
10:27(往眠月方向拍)
10:28塔山線2.5公里標(往眠月方向拍)
10:28左邊草叢躲了一隻700公尺標(往眠月方向拍)

部分路段邊坡土石滑落,甚至已經掩蓋軌道面。
10:31(往眠月方向拍)
10:32眠月線4公里標
10:33巨石與鐵道的距離頗近(往眠月方向拍)

過十字分道後遇到的第一座橋梁。
10:33(往眠月方向拍)

許久沒有維護,鐵軌已經被擠壓變形。
10:34(往眠月方向拍)

10:35告示告示告示(往眠月方向拍)

轉過一個彎之後總算看到崩塌的明隧道。
10:35(往眠月方向拍)

終於抵達一號明隧道!從阿里山商店區遠遠眺望大概曉得這裡是大片的崩塌地,近看才知道這裡地勢險惡,剛剛的森林秘境感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左手邊的崩塌谷地。眼前的景象似乎有種文明崩壞的感覺。許多走兩天一夜行程的登山客會選擇在此紮營,一方面視野良好,另一方面因為開闊所以手機還收得到訊號。
10:36(往眠月方向拍)
(往眠月方向拍)
明隧道中斷處,告示說的鐵門也是門戶大開,一旁還有位登山客設置的鐵鍊(往眠月方向拍)

這趟舊線踏查就在這結束了。據說眠月的地名由來是勘查阿里山林木資源的河合鈰太郎來此考察時,為了紀念他當年「眠於月下」,與自然合一的體驗而命名。但從我開始從事鐵道旅行以來,眠月線就一直處在中斷狀態,自九二一地震至今也已超過20年之久,包含我在內的許多後進都沒有火車行駛這條鐵路的記憶,實在有些惆悵。希望未來有一天,眠月線能再次復駛,能讓我們體會那與自然合一、「眠於月下」的感覺。

~如果想看更多有趣的鐵道故事,記得按下旁邊的追蹤還有到Facebook粉絲專頁按個讚~

參考資料
被遺忘的百年遺跡-塔山裏線(1916- )
阿里山鐵路塔山裏線遺跡
《阿里山鐵道》 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 1913
《阿里山事業ノ概况》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 1930年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762的世界】火車與櫻花的約會二部曲:SL31與花見攝影

隨著清明連假結束,阿里山的櫻花季也進入尾聲。4月8日,林鐵處開行了最後一次櫻花季主題列車(更多介紹請點這邊)。因為上次的搭乘體驗讓版主發現了沿線一些想拍的構圖,所以這次就沒有報名參加活動,並且刻意避開連假的人潮再次前往阿里山。

一大早搭乘頭班的7322路公車從嘉義上山。有了上次搭乘的經驗,也大致記下幾個容易抵達的沿線拍攝景點,因此入園後就先前往沼平公園的水山線路基上。從祝山林道上的平交道走進去即可抵達水山線拍攝點,可以從較高的角度拍攝列車從阿里山派出所到沼平進站前的S彎。主題列車的編組與上次相同,(祝山端)DL+4輛檜木車廂+SL31(阿里山),雖然這個點拍攝時是DL在前,但從阿里山往沼平的列車一般來說都是柴油機車在後頭後推上山,因此DL在列車前方同樣是難得的畫面。

尾巴補一張

之後版主前往眠月線內尋找拍攝點。眠月線舊稱塔山線,過去是阿里山林業鐵道的林場支線之一,二戰後里程是由當時的林鐵本線終點的阿里山車站(今日的沼平車站)起算。1980年代隨著阿里山旅遊設施重心轉移到第四分道,林務局在第四分道上新設阿里山車站作為林鐵本線終點,同時塔山線也截短轉型為觀光支線,改稱為眠月線,里程也改自阿里山車站起算。這次版主選的拍攝點位在塔山步道1K處,這裡的林下空間較為開闊,因此構圖的時候較不容易受到林木干擾。
森林中的火車是林鐵獨有的鐵道風景

下午最後一趟蒸汽火車又再回到了沼平公園附近,不同於上次是站在彎道內側拍攝,這次我選擇阿里山派出所旁邊的彎道外側,地點在眠月線一公里里程標附近。雖然已經接近花期尾聲,但彎道內側的櫻花仍然很爭氣地開放著,站在這裡剛好可以將火車與櫻花一同收入構圖,為這次的活動畫下了一個美好的句點。
先空車下山
在阿里山派出所前停靠
火車倒退回彎道再一張
最後SL31載著乘客回家了

追記:雖然說大部分的櫻花都已經結束花期了,但其他各式各樣的花接力登場。尤其是阿里山小七前的普賢象櫻正在開放,預計一周就會滿開。沼平公園的紫藤花、生態展示館前的台灣特有種-台灣一葉蘭也呈現花海氣勢,似乎還不想讓阿里山的春天就這樣結束呢!不過由於現在還是疫情期間,請大家盡量分散在平日上山賞花,同時注意社交距離喔。
小七前的普賢象櫻

台灣特有種台灣一葉蘭,在眠月線沿線還為了他劃設自然保留區
路旁的菊花也不甘示弱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