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老屋町】台北站前新地標!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自從2019年首次拆掉工程鷹架以來,不少人應該都發現到台北車站前多了一棟相當引人注目的「老建築」,那便是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重生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經歷四年的古蹟修復與展覽籌備,終於在3月25日試營運並開放一般民眾上網預約參觀,預計在4月20日正式營運。場長一得知消息便趕緊上網預約,今天就帶大家來先睹為快吧!

在參觀之前,先來補充一下這種建築的背景資訊。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是日本領台後第一家擔負日本內地與台灣之間命令航路的民間船運業者,根據《臺灣史料稿本》所收錄史料,當時大阪商船受台灣總督府命令經營有每月一趟的神戶=馬關=長崎=鹿兒島=大島=沖繩八重山=基隆,以及每月兩趟的神戶=鹿兒島=大島=沖繩=基隆往返航線,命令期間政府補助航海補助金6萬圓,擔負內台之間官員與郵務、貨物運輸。隨著業務擴展,大阪商船先是在台北車站前設置出張所處理業務往來,而後由當時知名的渡邊節建築事務所設計監造,主結構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現代式樣,屋頂上有日本傳統寶形造形式的四屋脊塔樓的和洋折衷鋼筋混凝土新廈在1937年完工,就此成為北三線道路上的醒目地標。

1928年台北市職業別明細圖上大阪商船還在台北車站前

不過,相信大家對於這棟佇立超過80年的建築一定是完全沒有印象吧。原來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政府成立省營的台灣航業公司接收船運業務,但卻經營不善只好以800萬元的價碼與台灣省公路局交換辦公大樓。公路局進駐之後,於1968年在東側仁濟院的土地上興建九層樓的辦公大樓,原台航大樓也順便增建四樓,並貼上黃褐色的磁磚,成為戰後「中華民國美學」風格的代表。公路總局在2014年搬遷到萬華之後一度面臨拆除,經洪致文與凌宗魁老師提報文資審議,正式由台北市文化局公告為市定古蹟,後續在時任文化部長龍應台介入下以攝影文化中心為目的進行古蹟修復。

2014年公路總局遷出前的外觀

這次古蹟修復工程是由曾參與台南林百貨修復的徐裕健建築師負責,以將建築恢復至1937年的外觀為目標,拆除戰後增建的部分空間,並重建具有興亞式特色的塔樓。修復工程不僅重現了塔樓,還將增高的騎樓地坪挖除,恢復原始的地坪的同時,也讓大門的花崗岩石材鋪面、騎樓柱踢腳收邊重見天日。在二樓東北角的展間則展示有大阪商船的海報,以及修復時替換下來的窗台、鑽心等建築物件,讓參觀民眾對建築歷史與修復過程有基礎的認識。

依據舊貌重建的塔樓
招牌也依舊樣式仿作
挖開舊地坪之後可以看到與現今人行道存在高低落差
重現日本時代的騎樓樣貌
1樓與2樓之間的迴旋樓梯
1樓的走廊
2樓樓梯間
修復時鑽探的鑽心樣本
除了修復老房子,也留下部分殘跡讓參觀者了解老房子的構造設備

2019年主體工程完工之後,再由國立臺灣博物館及國立臺灣美術館進行室內裝修規劃。完成後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主要作為攝影展示交流與教育推廣的場域,一樓主要是經營咖啡店與攝影圖書館,二、三樓則是策展空間,3月25日至4月18日試營運期間上網預約即可搶先參觀目前展覽的「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及「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兩檔特展。

1樓的咖啡廳即使沒有預約也能來參觀
2、3樓主要是照片展示空間

場長在參觀之後對於古蹟修復的部分十分欣賞,不僅是還原了建物剛落成時的外觀,也認真地在殘跡的部分忠實呈現。不過,畢竟這棟大樓經歷了船運及公路單位進駐的歷史,附近還有去年甫開放參觀的鐵道部園區,若能加以串聯,在這棟大樓展示海運和公路運輸相關史料,可說是得以完整呈現台灣的海陸交通史的難得場域。如今,大部分的空間卻僅僅作為攝影展間與攝影沙龍,實在是相當可惜。對於文化部願意投入資源修復這棟古蹟,場長還是要在此表示感謝,但還是希望在將來這棟建築能夠回歸台灣交通史文物及史料的展示、典藏使用,填補一直以來台灣相當缺乏的海運及公路運輸歷史論述。

最後在吐槽一下,這次三樓特展所展出的老照片相當精彩,但卻有一張明顯可判讀拍攝地點的照片仍籠統的標註為「弧形建築」(應為第一代台北測候所建築),令人有些擔心攝影文化中心對於歷史影像內容的判讀能力。有了硬體設施,軟體部分還是得要多加油呀!

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公告日期:2014-05-26
公告文號: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95500號
登錄理由:
1.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成立於1884年,於1896年獲臺灣總督府補助,受命經營日本至臺灣間及臺灣各城市間往來船運,對於臺灣近代海運影響極大,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在臺灣,除臺北外,在基隆、臺南及高雄亦設支店。光復後,臺灣航業公司及交通部公路總局(前身為臺灣省公路局)均曾設址於此,具有交通史之價值。 
2.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興建於1937年,由日本知名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二次大戰戰爭總動員前的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為興亞式建築風格,具建築史之價值。

參考資料:
1.《臺灣史料稿本》[公文類纂]乙三一卷ノ三四(明治二十九年四月十七日)
2.洪致文,《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臺北:前衛,2016),頁148-155。
3.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