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天文鐵道遊─台大天文期末觀測(20140206~08)

一早5點半的首班車到桃園轉655次莒光號。奇怪的是,七早八早的還是很多人搭乘,於是坐沒幾站就被趕起來了,只好窩在尾車拍路程景。

看著看著,真的發現山線和員林的路景變化好多。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兩地的鐵路高架化都如火如荼的進行,將來兩地的平面段鐵路都會走入歷史。於是一路下來拍了大概300多張照片吧,希望這些照片將來也能供人回憶。
路上也遇到熱心的台鐵員工,看我熱衷鐵道也提供我一些情報。我才知道,員林高架大概今年底就會上去了,要記錄的人手腳要快了。而阿里山鐵路修復工程似乎只差二萬平下面的一個隧道,快的話年底就會通車了吧。也因為他的工作是號誌相關的維護,於是也講解了好多號誌的知識!聊著聊著,火車也慢慢駛入斗六站。

石榴~寧靜的鄉間小站
從斗六轉車前往坐落田間的日式木造小站石榴,一個無人而幽靜的小站。剛步下車,眼前便是後站一望無際的稻田,令人心曠神怡!
雖然是木造車站,卻缺少了點古意,油漆似乎是新漆上去的,不若海線舊車站那樣斑駁老舊。站旁有社區所彩繪的月亮號,還有種植許多植物做綠美化,在在看出社區對於經營這個無人招呼站的用心。可惜的是車站上面的站名牌不見了,只剩下一小塊寫著"百年驛站"的牌子,向來往的遊人誇耀著曾有過的繁榮。
初插秧的田,希望新年能有好收成

木造的石榴站,沒了站名牌就少了點台鐵的味道

社區彩繪月亮號
霧鎖阿里山,晴男現身


        一行人在嘉義站會合後,跟著有趣的司機上山,但我因為太累就睡著了。
        放完行李大家就到阿里山車站走走看看。不過難得買了TRPASS想試試看可不可以進站,剪票口卻沒人,而且還上鎖。眼看著舊蒸汽火車頭被隔於門外,真是可惜!聽說傳說中的晴男到嘉義後發現車鑰匙忘在高雄,於是又回去拿,果然不其然,天空滿佈烏雲,不時飄來濃霧,令人擔心晚上的天氣。
         晚上邊看新聞邊等開天。在走廊上網時巧遇晴男出現,當大家抱怨天氣多差時他就說:「不會呀,我看雲有開啦」,結果出外一看不只霧散去,連星星都漸漸探出頭來。
        果然晴男傳說名不虛傳呀!

台灣天文的頂點鹿林天文台

從東埔山莊出發,沿著只有通行證才能通行、連腳踏車都不能走的車道走了兩個多小時。沿途五顏六色的地衣相陪,連樹都看起來像穿上了一件毛衣。之後終於到了鹿林前山的登山口,沿陡升的600公尺坡道,穿梭箭竹林才抵達了這台灣天文的最高殿堂。

TAOS、維新圓頂、SLTLOT,那些赫赫有名的望遠鏡,那些發現台灣第一顆彗星與小行星的望遠鏡,就這樣群聚在這小小的山頭。這是我從高中以來就很想來拜訪的地方,想來看看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們,想來看看這裡的星空。

可惜的是晚上沒辦法留在這裡,觀測助理剛好交接也不在,無法更深入了解這裡。但能見到台灣最大的1米望遠鏡LOT也值回票價了!

下山時,美麗的夕陽將天邊染成令人驚嘆的金黃色,也預告了晚上的星空精彩可期。但這時卻發現背在背上的腳架不見了!才想起來忘在天文台。通過電話後,駐站人員說隔天早上會幫我拿下來,但晚上就不能用了QQ。但換個角度想,自己的腳架能在天文台度過一個晚上吸收日月精華,也算是一種成就吧。

登山鐵路終點二萬平車站
第一天的晚上的觀星地。在黑暗中辨識出鐵道的特殊三角線設計,當時為了不讓車頭倒退嚕下山或是為讓車頭由前拉改成後推,於是利用三角線讓機車頭掉頭。在阿里山登山段的原始起迄點的竹崎和二萬平為使登山用車頭掉頭或換位置,就有了這樣的設計,只是後來日本人又將登山終點移到了沼平,二萬平的終點意義就漸漸不重要了。


晚上難以見到全貌,白天就能見到一些晚上看不到的東西。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滿園的櫻花盛開,讓大家在等車下山時殺底片。在二萬平車站眺望塔山風光,往下一看卻又再度"看見台灣"。當年八八水災,二萬平站場側線路基流失,下方的大面積坍塌地依然怵目驚心。即使有塔山、櫻花相襯,也掩蓋不了大地的傷痕。阿里山鐵路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森鐵大本營嘉義車庫


嘉義車庫除了靜態展示了許多老車廂與老火車頭外,現在仍擔負著車輛維修、調度的功能,說是森鐵的台北機廠也不為過。從以前的柴客車中興號到還能動態行駛的26號蒸汽機車,和以前接待外賓的超高級車廂應有盡有。

因為森鐵本線正好從車庫穿過,於是運氣好的話也能見到正班車行駛而過的畫面。這次運氣就相當好拍攝到從奮起湖回到嘉義的阿里山號,而過了幾分鐘後,這班車也回送回到了嘉義車庫,於是留下了許多難得的影像。看到工作人員辛苦地將車輛引導回車庫,接著清理車上汙水,才能真正了解我們能有舒適的乘車環境都要歸功於他們。回頭看看台鐵自己的鐵路設施,要是台鐵自己的調車場也能這樣動態展示該有多好!
接著步行到充滿古意的北門車站,車站同樣在最後一班車(16:14)駛離後就關門休息了。屋簷下那充滿歐式風格的燈與以羅馬數字表示的大鐘,使木造的車站除了古老卻也多了點工業革命現代化的風格。我在此是個遊人,旅行於過去與現今之間。
充滿古意的北門車站
有點老舊卻也有點現代
然而一聲"眶啷"聲打破了這漫遊的懷舊氣氛,站旁的陳列的舊客車的玻璃碎掉了,而一旁是手拿瓦斯BB槍、大約國小年紀的兩個小孩。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做的,於是就先在一旁觀看,但他們之後沒再對舊車動手腳,反而將北門站站廠當成靶場,朝軌道區射出子彈。為了趕回家,於是觀察一陣子就不和他們耗下去了,但真的有點後悔當下應該直接報警處理。這些車廂都是前人留下的重要文化資產,即使已不在這條鐵路上奔馳,卻也能提供一些發展的線索,然而卻總是有人不懂得珍惜。這一幕,想必每個鐵道迷都會心痛!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總是有人不懂得珍惜歷史
搭著152次自強號,在黑夜中橫越濁水溪,準備回家,然而回到鶯歌卻以大雨迎接我。害我好想念南部的陽光;好想念那滿天的星空;好想念嘉義的雞肉飯與熱情的人們,健談的捐血護士小姐、有趣的司機大哥及這趟旅程遇到的所有人。如果可以,以後乾脆搬到雲林或嘉義住好了XD(前提是六輕快點滾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