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產業遺產】餵養臺灣土地的水源地:烏山頭水庫

無論是搭乘高鐵或是台鐵,每次都會被車窗外一望無際的田野吸引,尤其是到了夏季,一整片的綠色稻浪更是療癒了平時被關在盆地裡的都市人的內心。然而,這一片風景卻不是這樣地理所當然。原因不外乎臺灣山脈陡峭、河流短小,加上雨水集中在梅雨季與颱風,使得過去縱貫鐵道以西的嘉南平原水田化比例僅約16%,沿海地方更有土壤鹽化問題。今天要拜訪的地方,便是讓這片看天吃飯的土地成為臺灣穀倉的嘉南大圳源頭──烏山頭水庫。

為了解決平原缺水的困境,在地方首長與團體請願下總督府派遣技師八田與一前往當地,八田在考察之後於1917年提出了「官佃溪埤圳計畫」,不過卻因預算過於龐大而未獲通過。但巧合的是,日本內地因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米價飆漲,而爆發了一場由一群家庭主婦發起的「米騷動事件」,為了讓臺灣稻米增產來平抑物價,於是日本國會在隔年通過了官佃溪埤圳計畫。計畫幾經修改之後定名為嘉南大圳,身為嘉南大圳源頭的烏山頭水庫是其中工程最為浩大的部分,前後歷經10年才完工。

這天場長在官田工業區北邊的二鎮陸橋拍完火車之後,便搭乘橘10路公車來到了烏山頭風景區門口。幸運的是平時要價200元的入園費用,在冬季期間不僅打對折,甚至還因為我是坐公車只算我優待票60元。入園後我便直奔壩頂找當時工事期間,負責運輸任務的蒸汽火車。這輛車根據洪致文老師的考證,是1921年由日本車輛製造的嘉南大圳C型兩動軸10噸蒸汽機車,更是臺灣目前現存少見水箱位於車底的「置底式水箱」(Bottom tank)形式的蒸汽機車。這條運輸工事資材的鐵道大抵是沿著今日的八田路,至隆田車站與縱貫線銜接,同時還可以與糖鐵大內線相互連絡。

剛到水庫壩頂的時候,明明都已經早上10點多了晨霧卻還沒散去,我索性在長椅上打盹。好不容易在近11點時陽光終於露臉,得以好好欣賞這座當時東亞第一的水庫。烏山頭水庫的堰堤不同於高聳的混凝土大壩,而是以土砂與黏土構成的土壩,建設時採用水強力沖灌,再加以夯實的半水成式工法,在當時的亞洲僅此一例。水庫除了蓄積官佃溪的水之外,同時也藉由烏山頭隧道向曾文溪越域引水,完工時的有效蓄水量達到1.5億立方公尺,灌溉面積涵蓋從濁水溪到二層行溪的15萬甲土地。從水庫出發的水圳會在分岔出南、北兩條給水幹線,其中已經退役、負責調控的水閘門也展示於火車旁,展現大圳落成時的工藝水準。

烏山頭水庫堰堤的剖面圖
(取自《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1930))
長達1273公尺的堰堤,承載當時東亞第一的蓄水量
迷霧中的烏山頭堰堤
使用超過70年的南、北幹線分歧閘門
當水庫滿水時讓水自然流出的餘水吐

沿著大壩向北走,一旁的林下坐落著一座八田與一的銅像,不同於統治者銅像多為莊嚴的站姿,八田像的姿態彷彿他正坐在樹下思考如何完成這個劃時代的工程。擔任大圳組合監督、工務課長及烏山頭出張所所長的八田與一在工程中不僅盡心盡力,在大圳完工之後更與板橋林家共同創立「土木測量技術員養成所」(今瑞芳高工),積極培養臺灣在地營造與機械操作人才。位於大壩與送水口之間、紀念殉職職工的殉工碑亦不分台籍或日籍,而以殉職時序排序,因此獲得當時民眾的讚揚,在大圳完工後甚至為其鑄造銅像紀念。

八田像與其妻子的墓碑
撫慰殉職職工的殉工碑

即便是在二次大戰期間大部分銅像都被徵召去製造武器,以及後來國民黨去日本化的氛圍,這尊銅像依然獲得保護,並回到烏山頭水庫邊,靜靜守護著這片水源之地。不過至今仍有激進人士認為殖民幫兇不值得紀念,2017年時銅像遭到斬首破壞,震驚社會各界,就算銅像後來修復完成,管理單位仍圍起紅龍深怕再被破壞。雖然說嘉南大圳的建設確實是日本內地的米騷動事件推了一把,但受其滋潤長大的農作物,卻是直到今日持續餵飽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只要是生活在臺灣我想都不能否認自己沒有從嘉南大圳獲得好處。不過或許就是太理所當然,即使大多數人不能接受這種破壞行徑,但大家卻幾乎沒有嘉南大圳的記憶與了解,才會讓這群擁抱如此史觀的人有可趁之機吧。

銅像前圍起紅龍

離開壩頂來到嘉南大圳通水之初的送水口。這座1930年啟用的送水口共有四個水閘門,水門全部開啟時奔騰的水流素有「珊瑚飛瀑」的美稱。在送水口旁還有像是噴水池的「平壓塔」,目的是讓水門開啟時突增的水壓得以宣洩,藉此保護送水設施。八田與一在二戰中過世後,其妻子外代樹在戰後不願回到日本內地,便投身此地輕生,留下一段悲傷的故事。在烏山頭水力發電廠旁的新送水口完工之後,舊送水口已退居第二線,加上拜訪時恰逢旱季,要再目睹珊瑚飛瀑的景觀可是不容易了呢。

其中一孔水閘門改建為八田水力電廠的進水口
如同噴水池一般的平壓塔

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完工之後由官民合資的半官方機構「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負責管理,戰後則由嘉南農田水利會接續事業經營。不過在2020年農委會成立農田水利署,將各地方水利會組織改為官方機構之後,烏山頭水庫也由農委會接管。農委會此舉在基層引發不小的反彈,原因便是漢人移民來臺灣開墾之初由於政府效能不彰,大多數的水利設施都是由民間集資興建,也因此長期以來被視為私有財產,水利會的組織改造對於農民來說無異於財產被充公。

不過由於臺灣特殊的氣候與地理條件,稀少且具有公共性的水資源也因水圳組織各自為政而無法有效利用,所以政府從日本時代一方面藉由現代化水利設施的新建,另一方面整合各個水圳組織,積極介入水權管理。撇開各界揣測的政治利益不談,水圳的公共化或許是百年來國家掌控能力逐漸提升的必然結果。隨著烏山頭水庫淤積量已達一半,氣候變遷也年年加劇,未來政府能否發揮效能讓嘉南大圳繼續餵養這塊土地,不置可否地將會是相當嚴峻的挑戰。

參考資料:
1.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圳流百年:嘉南大圳的過去與未來》(臺北:方寸文創,2020)
2.枝德二,《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臺北,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1930)
3.飛行場の測候所,〈
嘉南大圳工程用C型車(日本車輛1921年製)新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