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臨港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日本政府計畫將高雄打造為南進的基地,因此有了高雄港第三期的築港計畫,同時規劃了相關軍需工業的進駐,其中的臨港線東段的開闢便和這些工業區有關。[1]這塊工業區在戰後繼續成為高雄工業發展的基礎,台塑、台鋁、台灣機械、台灣鋼鐵等等工業都在此設廠,1960年代更因加工出口區的開發,臨港線上聚集了各式各樣的貨物列車。不過隨著都市與產業轉型,近年則逐漸轉型成為商業區,夢時代、85大樓和高雄展覽館都設立於此。
1936高雄市市區擴張計畫圖(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
1976高雄市街圖(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
為了高雄的都市發展,交通部臺北市區地下鐵路工程處在1998年完成了〈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綜合規劃〉,並在2000年通過環評審議。這項「高雄計畫」中,除了位於今日新左營的調車場建設和左營到鳳山牛稠埔溪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外,也包含了第一臨港線東段的地下化和新建草衙、屏東調車場,將第一臨港線東段轉型作為旅客鐵道。不過由於計畫過於龐大,加上高雄市也有捷運路網規劃,經過重新檢討後,臨港線的地下化轉型也因此被取消。
(取自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綜合規劃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簡報[2]) |
隨著公路物流的興起和工業區的沒落,臨港線的運量逐漸減少,2008年高雄港到前鎮車場的第一臨港線開出了停駛的第一槍,2011年第二臨港線也相繼停駛。環狀的臨港線從鼎盛時期的22.238公里,縮減到剩下聯絡高雄與前鎮車場的5.4公里,維持高雄機廠的車輛進出。[3]然而,一方面因為中央政府早早就放棄了臨港線的地下化,另一方面為了高雄市環狀輕軌的建設,這條高雄僅存的臨港線鐵路終究敵不過大環境,在高雄鐵路地下化通車前兩周提前於今日走入歷史。
不過早在今天以前,高雄機廠便開始了遷廠程序,在9月的時候就陸陸續續把散落各地的停用車輛送入廠內準備進行報廢手續,修好和待修車輛則送出廠區。這段期間也讓許多早已消失的貨物編組得以重現,像是9/21從康樂站送來的油罐車、9/26從加祿送來的煤斗列等等,讓許多包含我在內的年輕鐵道迷見證了台鐵那段曾經繁榮的貨運歲月。
今日高雄機廠廠內也舉行了盛大的畢業典禮活動,平日只有一輛編成的通勤列車也臨時加掛一輛。早上的通勤列車本務由R55擔綱,早上去程的7211次準時從新左營出發,約7點40幾分抵達機廠小月台,回程的7212次則在8:06通過小月台,啟程回到新左營機務分段。
雖然說今天是沒有車要進廠的,但或許是為了讓沿線鐵道迷能拍到好畫面,進廠的7221次還是牽引了敞車、PP客車及守車各一輛進廠。進廠列車在9:50抵達前鎮車場,將進廠編組放在一邊之後,等待廠內典禮進行完畢。
等到廠內典禮告一段落,廠內的調車機S210牽引要出廠的郵政行李車、莒光號及餐車各一輛離開裝配場,廠房外的雨漏試驗設備也行灑水禮。出廠編組與R55連掛之後,再接上原本的進廠編組和一輛守車,10:40出發前往前鎮車場進行調頭,不久後就開車前往新左營機務分段留置。
建國路的看柵工也是最後一天上工了 |
經典的高雄土產S200型經過臨港線 |
下午的通勤列車是高雄臨港線的最後一趟列車,往前鎮車場的7213次在121次自強號後從新左營開車,展開臨港線的最後之旅。這趟通勤列車的本務機正是早上跟著出廠列一起出去的S210,S200型不但高雄臨港線貨運時代經常使用的機關車,直到21世紀初期也一直是員工列車本務的固定班底,因此台鐵這項安排是相當有意義。出廠的員工列車在16:41進入機廠小月台,乘客上車完畢後一聲鳴笛,就啟程離開了高雄臨港線。沿線追車的車隊一路追趕,凱旋路上顯得十分熱鬧,平交道處都造成交通壅塞的盛況。
高雄地上段鐵路穿梭於高樓之間 |
小月台旁擠滿了送別的民眾 |
回顧這條臨港線鐵路,筆者最早是從《鐵道情報》215期上看到了關於高雄機廠員工通勤用普通車的介紹,原本計畫利用去南部參加暑假營隊的轉車空檔前往紀錄。然而那一年卻不幸發生了81氣爆,為了配合災後重建工作,臨港線也配合停駛了好一段時間。
氣爆後為了配合重建,臨港線停駛了一段時間(2014.8.25) |
二聖路的調車觀摩是我踏入鐵道社群的起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