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切換新路線後便閒置的舊臺鐵五堵隧道,在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處整修後,於2019年10月重新以基隆河自行車道的身分開放通行。2020年底,五堵貨場外圍最後的一段自行車專用道完工,不僅讓自行車得以從南港一路沿河騎到基隆七堵,途經的五堵貨場更是吸引一般民眾看火車的亮點。
位於新北與基隆兩市交界附近的五堵,由於受到五堵南山的阻隔,形成鐵道路線的一大瓶頸。清代鐵道建設時工程師建議興建隧道貫穿,但執行者卻是將路線沿山環繞,導致路線標準不佳,因此在1895年屬於軍方組織的臨時臺灣鐵道隊便展開基隆臺北間路線改建工程。改建工程在1898年完工,但除了五堵隧道因地質過於鬆軟再加上連日大雨,因而無法完成興建。
1899年鐵道部成立之後接手北部改良線後續興建與規劃,考量若將臨時臺灣鐵道隊的路線復舊將耗費大量成本,因此放棄原本的複線隧道,改新建長596呎的單線隧道一座,並在1899年12月完工。隨著鐵道運量增加,鐵道部在1912年度展開基隆臺北間複線化工程,於第一代隧道的山側新建另一座單線隧道,和第一代隧道一樣都是以紅磚為隧道口與側壁建材,但在南口上有「見可而進」題字。20世紀末期臺鐵配合臺北鐵路地下化將調車場與貨場遷移以及汐止鐵路高架化專案,兩座隧道一直使用到2002年才由新建的雙線五堵隧道所取代。
兩座自縱貫線通車初期留存至今的五堵隧道,僅第二代隧道做為五堵貨場的聯絡線仍持續使用,第一代隧道則遭到廢棄。在廢棄長達16年之後,新北市政府終於在2018年展開自行車道活化工程,並在2019年10月重新對外開放。場長從五堵車站租借YouBike沿著基隆河邊出發,途經五堵貨場來到了這座第一代五堵隧道,內部搭配燈光凸顯紅磚的古樸氣氛外,隧道上方還留有當初縱貫線電氣化時架設的電車線吊臂及礙子呢。
|
自行車道路線圖 |
|
第一代五堵隧道南口 |
|
隧道頂部還留著電車線吊臂 |
|
電車線吊臂基座遺跡 |
|
從北口望向南口 |
|
第一代五堵隧道北口 |
從隧道騎回五堵車站的路上,自行車道沿著半山腰而起,正好能夠從高處眺望五堵貨場內的幸福水泥儲運站。當初臺北鐵路地下化延伸至南港的同時,南港調車場與貨場也規劃向都市外圍搬遷,便將原本用來進行貨車編組的七堵駝峰調車場進行改建。雖然臺鐵貨運式微使得貨場得以縮小規模,但改建後的七堵調車場仍不足以應付東部砂石及水泥產業所需,因此南港專案便規劃新建五堵貨場因應。五堵貨場大致可分為南、北兩區塊,從空照圖上看起來就像一個蝴蝶結;北側區塊是貨物的裝卸區域,如東部啟運的砂石、水泥以及裝載大理石等貨物的貨櫃,南側區塊則是供列車編組及到開。
|
臺灣通用正射影像【NLSC】(資料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
|
南側的貨物編組到開區 |
|
北側的幸福水泥儲運站 |
|
準備卸貨的水泥斗車 |
|
從自行車道上可以從高處觀察車輛調度情形 |
|
牽引水泥斗車往儲運站的調車機,後方是砂石場 |
|
當日休息的另外兩輛幸福水泥調車機 |
除了在自行車道上可以看幸福水泥調車機移動貨物車輛外,沿著貨場西側道路還可以到南側的列車到開區域等貨物列車發車。若是喜歡工業鐵道風的景色,這條自行車道也不失為一個適合假日散步的好地方。
五堵鐵路隧道
公告日期:2003-05-01
公告文號:北府文資字第0920002939號
登錄理由:
一、本隧道乃日治初期縱貫線之遺物,而台北縣端洞口上方有一石扁,上書「見可而進」,乃大正三年(1914年)之物,可為台灣鐵路交通史上之主要證物。
二、建物為紅磚拱圈隧道形狀優美,磚砌整齊,且結構堅固,以馬蹄形拱配合墩式土堤所作的邊坡護堤,以卯石邊坡施作,並在洞口以山牆式洞門作收分,乃磚式工程之典範。
三、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的完成,不僅是台灣交通史上的重大變革,也是台灣近代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
參考資料:
《臺灣鐵道史》上、中卷(19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