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在去年底於台灣設計展期間舉行「百年鳴森」林業鐵道特展,展覽內容詳細介紹了火車如何爬山等等相關鐵道技術知識。不過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靜態展示的照片仍不如實際從火車上看見的風景。因此,策展方與林鐵處合作於1月25日舉辦「百年鳴森」專列,提供「地景工作坊」與「輕鬆放空行」兩種行程,讓大家來一趟深入林鐵私房秘境的小旅行。
這次專列由五節阿里山號車廂及DL45柴油機車組成,車輛側邊與編組前後則有為這場活動設計的Headmark與行先板。名額有限的「地景工作坊」安排在第一輛車廂,由策展人古庭維為參加民眾深入解說沿線地景,至於場長受邀參加「輕鬆放空行」為後方四輛車廂,沒有滔滔不絕的解說員,可以輕鬆地看著遠方的景色,安心地在手機訊號時有時無的旅程中放空。這趟旅程原定上午8點半從嘉義出發後,沿途停靠樟腦寮、梨園寮、水社寮、多林,最後在下午1點半抵達終點十字路車站,不過因為出發前因車況而臨時更換編組,使得出發時間略為延後8分鐘。
|
專列緩緩駛入嘉義站 |
|
專列活動的行先 |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平原風景,列車緩速通過竹崎交換通券後進入山區,窗外的風景轉為闊葉樹林與檳榔樹林交錯。在經過半小時之後,列車於09.44抵達了樟腦寮車站,不過列車卻是一度過站不停,最後才倒退嚕進入車站。原來樟腦寮站是一座折返式車站,早期列車因剎車性能較差,加上車站前後的路線坡度陡,當列車停在斜坡上有可能難以起步,因此多數登山鐵道常常設有折返式車站,站內股道坡度平緩、得以讓列車安全地停車與起步;折返式車站可以根據列車能否直接通過分成兩類,而樟腦寮車站可是目前臺灣現役唯一可供列車直接通過的類型。
|
樟腦寮雖然是折返式車站設計,但允許列車直接通過 |
|
專列停靠在水平的場站內,從左上到右下為正線 |
停靠樟腦寮的同時,原本籠罩山區的雲霧也逐漸散去,受雲雨帶影響數日的天空總算透出南部應該要有的冬日暖陽。旅程之所以會停靠樟腦寮站,當然是因為專列後方就是正班的1次阿里山號將會在這裡追越專列。因此不少人下車後便開始尋找能夠將兩列車收入觀景窗的地點,試圖呈現活的折返式車站的樣貌。
|
火車與加水塔定番
|
|
兩列車在樟腦寮交會 |
交會完列車之後,場長把握所剩不多的時間趕緊和賣鼠麴粿的阿桑「交關」一下,隨即跳上車。由於阿里山林鐵的號誌與道岔系統並未自動化,因此雖然列車準時於10.25開出,但在過20號大橋前還是得先停車,除了要確認前方的阿里山號已經通過4公里外的獨立山車站,還得讓車長下車將轉轍器扳回正位才能繼續前進。專列通過20號大橋之後便開始沿著著名的獨立山螺旋線爬上獨立山,窗外的樟腦寮車站與聚落隨著列車繞著山而反覆出現三次,列車的高度也越來越高。通過紅南坑旁的獨立山車站之後,路線來到了牛稠溪和出水溪流域之間的稜線上,我們沿著稜線來到了梨園寮車站。
|
從螺旋線上望向樟腦寮車站 |
穿過15號隧道之後我們在梨園寮車站下車,穿上工作人員發的安全帽等裝備,一行人沿著鐵軌步行約200公尺抵達見晴台。見晴台是鄰近梨園寮車站的一處歷史悠久的展望點,過去不僅日本皇室成員參訪時會在此駐足,前總統蔣介石也曾於此處俯瞰嘉南平原的風景,或許也遙望著失去的故土吧。為了讓大家有良好的體驗,工作人員在行前還帶著工具來整理環境,除了清理視野之外也標示出懸崖的位置,不過據說他們搭火車上山時,售票人員還很狐疑地再三確認是不是真的要去梨園寮,似乎也說明了這個地方有多麼秘境。
|
梨園寮站緊鄰15號隧道 |
|
在工作人員協助下,見晴台變得十分寬敞 |
|
可惜霧氣還是有點重! |
停留約20分鐘後,我們再度搭上火車,約在中午時分抵達了水社寮。水社寮車站恰好位在林鐵本線的一處「Ω」字形的大彎道上,亦是盤山展線的登山鐵道特色之一;車站並未派有站務人員,候車室則由當地社區設置蝙蝠生態展示館,向大家介紹當地生態。因為行程碰巧遇上本土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交通工具內又再度被禁止飲食,專列工作人員發的樟腦寮鼠麴粿和梨園寮的林韻茶園綠茶只能在這裡找地方享用。
|
水社寮站剛好在大彎道上 |
離開水社寮車站前往多林途中,列車一度在41號橋上慢行通過,八掌溪河谷和遠處的大湖尖山、壯闊的風景在橋上沒有遮蔽物的情況下盡收眼底。經過約40分鐘的旅程,我們來到了多林車站享受獨特的秘境氛圍。剛好在柴油機車旁邊有一棵樹上開著梅花,吸引大家前來排隊拍照。
|
41號橋上可說是此行展望最好的車窗風景 |
|
頗有秘境氛圍的多林車站 |
|
花見攝影 |
最後旅程在下午1點半左右抵達了這趟旅程的終點十字路車站。十字路車站在日本時代恰好是往來達邦與來吉的古道交會處,因此得名為十字路,具有交通節點上的意涵。現今由於屏遮那路段仍未修復通車,十字路車站下方又恰好是台18線阿里山公路,因此成為旅客繼續前往阿里山的轉運點。專列到站後列車長隨即通知我們要盡速下車,原來要下山的2次阿里山號已經在車站的阿里山端等著進站載客,專列下客完之後得先往多林方向退出正線、轉線至側線,才能讓正班車進站,意外地讓十字路車站變得十分熱鬧!
|
從十字路可以眺望塔山山系和遠方的來吉村落 |
|
兩列車交會等待調車 |
雖然這次的行程並沒有使用蒸汽機車或檜木列車等特殊車輛,也沒有特別的列車表演等活動安排,但這樣簡單地旅行似乎也不賴。現代社會做事彷彿都要有目的性,旅行也只剩下到景點打卡這個目標,卻也讓我們忽略了那些人氣沒這麼高的小地方和沿途的風景。但透過這次的旅行安排,那些以前可能得傷透腦筋才能拜訪的秘境,難得可以完全放空、無痛拜訪,重新認識阿里山林鐵沿線的小故事。最後,再次謝謝林鐵處及春臨臺灣的安排,以及辛苦的工作人員!
延伸閱讀:
【時光土場】當設計與百年鐵道相遇:台灣設計展X阿里山林鐵109周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