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告別時光】柴聯自強號們的畢業旅行(下):北花特快車光榮退役

2023年4月26日臺鐵年度改點首日的上午十點半左右,不在時刻表上的銀白色車身、橘黃線條相間的DR2800型柴聯自強號緩緩駛入樹林站第三月台,一旁並列代表著東部新世代城際列車的EMU3000型,立刻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在簡單的引退儀式過後,專車在上午10:45準時出發前往花蓮,踏上41年來不斷往返路線的最後一趟旅程。

6666次DR2800型專列最後一次行駛在北迴線上,邁向車生終點站 

非電氣化路線的特快車

在EMU3000型城際電聯車持續增備之下,臺鐵陸續將已達使用年限的舊型城際列車引退,此次改點中消失的便是行駛超過30年的DR2800、DR2900、DR3000型柴聯自強號。1980年代臺鐵北迴線與臺東線軌距拓寬工程通車在即,為了提供與縱貫線同等級的自強號服務,臺鐵在1982年針對尚未進行電氣化的東部幹線引進了DR2800型柴聯車,於6月1日投入臺北花蓮間自強號,成為北迴線的初代優等列車。

初代北迴特急駛出福隆隧道

不過很快地,擁有絕對時間優勢的北迴線立即面臨一票難求的問題,加上南迴線也即將通車,於是臺鐵在1987及1990年又再向日立製作所引進DR2900/3000型柴聯車;值得一提的是DR2900型的第二批車在1987年農曆新年抵臺前,沒想到臺鐵已經將車票售出,當時員工連忙趕緊整備才讓加班車得以開出,春節期間新車也沒有出差錯,日立的品質因而在臺鐵長官心中留下深刻印象。DR2900與DR3000型柴聯車的設計幾乎相同,相較於DR2800型的車體顯得更為方正,端面的低運轉台與方形駕駛窗與日本1950年代的キハ10系、キハ20系氣動車極為相似,成為臺日鐵道迷之間的共同語言。

方方正正的氣動車顏在日本鐵道圈也是令人懷念的元素
DR2900/3000型登場時補上了臺東線軌距拓寬後的城際運輸需求

雖然備有冷氣且速達性高的柴聯自強號大大改變人們前往花東縱谷的交通方式,但實際上北迴線的路線標準與柴聯車的車輛性能仍和縱貫線有不小的差距。根據前輩的回憶,以前從臺北前往臺東的城際列車前、後車廂並不會一同前往臺東,而是會在花蓮加、減掛,當時花蓮臺東間不少人擠不上車就只能掛在摺疊車門旁邊,等到了花蓮站再去加掛的車廂搶位子。隨著環島鐵路電氣化與路線標準提升,臺鐵自2007年陸續投入太魯閣號、普悠瑪號城際電聯車,舊型柴聯車與新車的性能差異很快地被放大。然而,一編成才8輛的新車無法有效解決運能不足的老問題,逐現老態的柴聯車只能繼續在路線上服務,直到EMU3000型大規模引進才終於迎來世代交替的轉捩點。

初代與二代北迴線特快車光榮退役

為了紀念這個進步的歷史時刻,加上去年莒光號與EMU1200型自強號引退活動的成功經驗,臺鐵這次非常積極主辦這次DR2800-DR3000型柴聯自強號的引退活動。除了4月26日發售本業的紀念便當,以及限量十組要價58000元的司軔閥把手外,也特別開行兩班分別由DR2800型與DR2900+DR3000型行駛的6666次與6688次專列,從樹林到花蓮中途只停靠板橋、臺北、松山、宜蘭,讓旅客回味北花柴聯特快車的回憶。

臺鐵在樹林站第三月台舉辦簡單而盛大的引退儀式(圖片來源:台鐵FB)
退役柴聯車的司軔閥把手禮盒,要價不斐呢!(圖片來源:台鐵FB)

為了活動所設計的紀念頭牌、票卡套、印章則延續去年的合作模式,由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協助策劃與設計。頭牌更是在退役前五天就掛上兩列車的頭端與尾端,時逢周末讓許多人出門追車。以前和朋友出門拍火車的時候,因為柴聯車的不鏽鋼車身在風景中不易突出,加上在非電化時代幾乎滿街跑,通常都是利用柴聯車的時段休息或移動到下個拍攝點。隨著在三款柴聯自強號引退時間逼近,朋友之間也吹起一股「贖罪」風潮。

DR2800型的頭牌使用書法字體,並搭配銀白色與橘色線條等車身視覺元素
DR2900/3000型的「自強號」使用圓體,銀白色背景中則融入清水斷崖與龜山島等沿途風景元素

對於我這樣一個生活在縱貫線北段的沿線居民來說,雖然在搭車經過樹林的時候偶爾都會看到柴聯車,但兒時對於柴聯自強號的記憶只有把車門上的車種牌(以前還是燈箱式,不是LED顯示器)看成「白強號」的荒謬記憶。一直到高中畢業那年和社團朋友自辦環島旅行,搭乘由DR3000型行駛的303次,才有了第一次搭火車前往花蓮的經驗。如今環島鐵路已全面電氣化,速度和服務設備不符合時代需求的氣動車特急終究要走下舞台。在這一天,無論過去對於他們有怎麼樣的嫌棄,只留下無盡的再會與感謝!

以前的行先是燈箱式設計,不覺得遠遠看「自」很像「白」嗎?
柴聯自強號在風景中不易突出的特性,常常讓許多攝影同好選擇放掉,直到引退才後悔不已

雖然一定有人希望臺鐵能留下一些退役車輛作為動態保存車,但無奈的是目前臺鐵的觀光列車規劃似乎就只打算保留藍皮解憂號、兩鐵觀光列車和鳴日號(未來或許還有山嵐、海風號?),對於其他車型的動態保存興趣缺缺。巧合的是在四月初臺鐵決定將DR2800型的兄弟車、原本列入動態保存的8輛DR2700型光華號大砍到剩下2輛,剩餘6輛車除了一輛保留予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之外皆已完成報廢程序。DR2700型退出定期運用還不到十年,就算政策性宣示列入動態保存車隊,也不保證有本錢可以保存下去,或許這就是現在的臺鐵吧。

8輛白鐵仔動態運轉已成絕響

不過相較於三十年前老車全部拆光光,臺鐵這次確定會留下DR2800型3輛一編組(DR2803+DR2852+DR2814)作為靜態保存車,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宣布會購入DR2818號先頭車進入館藏。期待有更多有緣人(尤其是東部的鐵道文化場域)能夠讓保存最大化,讓這些創造東部陸上交通革命的功勞車輛能夠繼續述說那段穿越中央山脈的鐵道故事!

DR2818號確定入藏鐵道博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