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與社會的連結消失,自行獨立於社會之外,自成一格。經濟開始驅動我們的行為,我們工作、消費和思考方式。我們的體制終究會承受不住。因為它吞噬了原有的社會關係,以及我們和自然環境的關係。」
─經濟學家卡莉•博蘭尼(卡爾‧博蘭尼之女)
公視所播映的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資本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的故事要從地理大發現隨之而來的殖民主義開始說起。探險家因「新世界」的發現而迅速累積財富,接著而來的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也促使了資本主義的出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隨後的自由主義學家更推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法則也是至今跨國產業分工的基礎。
雖然資本主義能夠快速的促進繁榮,卻也產生貧富差距擴大、弱勢人民的生活條件變差等等問題。像是在比較利益法則之下,某些國家不能用自己的糧食來養活自己的人民,沒有其他專長的農民瞬間成為過剩的失業人口,因而只能在貧民窟中求生。隨著法國大革命的浪潮,馬克思也提出了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這些批評都彷彿是預言般一一實現。勞工做得要死要活卻得不到任何快樂,甚至與所製作的產品脫離;資本主義之下,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人類所重視的種種社會價值,包括種子、自由和主權....都可以是交易的商品。
然而隨著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以馬克思之名為號召的共產陣營(我覺得這是害馬克思黑掉的原因之一)似乎隨著蘇聯瓦解而不受注目,大家又把焦點轉移到了凱因斯和海耶克對於戰後經濟的辯論上。凱因斯因順利解決美國在經濟大恐慌後的危機而聲名大噪,但當經濟穩定之後,資本家又覺得政府管太多,使得雷根、柴契爾又擁抱了新自由主義。在這場辯論中,凱因斯的成功,或許也得考慮歷史因素。但新自由主義那套就非常不對我胃口,市場自律、自我調適根本是無稽之談,甚至他們對於貧富差居拉大的解釋是勤奮vs懶惰的自然現象,簡直就是一群關在象牙塔裡的菁英霸權!
最後紀錄片結束在台灣人不熟悉的卡爾‧博蘭尼身上,他跳脫了前面的辯論而回去面對一個現今經濟學家都很少問的問題:到底是為了要讓社會好而需要經濟發展,還是要社會為了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勞力是一種人類活動,貨幣是購買權力的代幣,土地是大自然、人所無法控制的元素」清楚點明了這三種是社會所珍視的價值,而不是商品。回過頭檢視我們所面臨的經濟危機,包括台灣,之所以發生這麼多房價飆漲、債務危機、派遣勞工......等等事件,不就是因為我們把勞力、貨幣、土地當作商品一樣買賣的關係嗎?
回到台灣(這系列訪談都沒提到台灣真的很可惜!)來看,我們的政府不斷的擁抱新自由主義,甚至連政府都開始像財團企業一樣的運作,參與新自由主義的推動。因此公共建設開始不斷強調投資報酬率,各部門大量雇用派遣勞工,甚至透過公權力進行土地炒作。基本上,當政府像個財團一樣的參與這場遊戲,那他就跟一個殖民政府沒兩樣了。最可惡的是,政府更透過教育不斷的灌輸溫拿就是敢衝又勤奮、魯蛇就是好吃又懶做的觀念,把人民當奴隸一樣使喚、當猴子一樣耍!我必須坦白說,台灣會被叫做鬼島,就是因為被一群垃圾所統治!
最後以這句話結尾:「當經濟與社會的連結消失,自行獨立於社會之外,自成一格。經濟開始驅動我們的行為,我們工作、消費和思考方式。我們的體制終究會承受不住。因為它吞噬了原有的社會關係,以及我們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希望台灣能真正走向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社會主義國家,台灣人值得得到更好的對待!
我愛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