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老屋町】漢本遺址最後巡禮

蘭陽博物館為了配合將在8/10開展的「重見漢本遺址」特展,因此舉辦了遺址現地見學活動,並由庶古文創公司考古團隊的朱正宜老師導覽。不過原定於7/30舉行的漢本遺址見學活動因為尼莎颱風攪局,使得活動順延了一個星期,於8/6重新舉行。

2012年在蘇花改工程如火如荼進行時,在谷風隧道南口挖到了距今約1100-1400年前金屬器時代的漢本遺址,隨後立即啟動搶救考古。結果沒想到,在2015-2016年又在該地發現了約1400-1700年前的第二文化層,同時出土大量的玉器、陶器、金箔、煉鐵遺跡(鐵渣)等等重要文物,使得漢本遺址與蘇花改工程的爭議浮上檯面。

隨後因著豐富的考古成果發表,文化部也在2016年指定漢本遺址為國定遺址。然而由於遺址位置相當接近谷風隧道南口,使得繞道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後只能在搶救考古完成後將遺址回埋,讓施工單位繼續施工,因此蘭陽博物館舉行的這場見學活動便可能是一般民眾最後一次親眼見到這片遺址了。
遺址現場,遠處山壁上就是谷風隧道 
前方墩柱就是已完成搶救考古後蓋出來的
朱老師先和我們簡介這裡的自然環境,遺址現場靠山邊,可以提供東北季風、颱風的遮蔽,這也是目前推測先民不住在和平溪沖積扇的原因。同時,因為這裡是板塊擠壓帶,在火成作用和變質作用下,和平溪帶來的石頭中含有許多玉石、沙金等貴重礦物,而海沙中有鐵也提供了煉鐵原料。漁業資源豐富,也吸引先民來這居住。因著種種好處,所以即使靠山邊容易有土石流,還是可以發現他們不斷又回到原處重建家園的痕跡。不過漢本人後來又去了哪裡,考古學也無法給出答案,有待後人用其他方法串起這部歷史。

遺址現場放眼望去是一道又一道的駁坎,這些駁坎沿山坡興建,看起來好像梯田。而每個駁坎圍成的區域都是一戶人家,內寬約2公尺,長度大於20公尺,老師有說到他們有發現立柱點,可惜現場並沒有明顯指出來。屋內除了有設計排水路外,還有數個石板棺,棺內有數具遺骸,可知先民們是在親人死亡後,會再開棺將祂和祖先合葬,而且遺骸姿勢是和十三行文化相同的側身屈肢葬。
遺址環境大致概覽
下圖是上圖A區由左向右拍,左邊駁坎牆腳有排水路遺跡,地上也有石板棺。

排水路遺跡
石板棺上蓋
隱約還可見遺骸
再來是由上而下看

導覽後的Q&A中感到有趣的是,從老師口中感覺到考古學家和工程團隊不必然是對立的,因為台灣的工程時程往往過度膨風,給第一線人員很大的完工壓力,所以考古反而給了他們喘息的空間,加上十三行事件後工程現場通常都要有考古專長的人在場監工,所以考古人員和工程人員的相處還算融洽。而且只要不妨礙,其實雙方都會互給對方方便,算是相當有趣的互動模式。

目前搶救考古進度已經進入尾聲,所以現場導覽並沒有看到相關文物,覺得有些可惜。而眾人最關心的遺址如何保存與展示,根據老師的說法,原本蘇花改高架橋的基樁還要打到第二文化層,因為遺址的發現就將墩柱整個抬高,避免傷及第二文化層,而第二文化層就讓它繼續埋在地底。當然有人對於遺址深埋地底覺得可惜,不過老師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是要將遺址挖出來展示還是繼續留在地底比較好?其實筆者也對現場不能作展示感到可惜,不過這樣的遺址出土之後如果沒有受到恆溫恆濕的保護,往往會快速崩壞,即使有保護也只是減緩崩壞速度罷了。與其讓他面對崩壞的可能,或許深埋地底等待未來有更好的考古技術,留給後人有繼續發掘的機會才是比較妥當的做法吧。

筆者曾經有個疑問,為何當初考古試掘不更詳細一點就能在先期計畫避開了?但朱老師坦言考古行動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以漢本遺址來說當初考古試掘也只挖到幾塊陶片,而遺址上方又有很深的土石流沖積層,偏偏就是需要土木工程這樣的挖掘強度才能發現。最後就回歸到在遺址範圍、深度等等都無法確定,甚至也有可能挖下去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這個社會願意付出多少成本來做先期的考古試掘調查?這還是取決於執政者和社會的態度了。

或許未來再面對這樣的重大遺址出土,我們和整個社會都要學習如何面對我們台灣島的歷史,又願意花多少成本來保護這些無價珍寶。不過在進行這些討論之前,筆者也想呼籲文化主管機關能公開公部門在遺址發現後的搶救過程、工程變更設計等等狀況(至少要有個新聞稿吧),否則我在參加這場活動之前,我也不知道原來高架橋有變更設計,徒增關心文資保存的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同時也希望能好好進行推廣教育,讓大家了解這些遺址的價值,希望不要再出現把工程延宕的錯怪到考古人員身上、死人和活人誰重要的這類狂言了。

最後謝謝朱老師由淺入深的解說,也感謝蘭陽博物館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一般民眾也能對這個遺址進行紀錄!



btw...私心希望下次有幸能聽到劉益昌老師的解說XD(聽學弟說他在台大人社營講了很多笑話www

2 則留言:

  1. 和平溪有玉?什麼玉?
    地質上有這可能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的玉石多半來自於中央山脈
      在板塊擠壓的高壓環境下形成,並隨著台灣造山運動浮出海面
      最後在風化作用下進入溪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