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老屋町】函館歷史散步─從函館歷史街區的保存看台灣

北海道環島之旅接近尾聲,為了銜接上回台灣的飛機,於是在這次北海道行的最後來到了函館。函館(はこだて)舊名為箱館,是座位於北海道道南地區的海港城市,得天獨厚的港灣環境、自然資源,加上鄰近本州的地理位置,使得函館成為北海道最早現代化的城市。

外國勢力來敲門


19世紀,在西方新殖民主義浪潮下,各國為了獲得亞洲的資源與市場,紛紛來到東亞或以條約、或以戰爭的方式取得貿易權力。在這股浪潮下,包含台灣在內,許許多多的港口城市因而在世界地圖上浮現出來。

由於函館附近擁有豐富的漁產,同時捕鯨業也很興盛,所以許多外國人早把函館視為燃料等補給的重要基地。1854年發生了黑船來航事件,美國海軍將領馬修·培理(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新型蒸汽船訪日,要求日本幕府結束鎖國狀態,開港通商。最後幕府在美國壓力下,簽訂日美和親條約,並分別在1854和1855年分別開放下田與箱館兩港口通商。開港通商後的函館除了成為外國人的重要補給基地外,同時也獲得許多西方物產,諸如攝影術的引進、洋服、洋物等等,街上西洋料理店、洋物店更是一家一家開,好不熱鬧!
曾經販賣許多洋物的金森洋物店
日美簽訂條約後,俄羅斯、英國、法國、荷蘭也紛紛要求幕府對他們開放港口,一時之間函館成為西方各國文化的匯集地。漫步在元町街頭,便可以欣賞到在些外國人留下來的教堂和領事館等建築,而這些歐式建築的西方建築語彙也對函館街道上建築產生相當的影響。
重建於1913年的英國領事館現為開港紀念館,介紹函館的開港歷史


函館的政經中心─元町與末廣町


18世紀後期,隨著俄羅斯向南擴張領土,迫使幕府在今日的元町設置奉行所,將舊稱蝦夷地的北海道納入行政管理,使元町成為函館的政治中心。1869年箱館戰爭後,明治政府設置開拓使掌管北海道開發事務,即便後來行政組織幾經更迭,仍不減元町的重要性。現在留存的建築是建於1909年的函館支廳廳舍,綠色的木造建築採用的是希臘的列柱式風格,一旁還有紅磚造的舊書庫,兩棟建築一同被指定為北海道指定有形文化財,目前轉型作為遊客中心,成為遊客認識函館的窗口。


走上函館支廳後頭的山坡,眼前便出現一棟十分氣派的西式建築─舊函館公會堂。函館公會堂的設立是起於1907年的大火,當時函館約半數的房屋都被燒毀殆盡,就連居民的聚會所也不例外。於是地方發起募資,希望能建設新的公會堂,最後在當時的函館富商相馬哲平的鼎力相助下,公會堂於1910年完成。

函館公會堂是一棟多功能的兩層樓木造建築,有會議室、大型演藝廳和休憩空間等空間,也預留了許多會面或給訪客居住的空間,公會堂還曾作為皇室成員到訪函館的下榻處,像是大正和昭和天皇都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到北海道行啟時便曾造訪過,如今壁紙、家具等物品仍維持當時的陳設樣貌,裝潢十分雅致。公會堂除了是函館的地標,舉辦各種集會和藝文活動,同時也曾在在昭和29年進行過洞爺丸船難事件的審判,成為函館重要的歷史現場。
二樓的大廣間至今仍是函館重要的藝文活動的舉辦場地
皇太子行啟時使用的御座所
皇太子行啟時使用的御寢室
大正天皇還是皇太子時,增建的衛浴空間
二樓陽台可以眺望函館港
離開公會堂走下基坂,左前方便會看見一棟薄荷綠的木造建築,那便是之前提到的相馬哲平的公司─相馬株式會社。有名的函館市電便在會社前的道路上行駛著,若巧遇舊車,時光彷彿回到1960年代一般。

沿著市電往函館車站的方向走,兩側是一棟棟舊銀行、商會等商業設施。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期,在明治政府拓展北海道殖民事業下,經濟活動快速發展,而為了提供投資者優良的融資環境,許多銀行紛紛來此設立支店或總部,使得末廣町一帶成為函館的商業區。不過隨著1927年昭和經濟大恐慌,許多銀行紛紛倒閉,這些建築目前多已不作為銀行使用,轉型成為博物館、旅館或是其他商業用途,見證那段回不去的榮景。走在函館街頭,真的是處處都有可觀老房子,只安排一、兩天實在是很難把她逛完,值得大家來細細品味!
舊日本銀行函館支店,現為北方民族資料館
舊第一銀行函館支店,現為函館市文學館
舊安田銀行函館支店,現為旅館

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形成


從19世紀西方來訪,到後來因著殖民事務而成為商業重鎮,函館的歷史悠久之也反映在街區的容貌上。雖然因為歷經多次大火使得街道上很難看到19世紀的建築,但至今即使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經濟復甦以及後來的產業沒落,仍維持著20世紀初期的樣貌,令人不禁好奇是如何做到的?在經過網路搜尋後才知道,政府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已將這區域指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1970年代後期,因為宮崎縣日南市飫肥地區要進行大規模的文化資產修復工作,促使日本在1975年修改文化財保護法,新增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項目。從這次事件中日本發現到以往只保存單棟建築是不夠的,因此讓文化資產從以往的單棟、標本式的保存轉為保存整個區域的歷史風貌。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目標除了保存整個區域的歷史,也強調要融入地方居民的生活、和居民的共同協力,所以除了原有的文化財外,針對區域內的建築只針對外貌限制,內裝可以有很大的裝修自由,同時政府也給予維修補助等等獎勵,以達成文化與生活的雙贏。以函館為例,傳統建築的修復補助最高可達五分之四(600萬日圓為限),一般建築也有三分之二(500萬日圓為限)的補助,而房屋、土地稅也都有減免,看來誘因是相當優渥。
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保存區域示意圖(取自函館市役所網頁)
函館市從昭和57年便開始進行區域內建築歷史價值的調查,期間更舉行多次說明會與居民溝通,並搭配各式各樣的都市計畫工具,如函館市西部地區歷史景觀條例和保存計畫,最終在昭和63年獲得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指定,平成元年再由國家指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以函館的發祥地、擁有許多異國風情的建築為特色。
路上常常可以見到許多洋風建築(圖為川越電化センター)
回頭看台灣的文化資產,其實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內也有類似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文化景觀項目,同時也賦予都市計劃主管機關許多權限可以去制定一地區的保存計畫和獎勵措施。然而,台灣的都市計劃單位往往缺乏歷史文化觀念,使得這些獎勵措施被濫用而淪為投資客炒作房地產的工具。抑或是在文化景觀指定的過程中缺乏溝通,導致民間誤以為自己的房子將不能再翻修,使得在指定上遭遇阻力。就算真的成功指定,相關單位又無法提供合理的維修補助,最後導致這些真正有價值的房屋逐漸破敗,惹人嫌棄之後被拆除殆盡。

以歷史背景和函館很像的淡水來說,早在2002年淡水就被文建會認定為世界遺產的潛力點,然而十五年過去,文化單位不但沒有繼續凝聚居民的認同感,就連已被指定古蹟的舊宿舍等都是呈現荒廢狀態,僅增設鐵皮屋頂做緊急保護。更讓人灰心的是,即使文化單位想編經費修復,也被毫無文化概念的民代砍光預算,然後再到古蹟前大喊「這種破爛房子叫什麼古蹟?」,為當地的開路計畫護航。看了之後只覺得函館舊街區就算沒有世界遺產身分,都能透過政府與民間上下一心去保護,而我們對(自己宣稱的)世界遺產卻是這樣的態度?
曾被民代質疑擋路的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至今修復仍由遙遙無期
我常常在想,在台灣這樣快速變化的社會,到底有什麼樣的歷史場景是可以跨越世代藩籬,成為每個人的生活記憶,進而產生出許多值得被記憶的故事。在函館逛街、拍市電的過程中,我想我找到答案了,我這不就和老一輩的函館人在觀看著同樣的風景嗎?即使市電也換了很多輛新車,但場景仍是一樣的,成為每個市民生活的一部份。
這次停留在函館的時間還不到兩天,還有許多知名地標如金森倉庫等成為這次行程的遺珠之憾。不過我想這樣充滿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城市,也不適合走馬看花、拍照打卡式的瀏覽吧!即使下次還是去同樣的地方,我都還會覺得很值回票價,這就是函館所具有的魅力吧。所以政府與有話語權的人也不要再說為什麼國人都只喜歡出國旅遊,如果那個地方自己都把自己的故事摧毀殆盡,要怎麼吸引遊人(不論來自國內外)一去再去呢?

參考資料:
1.函館市役所-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について
2.維基百科
3.函館各個角落的解說牌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