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毋通放袂記二二八─寫在前夕

        2014年,台灣人不論是自主或要求民主改革的呼聲高漲,也有愈來愈多人去面對我們既陌生又熟悉的400年歷史。太陽花之後的第一個二二八,我選擇到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去了解這段歷史。這棟坐落在泉州南海路口的國防色建築是日治時代的台灣教育會館,戰後先後由台灣省參議會和美國在台相關單位使用,直到2006年才核定作為二二八紀念館使用。說來慚愧,在隔壁讀書三年又畢業了,直到現在才第一次來參觀。

        1945年二戰、日本殖民統治一切都結束,當台灣人歡欣鼓舞迎接「祖國」,卻是開啟一連串的不幸與悲劇。不懂的同理心與包容心的統治者,無視殖民統治的歷史事實,進而排擠台灣人、肅清「漢奸」。而腐敗的官吏只是擴張了殖民統治的作法,甚至將這座美麗島搞得面目全非。在累積無數民怨之下,一起查緝私菸的事件成為導火線,228事件演變成全島響應的大事。

        從前只在一些資料上知道受難的人數,但今日讓這些數字有了意義,因為那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個名字,是一個個無辜的百姓,抑或是一個個想幫助台灣向前進的知識份子。事件中,陳儀大玩兩面手法,一方面接受訴求,一方面又將許多幫政府擦屁股的處理委員會成員秘密逮捕,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倖存者不是遠走他鄉,就是過著隱姓埋名、躲躲藏藏的生活。3月8日開始的全島清鄉也不只是知識分子受害,就連無辜路過的普通老百姓都難逃軍隊的無差別攻擊,就連風光明媚的基隆港都曾經血染大海。
數字從此有了意義
倖存者的傷痕是一輩子無法抹滅的傷痛
        許多受害者也許就和你我一樣,那天只是要去上學或上班的途中,突然的一聲聲槍響卻打亂了看似和平的日子。如果大家會對於像鄭捷那樣的事件感到憤怒,又有什麼道理要去遺忘這死傷百倍、千倍於鄭捷事件的悲劇?為何還能開開心心的去放假?如果你對於江國慶冤死而沒有任何人需要負責感到不平,那為何不去追究二二八誰需要出來負責?政府、學界不斷的研究與發掘史料,相較過去戒嚴,事件始末也愈來愈清楚,但知道真相後呢?應該負責的人,或許升官升了好幾級,或許還莫名其妙地受到尊崇,台灣就這樣一直陷在這樣無法平反、族群對立的泥淖中。轉型正義還要一大段路要走。

        面對這場亞細亞孤兒的悲劇,只有了解這段歷史,我們才能諒解每個人的想法與過去;只有反省,才能避免我們重蹈覆轍;只有真相與認錯,撕裂的社會才有原諒與和解的一天。不要忘記不是要我們去仇恨,而是要讓遲來的正義回到應有的位置,還給當時的人一個公道,不要讓那些犧牲的人們更加死不瞑目。唯有在面對歷史事實之後,對立的台灣社會才能獲得前進的力量並向前邁進。

        天佑台灣,台灣加油!

延伸閱讀:台灣吧EP5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告別時光】綜合教學館要拆除了!?

        剛開學不久,沒想到校內工程還沒完全落幕,綜合教學館竟圍起圍籬準備拆除。

        基本上近幾年入學的大概都對這棟建築沒啥印象,畢竟幾乎沒有任何課程在這裡進行。建築風格走得是戰後的簡約風,白色磁磚配上方正的格局,非常簡單,看起來和隔壁的圖資系系館風格十分相似。而根據學校網站的描述,這裡曾是社團活動的重要地點,但據我所聽到的,大概都是設備老舊等等負面評價。不知道裡面到底長什麼樣子?

        如果大家對這棟建築有任何的回憶或想法,歡迎在下面和大家分享喔!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把握這幾天趕快去紀錄。

忙進忙出的小山貓


蓄勢待發的怪手

不錯美的綠牆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阿姆坪土地公廟再現!

        最近台灣面臨了難得一見的乾旱,石門水庫也持續探底,就連沉在水底的土地公廟都露出來了。過年時無處去,便決定去一探究竟。

        到了阿姆坪園區才知道水情多麼嚴峻,遠方的水面與林木之間露出了清晰可見的乾枯帶,就連碼頭也降到很低的地方。有時都會想,天上這麼多雲為何都不降點水下來呢?但說實在的,左看右看還是沒看到土地公。







        於是又開車出去繞來繞去還是沒看到,問了商家之後還是又開回原地。正當去洗手間之後準備回家時,在門口看到了一張地圖。於是按圖索驥出發。


        乾枯的地表,實在很適合當地質教室,波痕、泥裂全都顯現出來。而一些地方甚至都還長出草來了,可見真的水庫乾很久了。雖然可能又要請祂回到湖底,但真的拜託土地公多下點雨啊。 大家也得節約用水才行!(鼓勵大家自來水至少使用兩次以上,以重複利用水資源)
水波紋

泥裂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各位機車長,辛苦了!

        3年前,2012.1.17,是我第一次買TRPASS學生版出遊的日子,我還記得那時為了鐵道100的車站章而南下山線。途中在楊梅富岡間交會278次太魯閣,卻怎麼也沒想到那是我最後一次看到這列車行駛。回程因資訊接收不完整,所以在行程受阻時多有抱怨,但看到新聞畫面後,我相信不管是誰也無法再罵台鐵什麼。
時間彷彿還停在那一天
        受創的太魯閣號在事後搬往台北機廠,靜靜地躺在那裡,以帆布蓋住那面目全非的車頭,似乎不想讓人看到他的慘狀。三年過去了,最近聽說這列車終於修復完成,即將投入春節疏運,再度在這條鐵路上奔馳。但時至今日,賠償仍然無下文,會不會再有機車長魂斷平交道?台鐵高層似乎還是沒給答案。



        近日因機車長的抗議事件及許許多多的事情,昨日公視的〈有話好說〉節目也進行討論。

        看完之後,真的會了解到有些事情只有當事人才會懂啊!

        前段都在講吵架的事,但既然已經交行車保安會調查,我就不多做評論。但真的很多人不了解台鐵組織架構,列車長是管運務的,機車長是管機務的,根本不同單位,自然就沒有誰要服從誰的問題。所以拜託外界不要再對這事件有太多聯想,一切就靜候調查吧。

        中段影片開始提到最近的抗議事件。但真的覺得消基會是來亂的,你不能因為今天高層沒人來就把一堆責任推給工會啊!補足人力、設備更新本來就是高層要去設法解決的,更何況有些時候不是工會去施壓就有用的,民間如果沒有足夠的壓力,高層根本愛理不理的。身為消費者保護團體本應統合民間壓力及聯合工會力量去向政府施壓,而不是講出要退休員工去守平交道或指責工會未盡施壓之責這類言論,畢竟機車長不安全,乘客也不會安全。(雖然他還是有講到要求高層以科技輔助或編警力的方式去維護平交道安全)似乎也凸顯了政府高層常常喜歡讓兩個不應該對立的團體去對幹,自己卻完全沒事的現象。

        讓我想起以前曾經在車上遇到一位台鐵員工,他是做號誌相關的工作。還記得他說現在的火車都很厲害,只要超速多久沒降速下來,電腦就會緊急煞停,所以基本上現在坐火車都很安全。我當時也問他那駕駛應該最怕的就是平交道闖入的東西了吧,他也認同這點。

        平交道對機車長造成的壓力,恐怕外人真的難以想像。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去撞到人,但卻得時時刻刻注意平交道有沒有東西跑出來,壓力當然也就隨著車速而增加。而在俊英街事件後,當唯一可以信賴的號誌出問題,想必機車長會對自己的安全有疑慮,所以為了自保當然也只能用降速抗議去施壓,否則真的也沒人會去關心吧。

        最後幾點事情是真的要一般民眾去關心和注意的
    1.過平交道要停看聽,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規則,機車長壓力也不會這麼大。
    2.一起支持工會,向高層施壓改善人力與設備。車長安全了,乘客才會安全。
    3.最後,請大家在指責之前先發揮一點同理心,問問自己為何台鐵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想想是不是有結構性問題在背後,把矛頭對準了再去究責。千萬不要打擊了第一線服務的員工,卻讓高層長官輕鬆。

        最後的最後,各位機車長,您辛苦了!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乘著濱風-旅行去』─宜蘭線藍皮現蹤

        因台北宜蘭間複雜的地形,也造就了宜蘭線鐵路的景觀的豐富變化。最近台鐵的新購車輛也陸續投入在這條鐵路上,這次ILLSMP鐵道攝影社主辦的冷氣平快車的專車活動,更是這條鐵道上的一大亮點。

關於冷平


        早期的無空調客車分為對號座與通勤座兩種座位形式,前者作為平等對號特快(簡稱平快車)使用,編號以SP(二等客車)開頭,後者作為普通車使用,編號以TP(三等客車)開頭,兩者皆為深藍色塗裝。

        在自強號和莒光號等新穎的空調式客車登場及台鐵簡化票種政策下,無空調對號快車與普通車合併成為普快車,在近年運用上,兩者經常混編運用,常態運行班次僅剩南迴線的每日一往返。

圖中第二節車廂即為二等客車,最後一節即為三等客車
2014.6.23攝於東竹
        1994年,因冷氣客車數量不足,故於當年選擇50輛車況較好的35SP32700型對號快客車進行空調化,塗裝也改為復興號塗裝,編號改為SP2300型。在營運14年後,於2008年退出定期運用。部分車輛停放於加祿、太麻里、高雄機廠等地,其餘多半遭報廢與拆除。

停置不用的冷平
2014.6.21攝於加祿
        直到2014年8月CT273將到花蓮進行行駛活動,考慮到一般普通車沒有冷氣而造成乘坐舒適度降低,冷氣車無法開窗又降低樂趣,於是台鐵將加祿與太麻里站車況較好的冷平召回,並回復對號快車時期的塗裝,車窗也改回可開式。

『乘著濱風-旅行去』七堵-蘇澳冷氣平快車


        這次由鐵道社團所包下的冷平還包含了去年同樣改為藍色塗裝的45PBK32852電源車(冷氣供電用),於前一日(2/6)便從花蓮迴送七堵準備。筆者於礁溪頭城間等候,其於早上9:40通過二城附近的水稻田。不同於中南部會種油菜花的習慣,這季節的水田多被水淹沒,形成一塊塊的大池塘,時機不錯的話,還能看見火車的倒影。

5968A次冷平回送
        活動當日(2/7)列車在七堵於09:26開車後沿途停靠猴硐(停38分)、福隆(停60分)、礁溪(停50分)、宜蘭(停91分)、蘇澳(15:20到)等站,活動結束後再從蘇澳迴送七堵調車場。宜蘭線沿線都可看到許許多多相機守候著,區間車上也有許多追車的同好,在一些熱門的點更是擠得水洩不通,例如北關的制高點上,小小山頭就擠了快20人左右。
基隆河谷風光




冷平通過仿龜山島設計的冬山河橋

有山有海是宜蘭線的一大特色
許許多多的鐵道迷也是奇景之一
        這次的活動列車也設計了專屬的HeadMark置於車頭,車身行先也是仿古的字體,從這些細節上真的可看出主辦單位的用心。這次的活動也算是圓滿完成。
5968次,猴硐停車
質感不錯的HeadMark
對號特快的行先

同場加映


宜蘭線不只有山、有河、有海、有平原,更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列車行駛,幾乎所有的現役客貨車都會交錯出現,不出一兩個小時,肯定能滿載而歸。但或許是因為可待避車站少,就連普悠瑪號也時常出現誤點情況,這天甚至還出現了誤點近50分鐘的阿福號。(呃......台鐵請加油好嗎?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產業遺產】新瓶舊酒─台中酒廠探索

        台中酒廠初建於1916年,是大正製酒株式會社旗下的工廠之一。1922年,總督府為了台灣現代化建設的資金及在台灣財政獨立的原則下,開始實施專賣制度,以拓展財源。於是在此政策下,台中酒工場收歸專賣局之下,戰後也就由菸酒公賣局(今台灣菸酒公司)接收。隨後台中市區範圍不斷擴大,廠區也不敷使用,工廠就搬到了台中工業區,現址則轉型文創園區。

舊大門
舊辦公室
        而就我所知的台北文創園區,都是些明明可以成為像猴硐那樣的產業博物園區的極具潛力點。但冠上文創之名後,往往內部的工廠工具被搬離,徒剩只能辦展覽的建築空殼。當初探訪的時候真的有點擔心,台中酒廠轉型文創園區後,會不會是到處都要收門票,但裡面一點關於酒的東西都沒有。但看過之後,真的覺得台中比台北的狀況好太多。

        台中酒廠的保存狀況算是十分良好,除了一些戰後1970~80年代的建築被拉皮擴建外,其他日治時期的建築幾乎都是原貌保存,就連連接各廠區的管線也都完整保留,如下兩圖中所見。看到這些管線讓我想起了台北機廠,不知道這些管線是輸送原料用還是像北廠一樣是輸送動力?

釀造酒倉庫(現為國際展演館)

蒸餾工場(現為酒文化館)

        裡頭更是精彩了,工場裡還保存著製酒用的發酵槽和儲酒槽等等工具,完整程度完全勝過華山的台北酒廠啊!只可惜這些工具都像展示櫥窗內的衣服一樣,看得到但摸不到,旁邊也完全沒有任何解說,真是浪費了可以深度認識製酒過程的機會。

米酒發酵槽




        但還是要肯定一下這個園區對於文化保存的努力。裡頭我最推薦的大概就是酒文化館了,從酒的各種文化到製造過程圖解,應有盡有,平常用酒卻不知道酒怎麼來的,都應該進來看看。
        雖然介紹的很詳細,但還是沒有把製酒流程套到整個園區的介紹(包括各棟建築是做什麼用的),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學到了很多酒的知識,卻不知道實際製程與工廠設計上的關係。





        整體來說,台中酒廠就像還有救的台北酒廠。這些產業記憶不像是課本上的死知識,只能看不能摸,而是活生生的在你面前,可以操作,可以透過在空間中走動了解工人們的活動足跡與產品流向。不像華山已成徒具空殼的酒廠,台中還有機會(因為一些文物都還在)。

        我想,文創空間與產業記憶保存絕對不是對立的,但比例的拿捏就非常考驗決策者的智慧。就像釀造酒倉庫裡頭明明就還有許多儲酒槽之類的設備,但卻被拿來作展場,算是整座園區我覺得最可惜的一棟建築。

        當文創展場的比例過高的時候,那原來的產業記憶就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些像煙火一樣的一次性展覽,套一句柯P說的,「什麼都不會留下」。我們究竟要留下什麼給後人,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
以下是其他漂亮建築的一些紀錄

    鍋爐間

        應該是整個工廠的動力來源,但只保存一座鍋爐,空間上顯得有點奇怪,不知道以前是不是還有其他東西?







    蒸餾工場

        現作為酒文化館和菸酒公司的展售部使用,在規劃中被列為重點文物保存區。能夠保存一些產業記憶,就是值得開心的事,但希望未來還能做更多文化技術傳承上的努力。






    衡道堂

        以前的禮堂、食堂等,是一座漂亮的日式建築。

    各式倉庫

米酒成品倉庫及半製品儲酒庫(現為雅堂館)
黃酒及花雕酒成品倉庫
七號倉庫-菸草儲存(現為舞蹈排練室)
八號倉庫-包裝材料(現為商店使用)
菸草倉庫(現為商店使用),說實在的那個外掛的東西是什麼啊?
米酒原料米倉庫(現為音樂排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