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在古代中國是相當常見的防禦工事,而曾經歷明鄭和清代統治的台灣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封閉的城池往往被視為都市發展阻礙,於是隨著現代都市範圍擴張和現代化道路的興建,能夠留到今日的城池遺跡可說是所剩無幾。這次探訪的鳳山縣舊城,在台灣城市歷史上可說是命運最為多舛的城池之一。
在清朝正式將台灣納入版圖之後,隨即設置了台灣府和其轄下諸羅、台灣、鳳山三縣。然而朝廷高層始終擔心台灣會成為反叛份子的溫床,因此一開始不願意在府、縣治所在築城。不過在朱一貴事件中,鳳山縣治被攻破,因此當局不得不在事件後隔年(1722年)築土城自保,是台灣島的第一座中式城池。
當時的鳳山縣治位於今日的左營,城池位於龜山和蛇山(為今日壽山的東北角山脊)之間,倚山而建。不過這座城池仍在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中被攻破,當時認為倚山而建的城池太容易被觀察城內動態為主因,因此決議將縣治遷往今日的鳳山。
然而遷城之後的鳳山在乾隆、嘉慶年間依舊遭遇戰亂,並未因此獲得和平,遂又有遷回左營的聲浪。因此在道光5年(1825年),由官民集資、知縣杜紹祈督工下,在左營重新展開了築城工事。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將城池往東北方移動,遠離蛇山並將龜山包入城內。然而在城池完工之際,知縣又因病過世,眾人認為原因是左營為不祥之地[1];但也有一說是因為鳳山新城位處高雄到屏東的交通要道,已發展一段時間,搬回左營反而交通不便[2],不論如何這座「新城」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又再度被捨棄。
到了1930年代,日本在南進政策下選定左營作為海軍基地,因此城西的城牆最先遭到拆除,舊城內也因此被劃入海軍基地的腹地內。戰後國民政府的大批軍隊撤退來台,舊城腹地除了軍營之外,也容納了人數眾多的軍眷,直到近年因著眷村改建、拆除,才陸續讓舊城遺跡重見天日。
根據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這座舊城格局大致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從啟文門(南門)圓環開始沿著城峰路向東北,在東門路口遇上鳳儀門(東門),接著沿著城峰路和勝利路民宅後方遇龜山進入蓮池潭,繞過龜山之後再次橫跨勝利路,於義民巷口遇到拱辰門(北門),之後城牆走向大致與東門段平行進入自助新村,再來斜切過海青工商接回啟文門。雖然在2014年自助新村拆除時已有部分西段城牆遺跡出土,但由於西段城牆並未與現今道路重疊,加上事前準備不足,於是這次的踏查範圍僅就保存較為完整的東段進行記錄。
|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套疊在Google Map上
資料來源:中研院GIS |
旅程的一開始從南門開始。南門又名啟文門,是目前僅存的三座城門中唯一擁有城樓的城門。不過現今的城樓是在1961年陳啟川市長任內重建,並非完全都是清代原物,且鳳山縣舊城城樓屋頂應為「三川脊」樣式,並非重修後的「歇山頂」。同時為了觀光需求,在城門西側亦新建仿古樣式的樓梯。
|
原本的城樓應為三川脊,並非現今的歇山頂 |
|
新城樓的內部 |
城門外側門額書「啟文門」,右側則加註「道光伍年桂月 穀旦」,左側則是建造人鳳山知縣的名字,而在他的旁邊似乎還有另一位大官署名,但字跡模糊已看不清;內側門額則書「南門」右側則加註「道光乙酉年桂月興工 丙戌年荔月竣事」,左側則是督造總理和勸捐總理之名。
城門基座主要是就地取材使用附近的石灰岩構成,但門洞的拱卻是使用花崗岩,或許是增加建築物承重與強度的考量。雖然門板已經消失,但目前仍留有門轉軸用的孔洞以及疑似門閂用孔的痕跡。
|
下面仍是用石灰岩,上面則是用花崗岩 |
|
左邊城外方向,右邊城內方向 |
參考資料:
1.戴震宇,《圖說台灣古城史》(新北:遠足文化,2014),頁130-131
2.維基百科-
鳳山縣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