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鐵道博物館所在地以前是台鐵的台北機廠,其廠區歷史可追溯至1935年完工的台北鐵道工場。原先台北鐵道工場是位於鐵道部廳舍旁,但在1920年代隨著海線、宜蘭線與溪州線陸續通車,不論是客運或是貨運量都大幅成長,連帶要維修保養的車輛也越來越多,承襲自劉銘傳時代舊機器局用地的鐵道工場已顯侷促,因此便由鐵道部規劃遷廠。
為了符合新鐵道工場的需求,這座工廠不但腹地要大且還得保留未來擴充的空間,同時地形不能太過低漥或崎嶇,還得要鄰近縱貫線鐵路。符合上述種種條件的地點,鐵道部最後相中了位於興雅庄的這塊地。這個搬遷工作由時任工作課長兼任運轉課長的速水和彥統籌,土建部份則是由設計嘉義車站、台南車站的鐵道部改良課的宇敷赳夫技師負責設計監造,並由大倉組承攬營造。從上空俯瞰,整座廠區大致呈現梯形,軌道自梯形尖端開枝散葉,將機車與客貨車的維修動線及材料進出動線分開,每條路線上則有相對應的廠房,如維修機車的柴電工場、組立工場,維修客貨車的客車工場等。
古蹟迷的深度交流
由於舊台北機廠的腹地廣大,一場導覽若要涵蓋歷史、車輛、建築等面向,對初次參觀的民眾來說知識量太大,對於已拜訪多次、只想拍攝的常客來說深度又太淺, 因此館方便推出了導覽路線相同,但分眾化的行程選項。這次推出的建築專場導覽中,解說老師在1.5小時的行程內便詳細解說了廠內建築的建築裝飾與工法。
大跨距的組立工場是園區的建築工法精華所在 |
目前正在修復中的總辦公室一樓是日本時代由宇敷赳夫設計的現代主義建築,但走廊上卻加上了混凝土結構不需要的拱圈做裝飾,就是典型模仿過去磚造建築線條的裝飾主義表現。二樓則是美援時代增建,過去一直認為是直接加蓋上去,直到這次啟動修復後才發現屋頂採用了具美援特色的鐵網空心磚工法,不僅速成、節省材料,更有室內降溫功效。
混凝土加上不是結構必須的拱型線條裝飾 |
位於廠區西北方,維修柴電機車的柴電工場是由大陸工程等十幾家廠商合作完成,結構是採用預力預鑄鋼筋混凝土工法施做,顧名思義就是包含上頭的梁和柱都是在工廠預先做好再到現場組裝,且已預先施力將屋頂微彎成凹向下,防止混凝土因自身重量而向下垂,也因此不若組立工場需要在上方搭建了鋼桁架支撐。預力預鑄鋼筋混凝土工法也是美援時代常見的工法,優點是施工較快,不過缺點就是結構容易不穩,因此成為第一波修復的建築之一。
柴電工場修復中 |
場主參與的導覽場次是由前台博館規劃師凌宗魁解說,凌老師對於台北機廠的建築相當熟悉,在導覽過程中也指出一些建築上的小彩蛋(如組立工場被美軍轟炸的痕跡),相當推薦給大家!
看得出來哪裡被轟炸過嗎? |
兩邊有什麼不一樣? |
用相機見證蛻變中的北廠
隨著鐵道博物館籌備工作展開,組立工場內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成員加入,如583系寢台電車和俗稱藍寶寶的柴油客車,以及遠渡重洋回娘家的泰國守車等相當經典且代表舊臺北機廠歷史的車輛。不過在有限的導覽時間內,往往無法讓參觀者好好認識與拍攝車輛。因此在2019年年末時,館方首次推出了「鐵道迎新年 點亮EMU100攝影會」活動,搭配燈光做出各式各樣的變化大受好評,在疫情解封後便催生了針對拍攝需求的攝影專場活動。
珍貴車輛一次拍個夠! |
每場活動都有專人帶隊,並在各個定點解散後讓大家在時間內可以自由取景。為了讓這場活動有更多的亮點,館方在每個月會輪流開放不同的車輛內部,讓觀眾可以上車拍攝。7月開放的EMU100型電聯車不僅找回了過去使用的頭巾,甚至在車廂內播放列車行駛時的走行音和廣播,讓人回憶起當年這輛車還在路上跑的樣子。
除了車輛之外,為了節省能源使用,鐵道部在設計台北鐵道工場的廠房時,便將相鄰的廠房採南低北高配置,有效地將陽光導入各個空間。即便這場活動並沒有特別打光,在陽光照耀下於地面投射出迷人的窗櫺光影,也值得觀眾打開攝影眼仔細品味。
火車與工廠建築的光影對話 |
曾經台北地上有火車 |
雖然鐵道博物館進入大規模整備的大工地時代,但相關開放活動依舊持續進行,而且每次都會有新創意誕生。相信未來開館後,這座臺灣最大、最高層級的鐵道博物館,肯定會繼續帶給大家不同的驚喜,希望大家持續支持與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