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原本位於臺北北門的鐵道工場維修量能不足,日本時代鐵道部遂將工場搬遷到松山,並於1935年10月30日正式啟用新建的臺北鐵道工場。二戰後工場由臺鐵局接收成為臺北機廠,2015年獲指定為國定古蹟,如今這座鐵道工場迎來建廠的第87年。主責工廠轉型為博物館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選在10月29日舉辦慶祝活動,不僅又再度於開放報名兩分鐘內秒殺,也邀請老員工及保存路上的許多貴人一同共襄盛舉。
今年剛完成修復的移車台是這次活動的亮點 |
為了讓大家能盡量參與這場慶祝活動,館方將活動分為上、下午兩場次(每場次70名),每場次又再分別將民眾分為A、B組。我所參加的A組路線先向大家介紹名片式車票的印製過程。名片式車票又被稱作「埃德蒙森式鐵路車票」,是在1840年代於英國被發明出來,又因為臺鐵使用硬卡紙印製,所以常簡稱為「硬票」。早期沒有電腦的時代,鐵路車票這樣的有價證券得由臺鐵的票務中心統一印製車種、起迄站、票種等資訊,切割、綑綁後藉由火車送到各車站的票櫃,最後再由站務員抽出車票軋上日期售出,每日結帳時計算請領車票與剩餘車票之間的數量差就可以知道今天賣出多少張票。硬票的印製採用古老的活字版印刷技術,只要更換鉛字模與排版就可以大量印製。活動現場不僅展出印刷用的字模與紙板,還準備了俗稱「約會機器」的軋日機讓大家把車票印上日期,而車票等下還有其他用途。
車票印刷前得先把需要的字模一個個按照版型排好,再裝入印刷機器 |
不同於臺鐵每日上萬張的印刷量,館方使用手動圓盤活版印刷機少量印製活動用的紀念車票 |
參加民眾可以自己為紀念車票軋上日期 |
第二站來到了完整古蹟修復作業的大禮堂。大禮堂的門口寫著「文康中心」,是在1965年由日本時代的員工食堂改建而來,除了維持廚房與餐廳供餐功能,禮堂空間可以舉辦各種集會、展覽,甚至是供員工閒暇時來打羽球使用。禮堂的講台下方則還有地下室,我在2012年臺鐵開放參觀時印象中設有合作社。這次古蹟修復後將原本的輕鋼架天花板移除,讓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支撐屋頂的力霸鋼架結構,以及固定用的拉力桿件。力霸鋼架是因來自王又曾創辦的中國力霸公司專利而得名,在材料上使用極少量的鋼材,達到可以支撐屋頂的強度,廣泛被使用在1960年代的工廠建築中。修復後的大禮堂除了將保有彈性活動的功能,廚房與餐廳也將重新復設,未來來博物館參觀就能吃到鐵博特色的餐飲。
大禮堂的屋頂使用力霸鋼架組成的三角形結構 |
拉力桿件特寫 |
大禮堂的主要出入口在北側,但南側有門卻沒有樓梯?原來是供火車運送大型器材進來的路線 |
供餐台與後頭的廚房,以後正式開館也規畫作為餐飲空間 |
一、二樓之間牆上有突出的方塊,是原本預計增建二樓樓板所預留的遺跡 |
走出大禮堂之後,接下來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之一:移車台動態展演。移車台是聯絡油漆工場與客車工場之間的鐵道車輛搬運設施,可以將車輛以垂直於鐵道的方向搬運到不同的股道上,不但節省搬運用鐵道路線的空間,還能像叉子型排隊法一樣增進維修線上的效率。臺鐵遷廠後移車台就逐漸荒廢,鐵博籌備處接手之後終於在今年9月恢復動態運轉。原本移車台是採用架空高壓電線供電,不過考量到園區水電管線尚未完成佈設,以及未來營運上可能有安全疑慮,因此修復後改採柴油發電機供電,但保留架空線作為說明。塗裝也一改末期使用的黃色,而是恢復現役時使用期間較久的顏色外觀。
移車台是聯絡油漆工場(左)與客車工場(右)之間的車輛搬運設備 |
修復後的移車台特寫 |
館方特別將DL-1036開上移車台進行動態展演 |
既然第一站都拿了車票,最後當然就是要搭火車囉!館方安排了一輛長條椅通勤客車TPK32862號以兩輛DL1000型調車機包夾的方式,帶著我們從客車工場出發,沿著鐵道往西移動到菸廠路附近的圍牆邊,一路上可以看見原動室、組立工場及柴電工場等古蹟建築,館方也向大家說明了未來將在西宿舍區設置售票窗口與月台,以後就能直接搭舊型客車火車暢遊博物館。
牽引遊園車的DL-1024塗裝顏色採用高廠現役時期曾用過的綠色 |
園區西側的軌道道碴已經被翻起,準備進行軌道修復 |
由於木地板容易受潮,臺鐵曾使用水泥鋪面,不過後來發現水泥容易龜裂,又改用地板布。這輛車修復後則刻意維持水泥鋪面的樣貌。(當初想到用水泥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 |
除了乘車體驗,客車工場收納的館藏車也是一大看點 |
綁上鐵皮的平車述說鐵路的軍運歷史 |
甫完成修復回家的DR2303號柴油客車 |
S212和EMC410號各是臺鐵動力柴油化與電氣化的代表 |
舊臺北機廠轉型成為博物館的這條路走到今天也剛好十年,從最早臺北市政府與臺鐵談妥的分割保存方案,2015年全區指定國定古蹟,到2019年鐵博籌備處正式成立主導博物館蒐藏、古蹟修復政策,今天大家可以一起吃生日蛋糕,這一路走來真的得來不易。尤其是北廠生日前一周在世貿舉行冠蓋雲集的藝博會上,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向典藏雜誌社的社長說未來要用臺北機廠土地設置藝術拍賣園區,甚至還說文化部長也有很高的配合意願。即便館方早已展開園區內的軌道修復作業,行政院高層的信誓旦旦還是讓許多人想起十年前北廠像是切蛋糕一樣大卸八塊的陰影。到底未來還能不能繼續吃著蛋糕慶祝鐵道博物館開館,轉型路上是否會在到達終點站前出軌翻車,值得大家持續關注並給予館方支持!
期待未來鐵道博物館會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博物館 |
祝臺北機廠生日快樂! |
館方準備別出心裁的蛋糕給來參觀的民眾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