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沒去過東京,但許多人一定都聽過山手線的大名。許多人的想像可能是捷運,但實際上它是和臺鐵一樣的傳統鐵路!甚至一開始根本不是環狀線!?
![]() |
| JR東日本特別復刻過去行駛在山手線的205系電車塗裝的E235系電車 |
19世紀後半,日本第一條官營鐵道從新橋通車到橫濱之後,鐵道的開發方興未艾。當時一間名叫日本鐵道的公司為了經營群馬到港口的客貨物運輸,於是計畫了從東京到群馬的鐵道路線。然而,由於現今的東京車站周圍是人口密集的江戶市區,沒有路可以讓鐵道穿越而過,使得第一期計畫只能通車到上野為止。要讓火車可以開到港口,只得另闢蹊徑,改經由人口較少的西側丘陵地帶,這就是山手線的前身品川線。
品川線從赤羽與現今的東北本線分歧、南至品川,在1885年通車開業。隨著日本鐵道第一線區到第五線區在1891年全部完工,品川線成為從橫濱前往仙台、青森等東北城市的交通骨幹。接著,從土浦來的鐵道經由南千住接上田端車站,日本鐵道遂新建了從池袋截短路線到田端的豐島線,聯絡土浦線的列車。在豐島線通車之前,日本政府決定將豐島線與品川線合併成同一條路線,並以沿線起起伏伏如手指一般的丘陵地形,將路線定名為「山手線」。
日本鐵道國有化之後,山手線在1909年完成電氣化,讓今日的新橋到上野(經由新宿)開始行駛電車提供C字形路線的都市內交通服務。後來隨著東海道本線、中央線延伸東京車站,讓火車可以從中野經由東京到品川,與山手線構成の字形的運行模式。
| 山手線運行模式的變遷(來源:wiki) |
山手線能夠成環的契機是在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震災。當時,東京市區大多數建築都因地震而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時任內務大臣後藤新平遂以他曾任東京市長的經驗主導重建復興,山手線也終於得以完成上野到東京的最後一哩路,於1925年11月1日開始今日的環狀運行模式。
如今的山手線串連起東京的各個繁華商業區,以密集的班距支撐起東京的交通,並成為許多人拜訪東京必搭的鐵道路線。如此重要的路線從過去的103系、205系、E231系到現在的E235系,一直是日本最新型通勤列車向大眾亮相的舞台,象徵著這座巨大城市不停止進步的活動力,同時也見證了東京這座城市的發展歷史。
JR東日本特別復刻過去行駛在山手線的103系電車塗裝的E235系電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