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拾光博物】歡迎回家!DR2203號藍寶寶 ft.DR2800型柴聯車入藏鐵道博物館

距離EMU1200型紅斑馬自強號入藏不到一週,4月18日晚間又有兩輛柴油客車浩浩蕩蕩從臺鐵七堵機務段出發,於隔日凌晨1時進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此次運送的包括已經整修完成的「藍寶寶」DR2203號,以及有著初代東部自強號光環的DR2818號車。

DR2203號藍寶寶與DR2800型自強號一同走在忠孝東路,往鐵道博物館保存路上邁進

20世紀支線記憶的孔雀藍寶寶

俗稱「藍寶寶」的藍皮柴油客車最早是1930年代鐵道部為了提升都會區通勤機能而引進的單節運轉汽油車,車頭外觀原本是摩登感十足的圓形。不過這些汽油車有如希臘哲學家探討的「忒修斯之船」,在戰後歷經換裝引擎、車體更新改造後轉變為日本戰後的昭和氣動車顏,不復當年的圓頭外觀。最後一次更新改造是在1983~1985年間委由唐榮進行,之後就一直在各支線服務到1990年代末期。不但是許多臺灣人年輕時的旅行記憶,在侯孝賢電影推波助瀾下還成為國際認識臺灣的代表火車。

在臺鐵引進DRC1000型取代支線客車的運用後,藍寶寶們大多遭到報廢拆解,僅留下四輛車停放於當時的臺東機務分段。在舊臺北機廠確定轉型為博物館之後,文化部為了展現成立鐵道博物館的決心,於是在2018年將這四輛車從臺東搶救出來,陳列於組立工場等待修復作業。後續在臺鐵的協助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在2021年中將四輛車送往台灣車輛公司,以修復至可動態運轉為目標,並與臺鐵協議各分兩輛進行修復後運用。

在台灣車輛廠區修復中的DR2203號車體

為了將藍皮車早期與後期塗裝的藍色並陳,由鐵博管理兩輛車一開始便計畫一輛塗裝為浪漫藍、一輛為孔雀藍。有著浪漫藍塗裝的DR2303號車首先修復完成,於2022年8月對外亮相,並在隔年的文博會中首次對外開放大眾搭乘,引起社會相當熱烈的迴響。另一輛塗裝為孔雀藍的DR2203號則在2024年中出廠,經歷近一年的測試與調整後,終於在今天踏上返回鐵道博物館的歸途,未來將成為園區載客兜風的主力動態保存車之一。

先行回到鐵博的DR2303號車在文博會中大放異彩,未來DR2203號將和其一起成為動態保存主力

歡迎回家!藍寶寶

回想當年四輛藍寶寶從臺東搶救出來的時候,不但外觀因長年日曬雨淋而變得破破爛爛,甚至連氣軔都無法貫通,得以兩輛莒光號客車包夾的方式迴送。藍寶寶進入舊北廠之後雖然免去露天風化的命運,但遲遲不展開修復卻一直讓人十分擔心。所幸後來在各方努力下終於朝向動態復駛方向進行修復,不過當時送出舊北廠時值COVID-19三級警戒期間,大多數關心藍寶寶的朋友都無緣見他踏上修復之路。這次,最後的DR2203號終於要回家了!我也趁著晚風出門,來迎接藍寶寶回家。

DR2203號在2018年從臺東送到舊北廠時的樣貌

然而,陸送當日網路上卻流傳著在拖板車上的藍寶寶端面被蓋上帆布的照片。由於前一次紅斑馬陸送時不但沿途追車的人太多,甚至還有人和運送廠商爆發口角,因此不少人懷疑是不是因為少數人的脫序行為惹怒了相關單位,所以不讓大家拍攝火車在路上走的畫面。雖然當下我也有些猶豫是否要出門迎車,但從照片看起來只有端面蓋帆布,抱著還是能拍側面的心情還是開車出門了。

出門之後不久,網路上又傳來帆布撤除的消息。原來是館方在火車前端掛上了館徽頭牌啊!陸送車隊在晚間近23時出發,行經七堵車站前後沿著台5線進入汐止。我來到汐科站後方的遠雄廣場附近停好車之後,來到人行天橋上等候。不一會兒,陸陸續續有鐵道迷組成的「前導車」出現,載著館藏車的拖板車出現,緩緩爬上新台五路。

陸送車隊爬上新台五路往臺北前進

進入臺北市之後,車隊經由研究院路轉進忠孝東路,經過大巨蛋前再轉往光復南路,繞了鐵博一圈才由北往南經東興路來到鐵博後門。儘管現場聚集的人還是不少,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白天的帆布風波,體感上在場的鐵道迷比起前一次少了一點點。最後館藏車隊順利在凌晨1點進入園區內,除了藍寶寶順利回家之外,還有初代柴聯自強號DR2800型先頭車DR2818號也一起入藏!

地底下的捷運藍線經過大巨蛋前!?
準備倒車進入鐵博後門的藍寶寶
儘管體感人數比上次少,但還是頗為熱鬧

東部幹線初代自強號入藏

DR2800型柴聯車是臺鐵因應1980年代北迴線與臺東線軌距拓寬工程通車,為了提供與縱貫線同等級的自強號服務而引進的優等列車。DR2800型與DR2700型光華號列車一樣都是由日本東急車輛製造,車體設計採用美國Budd公司授權,側面有凹折的不鏽鋼浪板,下半部向內傾斜,兩者外觀上十分相似。兩者的差別在於DR2800型採用3輛為一編組,由中間車供應冷氣電源;車窗則採用四大窗加上數個小窗,車窗上下有黃、橘色色帶,可說是光華號加裝冷氣的升級版。首批車在1982年4月運抵基隆,經整備試車後於6月1日投入臺北花蓮間自強號,後續共計引進15組45輛,成為非電氣化路線的主力優等列車。

DR2800型自強號行駛宜蘭線一景

近年隨著EMU3000型自強號成為東部幹線的城際列車主力,老朽的DR2800型柴聯自強號與DR2900/3000型一同於2023年4月退役,結束往返東部大城41年的歲月。在DR2800型確定要完全退役之後,臺鐵與鐵博便宣布要保存共計4輛DR2800型車廂。其中臺鐵原本預計保存DR2803+DR2852+DR2814一編組,但後來考量實際需求之後,又將從廢車場拉出來的DR2814號車給丟回去;DR2803與DR2852號車近期經重新整備,未來將成為潮州鐵道園區內的文創車廂。鐵博則考量館藏空間不足,於是僅挑選車況較佳的DR2818號入藏。

雖然缺少中間的電源拖車無法供給冷氣電力,但根據鐵博官方說法DR2800型先頭車設計上本身就允許單輛自走,未來DR2818號在園區自力行走是完全沒問題的。預計展示時將以外接電源的方式啟動冷氣設備,令人相當期待這款東部初代自強號能在鐵道博物館展開他精采的退休車生。

DR2818號車經過市民高架橋下
歡迎DR2818號加入鐵博大家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