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拾光博物】DR2303修復完工初亮相!鐵道博物館迎接首輛可動態運行動力客車

去年年中低調送出鐵道博物館園區的四輛藍皮柴油客車,在經過鐵博籌備處、臺鐵花蓮機廠,以及承包的台灣車輛公司協力下,終於將其中的DR2303動態復原完成!鐵博籌備處特地於7月30日舉辦兩場次的參觀活動,共邀請120位民眾來到台灣車輛廠區一同見證DR2303的新生。

這次修復案包含了DR2102、DR2203、DR2303、DR2404等柴油客車,雖然他們身上的製造商銘版寫著「唐榮台北機械廠 七十三年製」,但實際上車籍歷史卻可追溯到1930年代鐵道部為了提升都會區通勤機能而引進的單節運轉汽油車。這款車登場時不但可以輕巧的車體在鐵道上高速運轉,也跟上世界追逐「流線形」的潮流將車頭設計成圓形。不過這些汽油車在戰後歷經換裝引擎、車體更新改造,早已不復當年可愛的圓頭外觀。最後一次更新改造是在1983~1985年間委由唐榮進行,之後就一直在各支線服務到1990年代末期。這些藍色的柴油客車在時間積累下,近年還獲得了「藍寶寶」的綽號,不但是許多人年輕時的記憶,過去在侯孝賢電影推波助瀾下成為國際認識臺灣火車的代表。

圓形的車頭是當時流行的流線形設計(圖為車體設計類似的片上鐵道保存車キハ702)

這些身世複雜的車在臺鐵引進DR1000型柴油客車實現支線列車空調化之後,就被放置在臺東機務分段,並在2002年招標解體,所幸當時在鐵道社團呼籲下讓臺鐵至少一車型留一輛下來。不過由於缺乏展示利用計畫,四輛車被放在臺東站露天環境下保存,車況日復一日逐漸劣化。這樣尷尬的情況終於在十多年後有了轉機,舊臺北機廠因高鐵使用台北地下段南隧道的問題而搬遷至富岡,鐵道文史團體發起舊廠區保存運動終於在2015年獲文化部指定機廠全區為國定古蹟,並在2017年由文化部接手展開鐵道博物館規劃。有了場地當然要有車輛藏品才能成為鐵道博物館,於是文化部便著手與臺鐵接洽納藏僅存的這四輛藍皮柴油客車,2018年4、5月間四輛車分四趟從臺東經由鐵路送到七堵,最後在6月1日由公路運送至園區保存。

DR2303在兩輛莒光號包夾下經過第二基隆河橋
6月1日晚間透過板車路送至園區保存

鐵道文史前輩爭取保存共經歷近二十年的時間,終於讓這四輛車有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不過四輛車入藏之後卻遲遲無法展開修復,令不少人產生疑惑。根據場長我當時聽聞的八卦,文化部曾想利用廠區空間進行車輛修復,讓參觀民眾在見證車輛修復之餘,也能體驗到修復技術作為鐵道博物館展示的一環。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方面臺鐵遷廠時已經把還能用的機具幾乎搬光光,剩下的工具根本不足以支持這麼龐大的工程;另一方面,文化部的工作小組從標案撰寫到相關車輛修復技術一竅不通,若隨便發包出去恐怕成果不堪設想。幸賴洪致文老師就任籌備處主任之後積極與臺鐵請求合作協助,終於敲定合作細節讓修復案順利發包出去,彷彿命中註定般案子由唐榮鐵工廠改組而來的台灣車輛公司得標。亮相活動上台灣車輛的專案經理不可思議地表示,公司的檔案庫還留著這四輛車最後一次更新時的設計圖面,上頭簽名的師傅都是曾經帶領過他的老師,場長聽了也感到緣分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

暫存於舊北廠時的DR2303(左)外觀
唐榮製的銘版

由於歷次更新基本上都是扒皮重造的方式,要讓四輛車回到日本時代的外觀和重新造一輛新車沒兩樣。因此這次修復是以恢復1983-1985年間最後一次更新出廠的狀態為目標,修復完成的DR2303除了外觀塗著浪漫藍之外,原有的引擎也修復到可以動態行駛的狀態,在亮相活動前就有不少同好在新豐車站旁的廠區試車線捕捉到他的身影。DR2303是這次修復案的試作車,接著後續三輛將在這輛車的基礎上於明年陸續修復完成。未來DR2303與DR2203將回歸鐵博作為園區內的遊園車,後者塗裝顏色則會使用退役前的孔雀藍。除了鐵博能夠搭到藍皮柴油客車,另外兩輛則會回歸臺鐵使用,或許有機會在各支線巡迴演出,希望臺鐵也能盡早準備營運計畫,讓大家到時候能快點在正線上重溫20世紀青春學子的記憶。

雖然是專場活動也是有大拜拜感
由於車輛尚未驗收,所以只能窺看內部的翻背椅
車身表記也是細節與彩蛋滿滿
充滿集集線的氛圍
車輛高雄端右側,連路牌護墊也復原
感謝老天爺給予好天氣



廠房一旁等待修復的DR2203車體

延伸閱讀:
飛行場の測候所: 鐵博DR2303搶救與修復記(2002-2022)
【時光土場】邁向新生活之旅?DR2404的正線散步
【時光土場】我們的文化資產值得懂她的人去珍惜
【時光土場】鐵道博物館導覽新模式!古蹟建築與攝影愛好者不能錯過的特別導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